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界大战中的政治格局
两次大战的政治格局在空间上可以说既有相同性,亦有差异性。一战的战场限于欧洲,二战则超出了欧洲,扩大到北非、亚洲与太平洋,大大扩大了范围。
在欧洲战场上,一战时,主战的国家是德、奥,应战的国家先有英、法、俄,后有意大利。日本军事行动较早,但限于亚洲,仅取得德国的租界地与岛屿,并未出兵欧洲,参与战斗,影响不大。欧洲战场,主战的德、奥位于中部,而俄与英、法分列东、西,形成相互呼应两面夹击,而德、奥则分兵东、西两面应付。意大利参战,虽然在德、奥南面开辟了新的战场,使德、奥三面受敌,但意大利力量有限,并未对德、奥造成严重威胁。对德、奥来说,东、西两个战场,相比之下西面压力稍大于东面。
就应战的英、法、俄来说,英、法位于西边,而俄则位于东边。在战场方面,虽然东、西两面分别对德、奥施加影响,但比较起来西边的压力大于东面。在西边,是英与法组成联军对抗的只是德国,奥国未参与,形势是二对一。战场在法国的北部,战线波动不大,从开始到结束,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在东边,是俄国对抗德、奥两国的军队,也是一种二对一的形势。战场
在波兰境内,后期又转入俄的西部,战线变动较大。在战场上,俄军对奥军具有优势,而俄军对德军则又处于劣势。
由于德、奥两国介于中间,而且海军力量有限,虽然德国实行潜艇政策, 对英国在大西洋上的运输造成一定的威胁,但对自身获得与海外联系,物资供应方面,则无法得益,形成被包围与被封锁状态。这对两国的后期作战增加许多困难,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德、奥两线作战方面,战争后期由于帝俄的国内革命,终于退出战场, 使德、奥减去了东面战场的压力,可以调东线的兵力于西线,集中力量与英、法决战。可是,当德与苏签订和约时(1917 年 11 月 30 日开始谈判,1918
年 3 月 3 日签署和约),美国参战已近一年(1917 年 4 月 6 日美对德宣战), 而且大量军队已开赴西欧战场,使精疲力尽的英、法力量大为加强,而陷于强弩之末的德国已无回天之力,在内外交困情况下,终于失败。
一战的对立双方是从德、奥与法、俄、英开始的,意是后参与者。意大利是衡量自己的利弊,虽参加德、奥同盟,却迟迟不参加战争,在讨价还价中,争取到有利地位才从同盟一方转向英、法、俄的协约一方。而英国则从其对待欧洲大陆的传统政策出发,平衡法、俄与德、奥的力量,只是当德国的海上力量将威胁到英国海军权威时才逐步转向法、俄,与其站在一起。
日本一战前,在亚洲是与英国相联系,当战争爆发后,即参加英、法一方,对德宣战,既抢了德国在华利益以增强其对中国的控制与影响,又强占了德国在西太平洋上的诸岛,使日本在西太平洋上地位大为提高,日本从此也成为一个海上军事大国。这就增加其与英、美在西太平洋的矛盾。美国虽然位于美洲,与欧、亚两洲都有大洋相隔,但其文化与传统方面亦多与英国有密切联系,在多方面亦多倾向英国。当其看到英、法难以取胜,而德国实施的潜艇政策又引起美国舆论躁动之时,遂出兵参战。其在英、法取胜与结束战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二次大战情况与一次大战相比,虽然在欧洲战场上亦是德、意位于中间, 取代了当时德、奥地位,而东、西战场上,东面苏联取代了帝俄,英、美取代了英、法,仍是对德、意实行夹击之势。但是,更多是其不同之点。首先, 二战是分成欧洲与亚洲两大战场,而不是一个战场。而欧洲战场又有东、南、西三个战场。在亚洲战场,则又有陆上战场与海上战场。因此,其情况较为复杂。其次,不论是欧洲战场还是亚洲战场都是几种力量参与其间,不单纯只是两方。在欧洲有英、法,德、意与苏联,可以说是三种力量在进行角逐, 只是到德、苏战争爆发后才形成与法西斯相对立的反法西斯阵线,由三种力量变为两种力量。在亚洲,亦是中国,苏联,英、美与日本的矛盾,前三种力量只是在日本袭击珍珠港以后才形成直接联系。而欧、亚两个战场至此也才相互联系起来。第三,上述的各种力量的对立协调并不是一开始就像一战那样阵线分明,而是随着矛盾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二战中,由于涉及的地域辽阔,而且又出现了欧、亚两个战场,德、意、日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分别在欧、亚两洲,所以两面作战情况相当突出。虽然两国作战涉及国家较多,情况也各不相同。德、意与日本,由于是处于东、西两面战线的作战,被夹击的特点相当明显。而英、美则处欧、亚两洲分兵作战形势十分突出,相比之下,美国的此特点最明显。苏联则处于法西斯轴心国两面受敌状态,虽未同时作战,但需两面应付。所以,在这场战争中, 各国则往往因策略的失当而导致失败。因此,对每个国家来说,在其参战前
后及参战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及采取的对策成为成败的重要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