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过程

  1. **起因:**一战的爆发地是在巴尔干半岛。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原来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该半岛上居住着塞尔维亚人、罗马尼亚人、阿尔巴尼亚人、保加利亚人、门的内哥罗人和希腊人,民族情况十分复杂。1830 年, 除希腊获得独立外,其他民族都仍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到了 19 世纪后半期,奥斯曼帝国十分虚弱时,这里就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奥匈帝国紧靠其北,而且已占有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正积极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发展,企图控制更多的领土,于是亚得里亚海变为奥匈帝国所控制。这点得到德国的支持,但德国希望维持奥斯曼帝国统治,以利于其向巴格达铁路的修建。俄国则想通过支持被奥斯曼帝国所统治的当地各民族的独立,特别是塞尔维亚人的全部解放与统一而扩大其势力范围,借机进入地中海。英、

法为其近东利益阻止德国南下,俄国西进以保护苏伊士地区安全等目的,支持希腊,不希望奥斯曼帝国被分割。意大利位于亚得里亚海西岸,东与巴尔干半岛相望,亦想进入该地,以获得土地与利益,并使亚得里亚海成为其内海,甚至想在地中海东部建立势力范围。由于这些原因,使该地成为欧洲一个大角逐场所和最后一块尚未明确分割的地方,所以巴尔干有“欧洲火药桶” 之称。

1875 年,巴尔干半岛爆发大规模民族起义。俄、奥商定,俄同意奥占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奥同意俄向黑海东岸扩张。由于塞尔维亚被奥斯曼打败,俄遂于 1877 年直接出兵,进逼伊斯坦布尔。英国怕俄独霸黑海海峡,派舰从进入海峡。1878 年柏林会议确定,承认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塞尔维亚三国独立、奥匈获得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行政管理权(名义上仍属奥斯曼帝国),俄国获得南比萨拉比亚及黑海东岸一些领土,英国取得塞浦路斯,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仍保留有相当大的领土。

1908 年,奥斯曼帝国发生革命,俄、奥又商定,俄同意奥匈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奥匈则支持黑海对俄开放。结果,奥匈达到了目的, 俄国的要求则受多国阻止未能实现,就支持塞尔维亚反对奥匈合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结果奥匈在德国支持下,态度强硬,俄只好退让。在这次较量中,俄国感到奥匈有德国支持,自己无英、法的支持在巴尔干难以立足, 意大利对奥匈在巴尔干的进展开始不满,为阻止奥匈而与俄秘密接触,并对“三国同盟”产生离心倾向。

1878 年,俄、土战争,保加利亚参加俄方,后在保加利亚北部成立保加利亚公国。1885 年与南部保加利亚合并,并于 1908 年脱离奥斯曼独立。巴尔干的各国虽独立,但是仍有一部分本民族的居民在奥斯曼的统治下,所以保、塞等国对领土的愿望仍未满足,因而矛盾重重。在俄国积极支持下、保、塞、门、希四国遂组成同盟,企图肢解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的领土。“四国同盟”也得到英、法的支持。

1912 年 10 月,四国先后向奥斯曼宣战,塞尔维亚人进入瓦尔达尔河上游、新帕扎尔州和阿尔巴尼亚北部,到达亚得利亚海岸,希腊占了萨洛尼卡, 保加利亚逼近伊斯坦布尔外围,阿尔巴尼亚趁机宣布独立与中立。英、德出面调解,奥、意积极支持阿尔巴尼亚独立,以此阻止塞尔维亚的扩张及进入亚得利亚海。保加利加和希腊瓜分爱琴海北岸地区。为争夺阿尔巴尼亚,奥、塞互不相让。奥准备入侵塞,未获德支持。塞失去亚得里亚出海口,要求保让出马其顿南部领土以作补偿,但遭拒绝,遂种下保、塞不和种子。关于奥斯曼保留在欧洲的领土问题,德国给予了支持。

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俄国所支持的“四国同盟”各自扩大了领土。但是,塞尔维亚人建立大塞尔维亚及获得出海口的愿望未能实现,加深了与奥地利的矛盾。另外,塞与保由于分割领土的意见不一而产生对立,使“四国同盟”失去继续存在的基础。奥斯曼在其领土被瓜分之际德国支持了奥斯曼,这增强其以后对德的倾向。俄国和奥在巴尔干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奥斯曼帝国在那里的领土大部已损失,俄国支持的四国同盟控制着大片领土,就使得“同盟国”对俄战争中其右翼十分薄弱,因此,俄积极设法拆散“四国同盟”。保加利亚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不仅受到塞尔维亚要求重划领土压力,也受到希腊与罗马尼亚要求领土的压力。保要求俄予以仲裁,但遭拒绝,遂转向奥匈。保在奥匈支持下,于 1893

年夏向塞进攻,希、罗根据与塞的同盟条约出兵攻保。结果,保在其发动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很快以失败告终。保原来获得的领土大部失去,还赔上一部分自己的领土。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结束的政治结果是,各国阵线分明。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已倾向于德、奥,而塞、希、罗已与“三国协约”联成一体。其次, 巴尔干几次战争中,塞尔维亚得到壮大,与奥的冲突已越来越严重。塞想从奥手中拿回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组成大塞尔维亚,而奥匈如不击败塞就难以保证其继续占有波黑。第三,俄、奥几次因塞而剑拔弩张,都因法、德而退让。现在彼此阵营分明,矛盾深化,“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都已有所准备,冲突爆发已不可避免。

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匈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组织军事演习,目的是向塞示威。结果,奥太子斐迪南去现场检阅遇刺身亡。奥在得到德国支持后于 7 月 23 日向塞发出包括十项严厉条款在内的最后通牒,限 48 小时答复。

尽管塞答覆已基本全部满足奥要求,但奥仍于 7 月 28 日向塞宣战。俄于 30

月宣布总动员。德于 8 月 1 日宣布向俄宣战。8 月 3 日德进攻比利时并向法

宣战。英国于 8 月 4 日向德宣战。一场世界大战就从欧洲开始了。日本于 8

月 23 日向德宣战。原参加“三国同盟”的意大利却到 1915 年 5 月 23 日反而向奥匈宣战,加入“三国协约”阵营。

  1. **过程:**从 1914 年 7 月 28 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到 1918 年 11 月 11 日德国签订停战协定投降,战争共经历了四年多。其经历过程大体如下:

(1)1914 年战况。在战争开始前,德国就拟订好作战计划,准备速战速决。考虑到俄国领土广阔,动员时间缓慢,战争如不短期取胜,会陷入难拔境地,所以确定先进攻法国。预定以四到六个星期时间击溃法国,然后挥师东进,预定三四个月打败俄国,结束战争。这样可以避免东、西两面作战, 受夹击的危险。

在西线,德国面对的是法、英,要速战速决,就要使英军一时无法大量支援法国。这样,就可以大军压境,把单独抵抗的法军打垮,使英军无以立足。但是,法国与德国的接壤处的阿尔萨斯与洛林是山地、丘陵,德国的部队难以展开;而法国由于地形条件不但做好防御准备,同时亦布置重兵,企图攻占阿尔萨斯与洛林两地,藉以收复失地,振奋人心,压倒德国,威胁其经济中心莱茵河谷地。所以,德国采取假道比利时,直接进入法国北部。这里地形平坦,不但部队可以展开,战线长,利于德国的突击进攻,不利于法国急促应战进行防御。同时,德军由比利时入境,向西南逼近海岸阻止英军, 再转向南绕过巴黎向东,迂回包围法军主力,决战于法东北,以求全胜。

当德军大举进兵比利时时,却遇比意外的顽强抵抗,德军直到 8 月 21 日才由卢森堡、布鲁塞尔、安特卫普一线分兵五路向法挺进。9 月 3 日已到达巴黎东面的马恩河上,最前锋距巴黎只有 15 千米。9 月 10 日至 15 日,德军主力与英、法联军会战于巴黎东面马恩河两侧的奥尔奎河与小莫林地区, 打了一场著名的“马恩河战役”,双方投入兵力共 200 万,德军伤亡 21 万,

法军伤亡 14 万。德军失败,退到法国北部,即凡尔登以北,西到拉昂以南, 向北到索姆河上的佩罗纳以西,再到比利时海边城市奥斯坦德一线。德国的西部战线就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在长达 700 千米长的阵地上掘壕以守。

在西线,马恩河战役后,双方虽再次展开会战,但战线变动不大。虽然德国进攻目的未能达到,但却占领比利时全境、法国北部要地、威胁巴黎。

法军虽阻止了德军进攻,但损失军队 60 万,英国远征军亦损失严重。

在东线,是德、奥与俄国对阵。在西线德国对英、法对阵,都是二比一。不过,对德国来说,则是两面受敌。德国估计,俄国国土广阔,交通不便, 动员集中准备需时较多。所以,德国希望速战速决解决法国问题以后,再调转兵力来与奥匈一起与俄国决战。德国认为俄国虽然军队数量等于德国与奥匈两国之和,但装备、训练都较差,战斗力比较弱。德国与俄国接壤界线较长,从东普鲁士向西南到华沙以西,再向南直抵喀尔巴阡山麓。与奥匈接壤是华沙以南,喀尔巴阡山麓以北之地。对德国来说,东普鲁士恰好向东北突出,易受攻击。战争开始后,奥匈军队主要向塞进攻,德军主力向法进攻, 东线德、奥取守势。但俄国从同盟角度,在德主力西向之机正是进攻好时机, 既拖着德国,使其分兵东西,东线压力增加迫使其从西线抽兵东援,削弱进攻势头,又可使其腹背受敌。抽兵东援确也是马恩河之役失败的原因之一。8 月 20 日正当德军由比利时向法国北部大举进攻时,俄即以数量优势兵力进入东普鲁士。其目的是占领东普鲁士以支援法军。由于俄军在马祖里湖沼泽地带的南、北两面向德军进攻。两方面的军团分头前进,配合不好,于 8 月 31 日遭到失败,损失严重。

在进攻东普鲁士的同时,俄军于德涅斯特河到维斯瓦河之间 300 千米地

段向奥匈军队进攻。从 8 月下旬到 9 月上旬的战斗,奥匈失败,损失颇大。

德军由东普鲁士调军与奥匈在华沙东南的卢布林至桑河联合进攻,从 9 月下

旬到 11 月,俄军先败后胜。

奥匈军队在南部,从 8 月到 12 月,三次进攻塞尔维亚,但都未能立足而

被逐出。此外,在德国拉拢下,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后者于 11 月初分别与俄、法、英开战。原来德国利用奥斯曼在南方拖着俄国,阻止英、法通过黑海海峡援助俄国,并在对苏伊士运河上威胁英国,发挥作用。但是,奥斯曼在高加索方面的进攻于 12 月败于俄军,在抵抗英军和法军方面,于 1915 年 8 月—12 月在西部苏弗拉湾(位于土耳其西北部萨罗斯湾内)登陆战争中却取得胜利。由于英、法在此登陆促使意大利于第二日(1915 年 5 月 23 日)

加入协约国,向奥宣战;正是这次登陆战的失败促使保加利亚于 10 月向塞宣战,导致塞被奥占领。

日本于 1914 年 8 月 23 日向德国宣战,11 月 7 日占中国的青岛,接着相继占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诸岛。日本既宣战又不出兵欧洲战场,借机在亚洲扩大势力与影响。

(2)1915 年与 1916 年战况。德国总结 1914 年战况,认为短期内击溃英法联军较为困难,而突破俄军战线可能性较大,遂将战略改变为东线进, 西线守,企图先迫使俄投降,再解决西线问题。在东线,德奥联军分别于 1915 年 2 月、5 月、8 月三次发动进攻。德奥联军由西里西亚向东占领布列斯特, 迫使俄军退出华沙。结果,俄失去波兰、立陶宛,使东部战线向东移至北以拉脱维亚的里加向南,经维尔纽斯以东的纳罗奇湖、平斯克,直到切尔诺夫策形成一条南北向的战线。虽然德奥联军把战线东移了很多,战斗亦取得胜利,但未摧毁俄军,使东线也成为阵地战,并未达到打垮俄军把兵力转往西线的目的。

西线,英法与德军都曾发动进攻但都未突破对方阵地,双方共损失兵力共约 200 万人。

在 1915 年的 5 月 23 日,意大利正式加入“三国协约”并向奥匈宣战,

虽未取得胜利,却拖着部分奥军。保加利亚 10 月 1 日向塞宣战,配合德、奥

军队作战,塞境全部被占,塞军转移到科孚岛。希腊则迟至 1917 年 6 月 29 日始加入协约国作战。

1915 年,俄国力量大为削弱,塞尔维亚被全部占领。在东线上,德军不愿重蹈拿破仑覆辙,所以停止前进。另一方面,德国认为,只有击败英、法才能取得胜利,而西线法军虽已疲敝,但有英军支援仍在顽强战斗,而英军有海外大片殖民地支援,人力、物力仍较充足。德国如要取胜只有打败法国, 逼退英国,打击英国海上运输与力量,动摇其基础才是上策。

1916 年,德国于 2 月开始就猛攻法国东部战场重镇凡尔登,双方攻防进

退到 12 月才结束。战斗规模巨大,战争特别激烈,双方伤亡都近 80 万,结果德军未能前进而失败。

为了减轻德军对凡尔登压力,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阵地的西端的索姆河地区于 1916 年 6 月 24 日发动进攻,首次使用了坦克,激烈的进攻持续到 8 月底,虽然对德军阵地没有重大变动,但对其力量有极大的削弱。另外,奥军为配合凡尔登战役于5 月15 日以优势兵力在意北部特伦蒂诺向意军发动进攻。意军招架不住,开始退却。如果奥军进入意大利北部就会产生严重影响。为此,俄国于 6 月 4 日开始在西南战线从平斯克到切尔诺夫策向西前进,到

  1. 月中旬使奥军损失兵员 150 万,阻止了奥军于 6 月下旬在意大利北部威尼斯平原的进攻。

罗马尼亚由于具有石油资源,对双方来说都十分重要。在俄军于西南战线大败奥匈军时,罗于 8 月 28 日向奥匈宣战。但为了石油,德奥联军进入罗境,接着俄军亦进入罗境,东方战线也就延伸到罗境。

总之,1916 年,双方在东西战线都有相当大的削弱,不过相比之下,德奥已感到补充力量的不足。

(3)1917 年与 1918 年战况。在双方战场上彼此都极其疲敝情况下,1917年最大的变化是俄国的革命发生和美国的参战。

1917 年从 1 月开始,俄国由于国内经济生活极端困难,爆发全国性示威、罢工。3 月 11 日首都爆发武装起义,3 月 15 日成立临时政府。临时政府仍然执行继续战争的政策,原想通过取胜来稳定局势,但是在 6 月与 9 月分别在西南战线和里加战役的失败,不仅丧失大片土地,更加重国内矛盾。1917 年 11 月 7 日的十月革命成功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1 月 8 日苏提出停战谈判建议。协约国考虑东方战线停下来不利两面夹击德、奥,故拒绝此建议,而德国考虑,可以抽出兵力集中于西线有利其地位改善,接受该建议。结果,于 12 月 5 日签订暂时停战协定,3 月 3 日签订和约。和约虽使苏失去大片领土,但苏维埃政权却获得巩固。

德国为打破封锁和破坏英国海上优势,使用潜艇袭击英国船只。仅在1916 年就击沉英国船只 270 艘,吨数达 125 万吨,但并未能突破英国封锁。

到 1917 年,德国开始实行无限制潜艇政策,即凡在英吉利海峡航行的一切船

只,不论国籍均可对其进行袭击。从 1 月击沉的 181 艘、29 万吨,到 4 月份

则达到 423 艘、87 万吨。从 2 月 3 日到 4 月 6 日有 10 艘美国商船被击沉,

许多美国人葬身海底,引起美国朝野情绪激动,遂于 4 月 6 日决定向德宣战。原来,美国执行中立政策,在战争中经济获得很大发展,工业生产成倍

增长,货物供不应求,贸易顺差巨增。另外,美国向协约国提供大量贷款。因此,美国的利益已与协约国联在一起。美国看到,俄国退出战争有利于德

国西线进攻,如德国胜,则其建立的世界霸权对美国不利,如果再不参战则失去时机。在此情况下,一方面利用德国潜艇对美国的损害,另一方面利用截获的德国鼓动墨西哥加入对美战争,以收回美国西南部过去墨领土作报酬的电报予以公开,以德国插手美洲事务来引起公愤遂向德宣战。

在 1917 年,俄、美两国,一个退出战争,一个参加战争,使欧洲的战局发生重大变化。东方战线虽然牵制德国 1/3 兵力,但和约未订,德军尚不能大量转向西方。而在西线虽然美国已参战,但兵力尚待运输,逐渐集中,还不能马上对德军产生强大压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在 3 月 16 日转入准备好的齐格菲阵地进行防守,英、法虽发动几次战役都未能取得进展。

1918 年只剩下西部战线,德国已把东部军队西调,兵力有所加强,德国

仍想凭借其力量压倒协约国军事力量,突破其防线。从 3 月到 7 月,德军发动五次进攻,分别指向亚眠、伊珀尔、苏瓦松、瓦兹河和兰斯方向,但其前进的里程越来越短,损失很大,均被协约国军队击退。在 7 月中以后,美国已有 150 万人抵达前线参战,协约国力量大增,遂于 7、8、10 三个月发动三次进攻。特别是 10 月的进攻,兴登堡防线被突破,北自伊珀尔南到兰斯全线崩溃。

由于同盟国各国内已无法控制局势,保加利亚于 9 月 30 日,奥斯曼于

  1. 月 31 日,奥匈于 11 月 3 日宣布投降。奥匈帝国各民族纷纷起义,宣布脱离帝国独立而土崩瓦解。德国国内,11 月 3 日基尔水兵起义开始,全国工人亦纷纷起义,11 月 9 日柏林起义成功,10 日德皇逃亡荷兰,11 日德国投降并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
  1. **新的政治格局的出现:**一战实际是一次世界大国力量的较量,也是政治格局大改组,不仅反映战争的结果,也对以后世界形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 战胜国的情况。英国在战争中虽然取得胜利,但是除了人员死伤外,军费开支大增,原来美国欠它 30 亿美元,可是战后反而欠美国 41 亿美元,经济力量大受影响,失去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海军虽仍居世界首位,但力量已有削弱,商船大量损失。在殖民地方面,英国除保留了原来的,又接受原德国的与奥斯曼的一些殖民地与领土,面积有了扩大,可是,殖民地人民觉悟在提高,已呈现出不稳定的势态。总的来说,其地位已相对下降。美国地位上升,成为英国的竞争对手,不过受孤立主义的影响,限制美国作用的发挥,加上传统影响与海外势力,英国仍然在政治上居于首位。

俄国革命后的苏联仍然处于巩固时期。欧洲大陆除虚弱的法国外,已无强大力量,一向操持“均势”的英国,当然不愿看到从大西洋岸到苏联边境是法国的势力范围。所以,英国要保持其世界领导地位,维护其在欧洲的影响,必然一方面反对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反对法国肢解德国。另一方面, 又设法与法国联合抵制美国,维护自身及欧洲在世界事务的领导地位与影响。

法国在战争中可以说元气大伤,其伤亡人数比英国大得多,是欧洲伤亡比例最高的国家。战争在其经济发达的北部地区进行,所受损失相当大。战争费用使其所负担的债务亦超过英国。这些情况使法国地位极其虚弱。但是, 最大好处是打败了其宿敌,使 1870 年失败的屈辱得到报复,威胁它的对手垮了。1870 年由于对德赔款促使德强大起来,这次就需要利用德国的赔款还其债务,恢复其经济。原来,靠与俄联合东西夹击限制与制约德国,结果俄国

变成了苏联,无法依靠,只有极力限制与削弱德国力量,与东欧新成立的国家建立盟约,以恢复原来东西夹击德国的战略形势。另外,在世界上则极力保持与扩大其殖民地及政治地位与影响。

美国在战争中先是保持中立,在经济上大获其利,工业生产大增,对外贸易在战争期间增长近 3 倍,资本输出 132 亿美元,由战前的债务国成为最大债权国,集中世界黄金 40%,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欧洲既需美国粮食又需美国资本,才能避免饥馑与衰败。美国正是凭借经济实力来向英国争夺世界政治的领导地位。

正是这种原因,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外交上“开诚布公”,公海上“航行自由”,“公平处理”殖民地,要求经贸上“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提倡“国际合作”,建立国际联盟等原则,实质上是向英国挑战,当然受到英国抵制。在孤立主义影响下,美国国会并未批准和约,可是,美国仍在多个领域争夺其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意大利虽属战胜国之一,但其本身经济、军事力量不足,在战争中影响不大,在世界上的地位远在美、英、法之下。在巴黎和会中意只在分享奥匈遗产中分得较多份额,而与南斯拉夫之间有很大利益上的矛盾。

日本与美国相同,在战争中发了横财。它未出兵欧洲参战却继承了德国在东亚及太平洋上的许多遗产。在战争中,工业增加近四倍,贸易增加三倍, 成为经济大国。原来在亚洲与英、俄、德、法、美的竞争中名次较后。现在俄国革命、法国衰落、德国失败,自己则与英、美成鼎足之势。加上,其地理位置临近亚洲大陆,面向太平洋,利用战争期间抢夺的许多在华权利,企图扩大其独占地位。因此,必然与美、英相矛盾,其间展开激烈竞争。

  1. 战败国情况。德国在战前是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唯一对手,战争中则一败涂地。在领土方面,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东普鲁士、波兹南等地划入波兰,西里西亚划入捷克,德国还有些领土划给比利时、丹麦。领土减少 1/8,人口减少 1/10。海外殖民地全部丧失。另外,萨尔由国际代管, 莱茵河为不设防区。在赔款问题上,后来赔款委员会确定总额为 1320 亿金马克(66 亿英磅)。法、英、意、比分别占 52%、22%、10%、8%、余额为其他国家所有。

奥匈帝国原是个多民族国家,在投降前夕,各民族已起义分别成立各自民族国家,宣布脱离帝国,使原欧洲中部一个强大帝国土崩瓦解,一个历经600 多年的哈布斯堡王朝结束了。原奥匈帝国分成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而其边缘地区的大片领土分别划入波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意大利。

另一个战败垮台的是奥斯曼帝国。其南面所控制的阿拉伯人领土已全部成为他国委任统治地,只剩下土耳其,1920 年成立共和国。剩下的领土也被希腊、法国、意大利等国分割、占领,国家有被瓜分的危险。经过武装斗争, 才逼退占领者,避免被瓜分,保持新成立的国家的独立与领土完整。

  1. 新成立的国家。新成立的国家中,首先是苏联,原来的沙俄帝国垮了,出现了以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它从成立起虽经历帝国主义的入侵、内部的暴乱、外国的封锁、国内的饥荒,但终于克服困难并成长起来。开始时,人们对其力量估计不足。后来,其政治、军事与经济力量则日益强大。

其次是南斯拉夫。原来的塞尔维亚是战胜国,战争结束不但扩大了领土,

包括了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实现了其大塞尔维亚的愿望,而且把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也联在一起,成为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拉夫民族的大联合。

第三是波兰。波兰在 10 世纪时就是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国家。18 世纪以来,遭受俄、普、奥三次瓜分,亡国 123 年之久。1918 年人民起来赶走占领者恢复波兰。巴黎和约确定其边界,并获得但泽作为其出海口。

此外,新成立的国家,在欧洲还有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在新成立的国家中,大都介于苏联与德国之间,成为大国之间筹码与争夺对象。另一方面,在这些国家的边界划分时,虽考虑到民族的原则,但由于历史原因,民族边缘多为杂居,而划分时又受政治因素所左右,往往一方满意,另一方并不满意,矛盾仍然存在。正是这些内、外矛盾使该地区政治形势难以稳定。

  1. 对殖民地及有关利益的瓜分。根据和约德国的殖民地全部让予战胜国。在非洲,多哥和喀麦隆由英、法分占;东非坦噶尼喀划归英国;西南非划给南非。在亚洲,赤道以北的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划归日本;赤道以南的新几内亚划规英国自治领澳大利亚,萨莫亚群岛划归新西兰。

对于德国战前在中国山东的“胶州湾租界地及胶州铁路的一切权利”, 中国政府以参战的战胜国地位要求和会“尊重中国的政治独立,领土完整之根本权利”,将其全部归还中国。但和会上英、法以与日本有参战密约,袒护日本,美国为抑制日本势力膨胀开始时支持中国,但和会上却转让给日本。中国代表团遂拒绝在该和约上签字。

关于奥斯曼帝国的所属的有关领土,协约国与土耳其在 1920 年签订的

《色佛尔条约》规定:放弃对叙利亚、伊拉克、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和亚美尼亚一切权利,帝国只剩下了土耳其。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一些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势力控制下地区的人民觉悟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在战后从北非的埃及,西亚的伊拉克、伊朗,中亚的阿富汗,南亚的印度以及东亚的朝鲜都掀起人民的罢工,甚至起义的浪潮, 反对殖民地统治者的统治,给帝国主义以很大的冲击。埃及的强大的运动迫使英国作出让步,它不得不在 1922 年承认其部分独立。

总之,在一战中,德国、奥匈、俄国和奥斯曼四个帝国垮台,英、法两个强国有很大削弱,使欧洲为中心的“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对立,六国争雄的政治格局彻底破坏。但是,剩下的英、法,崛起的美、日,新建立的苏联,加上重新兴起德国又是个六国。不过,其分布的地域已超出欧洲, 对以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将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