苏联战场:

  1. 苏联的“东方”战线。尽管于德、波战争前夕,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但是苏联清楚认识到,这只是避免德国首先进攻苏联,推迟德国向苏联进攻的时间而已。德国以闪电战迅速打败波兰,更使苏联积极地加紧战备与扩张西部领土,增加回旋余地,以保护其西部的核心地区。

首先,苏联趁波兰被德国击败之时,出兵占领其东部(巴黎和会上确定以民族边界作为波兰东部边界。该线由英国外交大臣寇松提出,称之为“寇松线”。因该线以东的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居民多为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在苏联困难的 1921 年苏波《里加条约》则把该地划入波兰。)将其

  1. 万平方千米土地分别并入苏联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1938 年春起,苏以防务需要为由向芬兰提出了关于割让或租借芬兰领土的各种方案。由于芬兰未能满足其全部要求。苏军于 1939 年 11 月 30 日进攻芬兰。芬兰坚决抵抗,但

未能坚持住,于 1940 年 3 月签约,除将临近列宁格勒的卡累利阿地区割给苏

外,还将汉科港租给苏。苏共获得约 1.6 万平方千米芬兰领土。

1940 年夏,正当希特勒军进入巴黎时,苏寻找借口分别于 6 月 17 日至

  1. 日迫使波罗的海东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政府改组,接着于 7

月 14 日通过选举,成立苏维埃政府并加入苏联成为加盟共和国。

1940 年 6 月 25 日苏联照会罗马尼亚,要求将两国有争议的比萨拉比亚

归还苏联,同时将罗马尼亚的北布科维纳作为罗马尼亚统治比萨拉比亚 22 年(比萨拉比亚居民多属罗马尼亚人,1918 年根据民族自决原则,由苏分出与罗马尼亚合并。)的补偿而并入苏。罗马尼亚政府被迫于 6 月 28 日接受苏要求,把约 5100km2 土地割给苏联,成为苏的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

从 1939 年 9 月到 1940 年 7 月通过各种手段所建立的“东方”战线,目的在于保障苏西部领土安全。但后来证明,在德国机械化兵团进攻下效果不大。因为这种作法与国际法不符,既损害自身形象,也增加西方国家疑虑, 不利于反法西斯阵线的建立。同时用大国沙文主义态度对待其西邻小国,损害其民族感情也带来些后遗症。

  1. “巴巴罗莎”计划与德对苏的进攻。对苏的“东方”战线,德国产生疑心与不满,为准备对苏战争,德在东面亦采取些对策。为保证石油供应, 1940 年 10 月德军进入罗马尼亚,并于 10 月 7 日分别吸收罗、匈和斯洛伐克加入德意日三国军事条约。另外,德与芬兰签订关于德军在芬兰过境协定。1941 年 3 月又吸收保加利亚加入德意日三国军事条约;4 月德军一方面从保加利亚向南斯拉夫与希腊发动进攻并占领那里,另一方面又在芬兰登陆,特别是,在芬兰和巴尔干的军事行动,对苏联的波罗的海、巴伦支海以及黑海的港口的出海口进行封锁。这一切行动都是为进攻苏联作准备。

德国为了减少苏的怀疑及麻痹其为战争所做的准备,于 1940 年请莫洛托

夫访问德国。为摸清德国的底细及缓和彼此矛盾,莫氏于 11 月去德,谈判中, 德拉苏加入三国军事同盟,组建“四国联盟”共同瓜分世界,鼓动苏向印度洋和波斯湾发展。苏无意参加该联盟,要求德说明其东欧政策与意图及从芬兰撤军。谈判未达成任何协定。

1940 年 12 月 5 日,希特勒亲自主持德军总参谋部会议,审定自 8 月 1

日开始制订的侵苏战争计划,即“巴巴罗莎”计划,规定三军在 1941 年 5

月 15 日前做好突然袭击的一切准备。当时,德国已占有欧洲的绝大部分,其掌握的钢与煤的产量分别为 3.18×107t 和 4.39×108t,而苏联只靠自身一国,钢、煤产量分别为 1.83×107t 和 1.66×108t,另外,在武器生产上,德国亦占有优势。特别是德国进行战争已将近两年,经济生产已走上战争轨道, 军队已有了实战的经验。到 1941 年 6 月,德军武装力量总人数已有 723.4

万人(不包括意等国),而苏军加紧组建,当时已达 500 余万人。

1941 年 5 月 10 日,德对苏作战前夕,派纳粹副元首赫斯驾机去英国, 企图与英议和,共同对苏,但遭英拒绝,赫斯被扣压,德阴谋失败。

在战争进程的估计上,德认为,苏军的战斗力弱(从苏芬战争情况看), 武器装备差,在六个月里,即严冬之前可以击败苏联,占领莫斯科、列宁格勒和顿巴斯。战败苏联后,即可以再转向英国。苏联认为,德在与英国相持时,不会很快发动对苏战争,即使发动战争,也不可能把大部分兵力投入对苏战场。对战争的主攻方向,被认为是苏的西南,而不是中路。同时,对自身战斗力估计过高,对德则估计过低,还认为会在边境地区发生大规模战斗。所以军队多部署在边境地区,缺乏纵深部署。弹药给养亦都储备在接近边界地区,这样可以便利其反攻与境外战争。

1941 年 6 月 22 日拂晓,德调动 190 个师,550 万人,在波罗的海到黑海

的 1800km 战线上向苏进攻。德军分三路:北路目标是列宁格勒、中路是莫斯科、南路是顿巴斯。

战争第二天,莫洛托夫代表苏政府发表广播演说,号召苏军和各族人民奋起反抗侵略者。当晚 9 时,英首相丘吉尔发表声明,支援苏对德作战。翌日,美代理国务卿桑奈尔·威尔斯代表总统声明支持苏联。

德军北路从东普鲁士出发,7 月 1 日占领里加,9 月 8 日就包围了列宁格勒。但是,在该城的军民抵抗下,一直坚持下去,在封锁中,军民忍受着粮食不足,不少人饿死,加上敌人的炮击、轰炸,顽强地抵抗侵略,经历了 17

个月。至 1943 年 1 月始突破德军对该城的包围与封锁,1944 年 2 月,才清

除了附近德军。在此期间,德军损兵 30 万,折将 3 员。南路从利沃夫出发, 由于是苏军的重点防御地区,德军进展受到有力阻击,进展缓慢。苏军在基辅的重兵遭围被歼,损失惨重。到年底,该路德军前锋已达罗斯托夫。中路德军,从东普鲁士的苏瓦乌基地与华沙东面的布列斯特出发东进。6 月 28 日抵达明斯克,包围并击溃大量苏军。7 月 16 日进至斯摩棱斯克,歼灭部分苏军。由于该路指向莫斯科,苏军不得不调集预备队于 7 月下旬在斯摩棱斯克附近进行反击,终于顶住了中路德军的攻势。

到 9 月 30 日,德军进攻苏联已有 80 天,南路已达顿巴斯,但北路的列宁格勒是被围而未陷,中路最重要,却被阻于斯摩棱斯克。同时,严冬即将来临,希特勒遂调整计划,主攻莫斯科,列宁格勒和罗斯托夫作为辅攻。他认为莫斯科是全苏政治、经济中心,攻陷后就会湮灭苏联军民斗志,取得对苏战争的胜利。为此,德军集中了 75 个师进攻莫斯科。

从 10 月 2 日,德军出动 35 个师向莫斯科大举进攻。到 10 月 20 日,德军已到莫斯科以西相距不到 100km 的莫札伊斯克。莫斯科及其附近地区开始戒严,政府各部门开始迁往古比雪夫,斯大林及作战组织仍留在莫斯科。当时,德军以为严冬到来前攻占莫斯科是毫无问题的,但是,遭到苏军顽强阻击,无法前进。

11 月 3 日,莫市第一次降霜,标志冬季已来临。德军十分焦急,遂加紧

向莫斯科进攻。在此严重关头,莫斯科于 11 月 7 日照样于红场举行阅兵。苏军参加阅兵式后,立即开赴前线参加战斗。11 月 13 日德军开会认为,年底前攻下莫斯科仍有一线希望,于是作最后一拼。德军集中 51 个师(内有 13 个坦克师,7 个摩托化师),分别从南北两面,想在莫斯科以东合围,同时施以正面进攻。双方战斗十分激烈。11 月 28 日,德军已进到莫斯科北面的22km 处,克里姆林宫已在望。12 月 5 日德军已精疲力尽,停止攻击。12 月 9 日,苏军开始反攻,40 天激战,歼灭德军 50 万,苏军向西推进了 150~300km。莫斯科保卫战不仅使德军闪电战破产,也鼓舞与坚定了苏联与反法西斯同盟国战胜法西斯的信心。

1942 年春,希特勒决定趁第二战场开辟以前,集中力量对苏联进攻。这次由于上年经验,及兵力不足,不采取全面进攻,而是集中于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方向。这样,得手以后,既可以沿伏尔加河北上包围莫斯科;东进西伯利亚与日本会师;又可以南下波斯湾,转向印度与在缅甸的日本会合。然后回师进攻英、美,夺取轴心集团胜利。进攻高加索既可以切断苏联的石油供应,影响苏联机动兵团活动能力,又可为自身获得石油来源,增加部队活力。

于是,德军将该战线的 90 多万人的 97 个师分为两个集团,一路以斯大

林格勒为目标,一路以高加索为目标。德军 6 月 28 日在库尔斯克至罗斯托夫一线向东进攻,很快达到顿河河曲和高加索地区。7 月中旬越过顿河,17 日开始向斯大林格勒进攻。到 8 月 18 日德军进入斯城郊外,8 月 23 日德军在斯城北进至伏尔加河边,9 月 13 日进入市区,与苏军展开巷战,对每座楼房都反复争夺。到 10 月底,德军已占 26 个市区中的 22 个。至此,德军后备兵力缺乏,始终无法占据该城。

  1. 月 19 日,苏军以事先在南北两翼准备好的百万兵力开始反攻。23 日包围圈在斯城以西卡住封口,使 20 多个师,33 万德军陷于重围。德军调兵遣将,企图解围未成。最后保卢斯元帅及 9 万多官兵于 1943 年 1 月 31 日不得不向苏军投降。这是苏军自战争开始以来最大的胜利,它标志希特勒的闪电战及征服欧洲、称霸世界的计划彻底失败。德军从此再也没有力量进行战略进攻,只有防守。这是欧洲战场上的一个转折点。
  1. 北非与意大利战场。北非与意大利属地中海的南北两岸,是德国的软腹部,对其东面的德、苏战场来说是其侧翼。在英国来说,这里是英国通向远东地区的必经之地,特别是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如果被控,则欧、亚两个战场就会被分割开来,这对同盟国来说,是极其不利的。苏、德战争爆发后,这里既是德国向东进攻一个分支,又是同盟国牵制德、意和进攻意大利, 攻击德国本土的最近地点。

北非的西边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原属法国殖民地,当时,在贝当维希政权手中。东边的利比亚和埃及分别在意、英手里。1940 年,法国失败后,意军于 9 月 13 日进攻埃及,企图占领苏伊士运河。当时意军多于英军, 英军退至马特鲁,意军进到西迪拜拉尼。由于补给困难,两军处于对峙状态。到 1941 年 1 月,英军增加兵力与装备后发动反攻,把意军驱赶到欧盖莱。为

防止意军被歼,德军于 3 月进入北非,把英军逐回埃及。1942 年 1 月英军又把德意联军赶回欧盖莱。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德军统帅隆美尔向英军进攻,1942 年 6 月进军到距亚历山大港仅约 100km 的阿莱曼,使英国大为紧张。在美支援下,英军于 1942 年 11 月 23 日发动阿莱曼战役,到 1943 年 3 月一直攻到突尼斯边界。彻底解除对运河的威胁。

在英军发动阿莱曼战役前,美英联军于西北非的卡萨布兰卡、奥兰和阿尔及尔登陆,并占领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接着美英联军与英军东西两面配合攻下突尼斯。

经过充分准备,美英联军又于 1943 年 7 月 10 日渡海,在西西里岛登陆,

直接进攻意大利本土,至 8 月 17 日占领全岛。在这种形势下,意统治集团分裂,7 月 24 日决定同联军停战,墨索里尼下台并遭监禁。9 月 3 日,意政府向美、英无条件投降,并于 10 月 13 日退出法西斯集团,宣布对德作战。美、

英军队于 9 月 3 日在意南部登陆。德军为保护其侧翼及南部领土出兵意大利, 占领罗马和意北部。意大利的投降,不仅是德、意在地中海地区的彻底失败, 亦是法西斯集团由分裂走向垮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