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二战终于在 1945 年 5 月与 8 月以德、日法西斯的投降而结束。虽然美、

苏、英、法、中 5 国是 5 大战胜国,但是,实际由美、苏、英三国掌握着局势,控制着一切。美国不但海军完全控制着大西洋和太平洋,而且陆军在欧洲一直推进到易北河。在亚洲,则完全控制着日本。苏联在欧洲追击德军越出国境,进入东欧,抵达易北河与美、英联军会师,控制着柏林至亚得里亚海一线以东的地区。在亚洲为打击日军,曾进军到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北部地区。

在上述形势下,苏联在欧洲不但恢复了其沙俄时代在东欧所占据的地区,而且进入了中欧,这里既不是一战前俄、德、奥三国在东欧对立的形势, 也不是二战前,苏、德之间许多与其他国家结盟的小国所形成的受到牵制的形势。现在则完全处于苏联势力范围内,而又在共产党政权之下,那里与苏联形成紧密联系,使西方无隙可入。这种情况,在麦金德的三句名言中,苏联的地缘政治格局已完全占有前一句半话的条件,成为麦金德所说的“心脏地带是地球上最大的天然堡垒,在历史上它首次由一支庞大精锐的驻军守卫。”

另外,在东方,苏联从二战中获得了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可以自由地从亚洲的东北进入太平洋。可是,最重要的是 1949 年中国革命的胜利,并

于 1950 年与苏联结成联盟,使欧亚大陆的东部的边缘地区加入了心脏地带, 结果从太平洋西岸直到易北河成为一个整体。它占世界人口约 1/3,面积约1/4。这样一种心脏地带加东欧与欧亚大陆东部边缘的庞大地缘政治力量是空前的。

从美国来看,自实行门罗主义以来,美国就把拉美视为自己的后院,反对任何外部势力插足。通过二战,美国在大西洋、太平洋,以及欧亚大陆的东、西边缘地区和北非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加上英、法及其殖民地, 可以说麦金德所划的内、外新月形地区已全部受到美国“控制”。这种地缘政治格局就是罗斯福所说的“第二次天赐良机”,使美国去主宰世界。

英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是战争已使其极端虚弱,国家十分困难,夹在美、苏两大势力之间,只能在欧亚大陆的南部边缘,从地中海经中东到印度一线维持其力量,成为最弱的一环。由于英国的经济与军事力量不足,对希腊和土耳其难以继续支持下去,只好由美国趁虚而入。

在这种格局下,苏联想巩固其势力范围,美国要扩大其边缘地区影响地域,英国要保持其原来地位。彼此相互矛盾的欲望,加上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英国的鼓动及在美驻苏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发回的电报(1946 年 2 月) 提出对苏实行遏制战略的促使下,遂形成了美国全面遏制苏联“扩张”的杜鲁门主义。这种对立的两极地缘政治结构,往往赋以陆权和海权、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区、东方和西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极权政治”和“自由世界”、帝国主义与民族解放、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美国集团和苏联集团等等,反映彼此之间的裂痕与各全方位的对立。

作为遏制心脏地带这个强大堡垒的办法有两条:第一条就是,在堡垒的外围,通过各种条约把该地区的国家和力量组织起来,以防止所谓“多米诺骨牌”效应及“芬兰化”现象的出现。结果出现了,从西欧的北大西洋公约起,经中东的中央条约组织和东南亚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到日本的日美安全条约。另一条是核威慑,利用美国在战后初期对核武器的垄断,以大规模毁灭性的战术为后盾对苏联进行威胁。但是,在所定条约中,中央条约组织和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不是因参加者退出而解散,就是以情况变化而失效,使边缘地区出现大片空白。核威慑也因苏联不久掌握其技术,从而打破其垄断变成“核竞赛”。

从 4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的 40 多年的冷战亦有变化。冷战中亦夹有热战,对立中有紧张也有缓和。根据情况变化,F.哈里戴(F.Halliday)将其分为 4 个阶段。1947 年到 1953 年为第一阶段。它是从希腊和土耳其危机开始,经柏林封锁的冷战到朝鲜战争的热战。1953 年到 1969 年为第二阶段, 其冷战矛盾已从东、西两个边缘地区转向越南、中东的南部边缘,及欧亚大陆以外的古巴。1969 年到 1979 年的第三阶段,由于美、中、苏三角关系, 冷战趋向缓和,协商处理其矛盾,对立只在中东、南部非洲和中美洲。1979 年后的第四阶段,对立广度上,除中东、南部非洲、中美洲外,又出现阿富汗问题,深度上,美国里根总统向苏联开展了“星球大战计划”,形成新的冷战。在后两阶段,其矛盾范围已超出了传统的边缘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