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各主要参战国地缘政治特点及所采取的策略

  1. **德国:**作为二战的欧洲策源地的德国,其位置居于中欧,西边有法国, 东边有波兰、捷克等,而这些国家的后面是苏联。可以说,德国仍然是介于法、苏之间。从一战的经验来看,两面为敌,两面作战是德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则是德国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法国从普法战争以来是德国的宿敌,两国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对付法国已非易事,而法国后面还有英国。法国与英国在欧洲大陆政策上虽有矛盾, 但是,当德国力量强大,而法国显得处于劣势时,英国就站在法国一边。德国要想在欧洲称霸时,首先就要击败法国,所以,在作出这一决策时就必需考虑如何对付英、法的联合。还有,英、法是拥有大量殖民地的既得利益者。殖民地多在世界上有相当影响,所以,英、法既是德国称霸不可调和的对立力量,也是其称雄世界,重新瓜分世界所必须战胜的力量。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德国采取的策略有二:第一,在欧洲大陆寻找盟国, 既可以增强自己的力量,又可以分散英、法的力量。一战时,德的盟国是奥匈。而此时,奥匈已分裂为许多小国。说德语的日耳曼人的奥地利已成为一个小国,作用与地位已非昔比。虽然后来为德国吞并,但对德国力量增长并不起决定性作用。意大利由于法西斯势力崛起,与英、法矛盾加剧,遂使德、意两个法西斯国家利害一致而结盟。由于意大利位于地中海的中部,对英、法的侧翼产生严重威胁,影响英国与远东联系的交通线及英、法在北非的利益。

第二,如何避免苏与英、法联合,迫使德国应付两面作战的局面。苏联经过革命,特别是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国内的工农业的发展使国力有了很大提高,军事装备,武装力量已相当强大,特别是国土面积大,环境特殊,是一个难以对付的力量,已不是一战时的经济落后国沙俄。一战后苏联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实行的是与资本主义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公有制。特别是在 20 年代末、30 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生活遭到严重困难,工人大量失业,生产急剧下降,而苏联却情况相反,生产飞速发展。这就更增加资本主义的大国对苏的偏见、歧视与嫉恨,于是世界上出现反共的逆流。

德、意法西斯对国内民主与工人阶级的镇压,对外的反共叫嚣既是其内、外政策的反映,又是其转移西方国家视线,实现其侵略野心的借口。德、意不但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而且还把日本拉了进来。尽管法国想与苏联联合抑制德国,但在英国绥靖政策影响下,法国只好倾向英国,背离与苏联的联合,妄图以绥靖政策把法西斯侵略势力东引。德国的反共政策既达到了离间英、法与苏联结盟,避免被夹击的危险,同时把日本拉在一起,又造成了对苏联夹击的形势,使其对付东面的苏联增加了牵制的力量。

虽然德国联合了意日、离间了法苏、影响了英国、牵制了苏联,但其在发动战争的序列上则颇费心机。英法与苏联都是其打倒对象。从军事方面考虑,如先进攻苏联,则难以取胜,在相持中不仅消耗双方力量,而且会使英、法坐收渔人之利,正中英、法之计。如果先进攻英、法则有可能促进英、法与苏联合,反而使自己落入东西两面被夹击的局面。为此,德国采取声东击西策略避免上述两难境地,即造成东进之势,使苏感到形势危急。在此局势下,德与苏达到妥协,稳住苏联,不使其参战,使其枪口向西,以击溃英、

法。

执行这一策略德国首先袭击英、法,击败法国,但限于海军力量不足, 只好与英国隔海相望。当德国以其占领大片欧洲领土之势又转向苏联。在进攻苏联前夕,又派其核心成员赫斯只身去英国,谋求与英国妥协,以利在进攻苏联时,仍只在一个方向作战。但是,这次希特勒德国的美梦破灭了,即未能与英妥协,反而使英与苏站在一起,并且后来又有美国等参加,仍然逃不脱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及蹈两面作战旧辙。另外,对苏联的估计过低,以为 6 月下旬发动进攻,到入冬前结束战争,不管届时情况如何,苏联军事已被击溃,无力再战;不管英国是否能与德国妥协,则德国称霸之势已定,英国只是海上孤岛危在旦夕,德国称雄世界之时在望。然而,主观估计大错特错, 先被阻于莫斯科城下,继又败于斯大林格勒,大部分兵力损失于东线。意大利的投降,第二战场的开辟,使法西斯德国在这种地缘政治形势下,非失败莫属。

  1. **英国:**英国是世界殖民地最多的帝国,长期是世界第一海上强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居于首位。虽然在一战中力量有所衰落,但是仍然在世界上居于重要地位。在欧洲,位于大陆之外的岛上,对欧洲事务向来是采取平衡政策,既反对任何一个国家充当霸主,又要保持自己的居于左右形势的有利地位,不容任何力量向其挑战。

一战后,由于德、奥的战败,帝俄的革命,英、法是战胜国,所以在欧洲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在战时,英、法是联合作战的盟友,但战后,对于法国势力的增长,采取对德扶持的政策,以削弱法国的影响。当德国的势力上升,又采取绥靖政策,牺牲小国利益,满足德国要求,把祸水东引。

当德国吞并奥地利,攫取苏台德,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准备向波兰进攻, 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战争已迫在眉睫之时,作为与波兰订有盟约的英国,对苏提出的互助条约仍然三心二意,虽然表面上谈判,实则进行拖延。另一方面, 英国又在背后与德国秘密谈判,搞两面政策。当德发动对波战争后,英、法被迫向德宣战,可是却眼看着德国侵占波兰,则在西线按兵不动。

这种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是实行绥靖政策的张伯伦仍然对和平存有幻想,另一方面也是在绥靖政策的影响下,英国对战争的准备不足,军力未充分动员起来,百姓思想也无准备,甚至存在恐惧心理。虽然那时,英国利用其海外势力对德国实行经济封锁,但收效不大。当德国作好准备,于 1940

年 5 月 10 日向西线展开进攻时,张伯伦因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而下台,丘吉尔上台才下定英国坚决抗击德国之决心。

丘吉尔上台,正是德迅速在西线取得胜利之时,英、法陆军的失败,敦刻尔克的撤退,德军占领法国,使英军退回本土。德国动用空军对英国轰炸, 海上潜艇袭击来打击英国,虽然英国利用自己的空军和海军顶住了德军攻势,但孤军奋战,困难重重。随着形势的发展,英国既须在本土抵抗德军攻势,又面临有北非战场及远东的战场,使原来兵力不足的英国更感困难。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是争取美国的支持,二是改善与苏联关系, 以图增强自己的力量与牵制德国的力量。

美国当时由于孤立主义的“中立法”的影响,对英国的支持受到限制。1941 年 3 月“租借法”的通过才使英国获得大批援助。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对苏联进攻,12 月 7 日日本对珍珠港的偷袭,才使英国与苏、美等国组成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共同抵抗德、意、日法西斯。

由于英国的力量的不足,在远东海上对日本侵略的抵抗已全部由美国承担。在北非及后来在西欧开辟的第二战场,都是英、美联合对付意大利与德国,而美军在数量上则超过英国,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英、苏、美共同打击德、意的战争中,第二战场的开辟是彼此矛盾的焦点。在德国发动对苏的进攻后。虽然三国联合反对德国,但在当时,绝大部分的德军力量则放在苏联一方,基辅失守,列宁格勒被围,莫斯科已兵临城下,形势相当危急。虽然苏联顶住了德国的进攻,但压力则十分巨大。为减轻自身压力,苏联要求美、英于 1942 年开辟第二战场。在 1942 年上半年, 英、美曾考虑下半年开辟第二战场。但是,由于丘吉尔的消极态度并未实现。到 1943 年 8 月只是在意大利登陆。直到 1944 年 6 月,当苏军已把德军逐出自己国土,并进入东欧其他国家,法西斯德国力量已大为削弱,败势已难扭转之际,始在法国西部登陆。这其中,虽然有英军与美军分别被北非与太平洋战场所牵制及物质条件的不足有关,但也反映了丘吉尔考虑如何减少自己力量的损失,保住自己在北非、中东与巴尔干的利益,以及担心战后一个强大的苏联出现,将给英国带来的威胁。

  1. **苏联:**苏联是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两洲,东西相距

8000 千米。在战略上,其优势是由于地广,回旋余地大,气候寒冷,其他国家军队实难适应。这点在拿破仑征俄失败中表现十分明显。但是,其不足在于东、西相距过远,难以互动及时支援,往往顾此失彼,这点在日、俄战争中已有明证。

在沙俄时代,俄国有一定实力,它人口多,军队多;同时,它又是个弱国,军队装备差,训练不足。苏联经过革命,无论在工业,还是在社会组织方面都有很大变化,不能不使西方对它重新予以评价。

苏联在战胜西方国家经济封锁、政治孤立重新进入国际舞台之后,又处在德、意、日反共浪潮和战争威胁日益明显情况下,苏联则面临着被东、西夹击与被首先进攻的危险。苏联采取的对策是对内加紧战备,对外尽量推迟战争的爆发,避免两面作战的威胁。

对内,首先是加速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重工业与军事工业的发展,以增强军事装备。其次是将工业基地向乌拉尔和其以东比较安全、难以受到攻击的地区转移。第三是进行肃反、清理内部,避免遭受颠覆之害。这些工作虽都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肃反扩大化伤害了自身的力量, 军事干部的损失影响了战争初期部队战斗力的发挥。

对外,苏联尽量设法与法、英等签订互助条约,求得以集团力量制止德、意的侵略,防止战争的爆发,特别是防止自身作为西方绥靖政策的牺牲品。但是由于法国欣赏英国的绥靖政策,排斥苏联,牺牲小国,满足德国扩张的“慕尼黑”活动,从而使法苏、捷苏互助条约作废。在 1939 年,当战争一触即发之时,苏仍提出与英、法缔结三国同盟。当时形势对苏联相当紧张。在东边,日本再度试探苏联的虚实,于 1938 年七八月挑起张鼓峰事件之后,又

在 1939 年 5 月—8 月挑起诺门坎事件。在西边,德国正在准备入侵波兰。在东、西两面吃紧之时,与英、法谈判结盟事又告失败,遂接受德国提出的, 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可以避免德国的进攻,不受英法绥靖政策之害;同时,在东方,亦制止日本扩大边境事件的阴谋。这样,既达到苏联推迟自身被迫作战的时间,又解除被东、西夹击的危险。结果,使战争首先从英、法开始。

在德、苏战争爆发前,苏除继续加强其战备工作外,还采取把边界向西推移的“东方战线”政策。尽管苏联边界向西有较大推进,但从后来的实际情况看,所起作用不大,既有损于苏联的形象,又影响一些邻国后来加入法西斯轴心,反而与苏为敌。

在 1941 年 4 月 13 日,即在德、苏战争爆发前两个多月,苏联又和日本签订两国中立条约。这样,对苏来说,可以稳住东部防线,加强西部防线; 对日本来说,在其南进对英、美作战时,减轻了来自苏联压力。但是,双方亦都明白,这只是一种脆弱的平衡与妥协,情况很容易变化,所以,彼此仍然均部署重兵防变。不过,这种脆弱的平衡局面的维持,对苏后来的对德战争的胜利起着重要作用。

1941 年 6 月 22 日德、苏战争爆发,苏虽作了不少准备工作,但对战争的突发性则准备不足,比较注意进攻,忽视防御,使自己遭到重大损失,给德国迅速推进提供了条件。虽然 1941 年下半年在战争中,兵员、物资、国土都受到重大损失,但终于击溃德军于莫斯科城下,粉碎德军半年击败苏联的企图,使二战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过 1942 年 7 月到 1943 年 2 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德国的侵略势力开始走下坡路。从此,德军在苏军打击下, 节节败退。1944 年 6 月,第二战场的开辟,东西夹击德军之势遂成。约一年后,德国法西斯彻底失败,希特勒自杀,以无条件投降告终。

在东线,日本经过两次边境挑衅事件并未获得好处。另一方面随着日、美矛盾的发展,日本估计苏、德战争德会很快取胜情况下,确定了“南进” 为主的策略,为避免苏联的牵制,遂达成苏日中立的协议。在 1945 年 2 月美、苏、英三国首脑的雅尔塔会议上,为加速日本投降及减少美军损失,确定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出兵对日作战。为此,苏于 8 月 8 日向日宣战。日本 8 月 15 日宣布投降。

  1. **日本:**日本是亚洲一个岛国,也是一个强大的军国主义国家。由于日本在 1927 年的田中奏折中就明确提出,要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要征服中

国就要从满蒙开始的战略。为此,日本于 1931 年 9 月 18 日公开出兵侵占我国的东北。接着,又侵占我国的热河、察哈尔、内蒙古以及河北省的长城以南地区。1937 年 7 月 7 日发动卢沟桥事件,终于激起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日本原以为,给中国以打击,击溃其主力以后中国就像过去那样屈服、妥协。但是,这次却决心抵抗,结果使日本陆军的相当部分兵力陷于中国战场。

这时,在中国的抗战的背后还有苏联及一些西方国家的支持,因此,日本要解决对中国的战争也需要与世界形势相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在与德、意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以后,又与德、意组成三国军事同盟以增强其对华战争的影响,对支援中国的国家施加压力。

德、意法西斯国家在欧洲准备发动侵略战争之时,日本于 1938 年与 1939

年两次挑起对苏边境事件,特别是后一次(1939 年 5 月 11 日—8 月 31 日)

在苏蒙边界的诺门坎事件,日军集结了好几万人的部队(最后伤亡共 5 万人) 并配有大量火炮、坦克和飞机,可以说是相当规模的战斗。这既是测试苏军的力量,也是与欧洲形势相配合。正当战斗激烈之时,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虽然,这次冲突于 8 月 31 日结束,但日本以停止与德国关于缔结军事同盟谈判表示不满与抗议。

后来,当德意日三国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后,日本即站在德、意一边,与英、美相对峙,特别是在亚洲,日本则担起与美国冲突的担子。同时,也表

示在“北进”与“南进”的战略选择上倾向于“南进”。1941 年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内部南进与北进两派意见又争论起来。其结果认为,苏、德战争解除了北方的牵制,是南进的好机会,应加速南进,但如果苏、德战局发展有利于日本时,则日本应马上向西伯利亚进军。

在选择南进的考虑上,日本认为,在维持与扩大战争上,已受到战略物资(如石油)的严重制约,这只有南进才能予以解决。在兵力上,虽陆军在华受到牵制,感到有所不足外,但海、空军力量仍有相当实力。不过,美国工业生产能力比日本大得多,一旦动员起来,就会使日本处于劣势。为此, 日本采取虚假谈判以应付美国,实则抓紧准备以突然袭击方式击溃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空军力量,趁机占领东南亚,再以其资源击败美国。

日本于 1941 年 12 月 7 日虽然偷袭珍珠港成功,并迅速占领东南亚,然而却激起美国击败日本决心,加上美国武器生产迅速增加,而日本在海、空军武器大量消耗难以补充情况下无法与美国对抗,陆军也因陷于中国战场而感到严重不足。特别是在失去了制空权与制海权的情况下,驻守各岛工事中的日军则一筹莫展。美国则采取跳岛战术,不是一个岛屿,一个岛屿的争夺。从而缩短了时间,减少了损失,加速向日本本土的逼进。

到 1945 年 8 月 8 日苏对日宣战,进军中国东北,加上 8 月 6 日和 9 日受

两颗美国原子弹的轰炸,日本终于面临山穷水尽地步,不得不于 1945 年 8

月 15 日宣布投降。从 1937 年卢沟桥事件开始的亚洲战场,经过 8 年战争就此结束。

  1. **美国:**美国位于北美洲,与欧洲、亚洲之间相隔有大西洋与太平洋。其传统的外交政策,大体针对不同情况而采取三种不同的政策。对美洲,为防止欧洲国家的干预、维持其势力范围,采取“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门罗主义政策。对亚洲的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推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政策,以便在各殖民帝国势力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对欧洲,则实行孤立主义,目的在于避免欧洲事务的各种矛盾的干扰以免影响其自身的发展。

在一战中,美国于 1914 年 8 月 3 日就发表“中立声明”,称不仅在名义

上,而且在事实上都保持中立。只是到 1917 年 2 月才参加战争。虽然后来美国威尔逊总统参加了凡尔赛和会并在《凡尔赛和约》上签了字,可是美国参议院却拒绝批准该和约,也拒绝批准参加威尔逊总统首创的国际联盟。

二战开始后,美国却受 1935 年通过的“中立法案”影响,于 9 月 5 日宣布中立。但是,希特勒德国的闪电战的实施,波兰与法国的迅速垮台,英国的形势危急迫使美国难以继续实行中立,遂于 1941 年 3 月 11 日经参、众两院通过“租借法”。根据租借法,美国可以向反对法西斯侵略而进行战争的国家提供战略物资。正是依据租借法,英国、苏联和中国都得到美国的战略物资的援助,对战胜法西斯的侵略起着重要作用。这也标志了美国在放弃中立的孤立主义方面向前跨了一大步。

1941 年 12 月美国分别向日、德、意宣战。面对欧、亚的两个战场,美国采取的是先欧后亚的战略。因为日与德相比,德国的重要性要大于日本。而且传统上,美国与英国关系密切,而英国当时的形势相当虚弱,所以对英国的支持变得十分迫切。这就使美国把重点放在欧洲。但是,在亚洲,主要是在东南亚与西太平洋,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以后,进展十分迅速,甚至澳大利亚亦出现危机。特别是美国人对日本偷袭珍珠港行为的气愤,要求美国尽快对日本实行反击,美国不得不从 1942 年只用 15%兵力对付日本,提高

到 1943 年的 30%。

在欧洲,支援苏联战略物资及开辟第二战场减轻德军对苏的压力是重要任务。对英国则是在北非支持英军向德军反击。由于力量的限制及丘吉尔的阻止,美国原拟于 1942 年开辟的第二战场不得不推迟,而于年底则在北非西部登陆,与英军配合歼灭德、意在北非的军队。

1943 年春,苏联在斯大林格勒获胜,使形势开始对德不利,到 5 月,美、英已把德、意军完全赶出非洲,即将在意大利本土登陆,表明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下半年虽然美、英军登陆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逼降意大利,但并未把德军赶出意大利。由于第二战场的迟迟未能开辟,加上意大利战场对减轻苏联战场的压力作用不大,德军绝大部分力量仍施加于苏联。但是,苏联经过两年多的战斗,依靠自己力量已把相当多的失地收复。

在 1944 年,对美国来说,最大的进展就是实现了第二战场的开辟,真正在东、西两个战场上对德国进行夹击。这导致德国的加速垮台,于是不到一年的时间德国就宣布投降。

在亚洲战场上,随着美国参战后的军事动员,兵力增强,武器生产迅速增加,不仅在舰艇和飞机数量上平衡了日军原有的优势,而且还转为上风。在战场上,于 1942 年经过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和所罗门群岛中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不仅阻挡了日军的进攻势头,保证了美、澳之间的交通,消灭了日军的大量的海、空军力量,使其开始走下坡路。在 1943 年,先是日军被迫从瓜岛撤退,以后是美军对新乔治亚群岛、布根维尔岛及吉尔伯特群岛等地的登陆,标志美军的战略已由阻止转入反攻,日军海、空力量逐渐削弱, 而美军的海空势力逐步上升。但 1943 年美国的反攻战打得比较艰苦,为了分散日军兵力及利用中国基地对日本的轰炸以增加对日本的压力,遂加强对中国的军事援助。

1944 年在西太平洋对日本的打击是美军在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和对菲律宾的登陆。由于马里亚纳群岛与菲律宾在西太平洋的地位十分重要, 迫使日本不得不在关岛以西、菲律宾东南海域进行两次大海战,使日所剩不多的海上力量耗尽,完全丧失了制空权和制海权。另外,由于美军海、空力量的优势,在攻击各岛时,可以随意各个击破,而其余岛屿虽有坚固防御工事与驻军,亦难相互支援,甚至美军对一些失去海、空军支援又无大影响的岛屿,弃之不顾。这种情况,不仅在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中有意不夺取一些岛屿,甚至整个加罗林群岛也不夺取。美军实行这种越岛战术大大加快了在西太平洋作战的进程。马里亚纳群岛的攻占,使美国海、空军力量直接进攻日本本土有了可能性。

虽然美军在太平洋上进展较原设想快,但在争夺岛屿中仍付出了相当大代价,特别是人员的伤亡,这在冲绳岛的登陆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在此次登陆中,美军伤亡 7.5 万多人。而在开辟世界著名的第二战场的诺曼底登陆战

中,规模比冲绳大得多,只伤亡 12.2 万人。因此,为了在日本本土的登陆战中能减少损失,遂在雅尔达会议中提出要苏军在欧洲战场战争结束后二个至三个月内对日作战。

在 1945 年 7 月 16 日美国原子弹试爆成功,遂使美考虑使用原子弹。因为原子弹爆炸威力大,可以迫使日本早日投降,并减少美军损失与降低苏军参战的影响。8 月 6 日与 9 日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这时日本

已感到走投无路,本土受到严重打击情况下,于 8 月 15 日宣布投降。

对美国来说,首先是其优越的地理条件,有大洋之隔,战争不在本土上进行,避免过早卷入。其次是国土大,人口多,资源丰富,工业生产强大, 技术水平高。这对美国在二战中成为盟国军用物资与装备的供应基地及战胜德、意、日中起了重要作用。另外,在协调英、苏之间矛盾也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