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党

  1. 政党的起源、特点与分类:
  1. 政党的起源。政党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或某一集团的政治利益与政治主张,并通过参与,或掌握国家,或其下属的地方的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目的的组织。

政党概念在中、外都出现的比较早。在我国周朝时,“党”是指乡里的基层组织,故有五族为党或五百家为党;另外,“党”又指其为亲族姻戚或意气相同的朋辈。春秋战国时,又出现“朋党”,“党人”之词,指其为上层社会中利害观点一致的人形成的集团。在唐朝后期,朝臣之间分别以牛僧孺、李德裕为代表的两派由于政见的不同,形成两派对立,相互攻击、排挤, 史称“牛李党争”,开我国党争之始。其后,北宋神宗时,围绕王安石改革实行新政而出现支持与反对两派,形成所谓的新党和旧党。在明朝晚期,以东林书院的学者为中心对腐败的朝政进行讽议,提出些改良建议,影响甚大, 时人称之为东林党。另外,过去历史上,下层社会为反对统治阶级及上层社会组成些秘密团体,称为“会党”。在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君主政治, 把这类政见集团与秘密团体视为影响其统治,削弱其权威的团体,所以将其视为大逆不道之事,故在“党羽”,“党”,“党锢”等词中,“党”都是贬意字。我国近代政党组织起于清末。由于历史原因,政党名称开始则不用“党”,而用“会”。如孙中山早期政治组织就名为“兴中会”,“同盟会”。

在西方,古希腊的雅典于公元前 5 世纪时,元老院拥有最高的政治权力。可是,关于元老院存留问题出现贵族派与平民派之争。贵族派支持元老院, 民主派抨击元老院,斗争结果,民主派胜,元老院权力转到陪审团、五百人会和公民大会手中。可见政治派别组织也是早有存在。现代的政党则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中议会出现以后,在议会内部不同政治派别的发展而形成的。在 1679 年,英国议会内部关于詹姆斯公爵王位继承权的争论,出现支持与反对两种截然对立的意见,支持的议员被称为托利,反对的叫作辉格。而后,两派就成为托利党和辉格党,开现代政党产生先声。接着是美国独立后, 关于联邦问题出现意见分歧。1787 年,支持联邦的称为联邦党人,反对者称为反联邦党人。而后,它们由国会内部派别发展成为全国性政党。

在西方,重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多出现于 19 世纪中期以后。拉美国

家由于独立于 19 世纪前半期后,当初政党建立较少,只是在一战后才较普遍

地出现。非洲国家的现代政党,于本世纪初在少数殖民地中出现,由于 50 年代以后的民族独立运动大发展才大量出现。

  1. 政党的特点。政党的特点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政党的政治性与阶级性:政党是从事政治活动的派别,它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或政见,并将这些政治目标或政见写在自己的政纲中,作为其行动纲领与目标。它与一般的学术团体不同,政党的政纲、政见虽然也是以其信仰的学说为依据来制定的,但是其追求的目标不是该学说的理论性探讨与追求,而是其社会的实践性,用其理论来改造社会。政党的政纲与政见亦随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例如,英国的辉格党与托利党最初分歧在于对君主特权是限制还是维护,虽然后来“光荣革命”中,托利党接受辉格党的限制

意见,实行了“君主立宪制”,但是两党继续存在,其分歧则转向其他方面。因此,政党的政见,可以是局部的、暂时的、政策性的,也可以是广泛的、长远的、路线性的;其形式,有系统的、成文的,也可以是因事制宜、随时发布的。

政党的政治性,其本质是其阶级性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任何政治集团无不是代表某种或某类阶级的利益。不过,在实际上,有的政党,公开承认这点,有的并不承认这一点。由于斗争形势复杂,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政党的阶级属性,也如上述政纲、政见一样,也会发生变化。由于政纲、政见发生变化,有时,其对政党的阶级属性,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也发生变化。例如,英国的托利党原是维护君主特权,代表地主贵族利益,后来入党成员逐步发生变化,到 19 世纪,垄断资本成分占了上风,托利党遂改变为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保守党。

第二,政党的组织系统:政党既然是政治团体,它必然有自己的组织机构,而其机构的目的在于组织与管理党员,进行政治活动,以实现政治意图和目标。没有这个组织,其政治目标是无法实现的,所谓的政治组织有时也不过成为一个清谈的机构。

由于国家都有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选举活动亦是按行政区划,并逐级往上进行,也有全国统一进行的。政党追逐的政治目标,也是通过各级选举,争取选民支持,以便把自己党所推荐的党员选进各级立法与行政机构。通过这些机构的党员以实现其政治目标。所以,政党亦多是按该国的行政系统的单位与等级建立自己的党的组织系统。也有的党是代表某国内的地域性民族、宗教或其他集团利益的政党,则其组织系统大多是地方性的。

政党的组织的严密程度与稳定性对政党力量与影响关系很大。严密程度与社会和政党性质以及党所处地位有关。稳定性往往与党的成熟程度有关, 有时与社会的变动、该党的活动的成败有关。在社会稳定、政党的政治活动顺利时,党的领导及党的机构就比较稳定。反之,就会出现不稳定现象。

第三,党员的纪律要求:参加政党的人,是信仰该党所遵奉的学说与理论、支持其政治纲领与目标、愿意接受其领导、遵守其纪律、参加其活动, 以集团的或个人的行动实现党的目标。为了党的事业各政党大多对党员有一定纪律约束。

政党的纪律是保证党的行动与其政治目标实现的基础,但是使党员自觉遵守纪律,除对党遵奉的学说与理论的坚定信仰外,主要是在于入党的自愿、退党自由以及民主集中制的实施。对党来说,亦与对党员入党及党员管理制度有关。

以上三方面,可以说它是一个政党的基本特点,亦是与其他团体的区别所在。但是,社会情况千变万化,各政党在上述三方面特点的体现上亦有很大差异。

  1. 政党的分类。政党虽属政治集团,但因其所代表的政治集团的阶级基础、思想意识形态、政治地位、活动范围等方面的不同而有不同类型。

第一,按阶级划分,主要是工人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工人阶级政党有共产党,有的国家亦有称工人党或其他名称的党。资产阶级政党,名称多种多样,如英国的保守党、日本的自由民主党。此外,按阶级划分还有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的政党。

第二,按意识形态划分,大体有五类。一是资本主义政党。二是民主社

会主义政党,如有的国家中信奉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民主党或工党。三是共产主义政党。四是民族主义政党,如爱尔兰的芬尼亚党、智利的激进党。五是与宗教信仰有密切联系的党。如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德国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在伊斯兰教国家,宗教与政党关系更为密切。另外,近来还出现以注意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目标的绿党为名的生态主义党。不过,目前还比较弱小。

第三,按政治地位划分,有执政党、在野党之分。此外,还有以所在国的法律为依据而分,有合法党、非法党或地下党。

第四,按活动范围划分,有国家党、民族党、地方党。国家党以全国范围的全国人民作为其争取对象。地方党是以其所在国内某个地方活动的政党,如法国在科西嘉岛上的民族解放阵线和人民同盟。民族党是在其所在国的某个民族地区活动的党,如西班牙的巴斯克民族地区的巴斯克民族主义党。这些地方党、民族党都是代表该地方、该民族的某种利益争取所在国的宪法认可而具有特殊地位为目的。有的是自治,有的是以分离为目的。

另外,还有以党员数量来分大党、小党。不过,这只能相对来说,无绝对的数量界限。

  1. **政党制度:**一个国家内部的政党制度是该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产物。它首先取决该国的各阶层,阶层和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与相互关系,其次是各政党的历史发展与相互关系,再次是国家制度和选举制度。各国的政党制度虽各有差异与特点,但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是一党制。一党制是由一个党长期执政的政党制度。出现这种政党制度的情况亦各有不同。一是一些民族独立运动中出现的第三世界国家,主要是在非洲。有的在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过程中就是单一政党领导(如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有的是在独立以后,将所有政党合为一个政党(如坦桑尼亚的革命党),有的在法律上不允许其他党存在等原因而形成一党制。二是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当其处于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时,采取一种极端专政形式的一党制。二战前及战争中的德、意、日法西斯独裁制度就属于这一类。

第二是两党制,即在一国内,存在着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它们控制着这个国家的议会,并在政府里交替执政。有时,亦有其他政党存在,但由于力量太弱,影响太小,与两大党相比,居于次要地位。

在世界上,两党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美国,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交替执政的,一党在台上,一党在台下。有时,在特殊情况下,亦出现两党联合执政情况。

第三是多党制,即一个国家内,存在着多个政党并存,彼此竞相执政。多党制的国家有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等。虽然这些国家都是多党制, 但情况亦有不同。如法国、意大利,政党比较多,没有一个政党能通过选举而在议会取得多数,所以在政府中,只能实行几个政党联合执政。由于各政党的利害关系不同,彼此间时而妥协,时而矛盾。今天这种不同政党联合上台执政,明天联合执政的政府垮台。这种不稳定的组合,不稳定的政府也就成了这类国家的一个重要政治现象。德国是大党与小党并存。大党虽然在选举中获得议会的较多议席,但是往往不能超过半数,达不到法定组织政府过半数的议席。因此,大党往往必须与小党联合才能组成政府,小党在制约和平衡中,往往起着关键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组成的政府比法国、意大

利稳定得多。另一种情况是日本,日本虽然也是多党制,但是自由民主党是1955 年民主党和自由党两大政党合并而成,在议会中占绝对优势。因此,在

日本,从 1955 年开始直到 1993 年,一直是自由民主党执政,只是由于自身的分裂及自由民主党以外的大部分政党组成联合阵线时,才改变这种实际上的一党制的一统天下。

第四是多党合作制,即多党长期稳定合作的制度。在我国,于革命与建设过程中,长期与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而形成的政治制度。其特点是在共同合作中,各民主党派拥护共党的领导地位;以国家的总任务作为党的共同政治纲领;各党派共同参加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协商、决定;各党派均以宪法为准则进行活动与相互监督。这是根据我国的历史与现实的经验与要求而采取的政治制度,它有利于国家建设、政治稳定。

  1. **各主要国家政党情况:**美国。在美国,政党出现于独立后不久的 1787

年关于联邦问题的分歧,形成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在 1789 年联邦政府成

立后,联邦党人支持中央集权,反联邦党人主张扩大州的权限。前者于 1795

年组织联邦党,后者于 1791 年组织共和党。联邦党后来由于内部分裂,及美英战争(1812—1814 年)中亲英立场失去公众支持而消失。共和党内部得势的一派(民主共和党)于 1840 年改称民主党。1854 年,由 1834 年成立的辉格党中退出的大部分党员组成共和党,由于支持废除奴隶制而获得国内各阶层拥护。从此,两党制开始形成,并交替执政。从 1933 年以来,民主党总统有罗斯福(1933—1945 年)、杜鲁门(1945—1953 年)、肯尼迪(1960—1963 年)、约翰逊(1963—1969 年)、卡特(1977—1980 年)、克林顿(1993

— );共和党总统有艾森豪威尔(1953—1960 年)、尼克松(1969—1974 年)、福特(1974—1977 年)、里根(1980—1989 年)、布什(1989—1993 年)。美国除民主党、共和党外,其他党人数都较少,大多不稳定,影响甚小。

英国。英国于 1676 年,议会中围绕詹姆斯公爵王位继承问题出现分歧。支持的称作托利党,反对的称辉格党。后来,两党分歧在于前者是维护君权, 后者是限制君权,提高议会权力。19 世纪 30 年代,托利党演变为代表土地贵族、金融贵族及大商人利益的政党,改名为保守党;辉格党演变为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改名为自由党。到 20 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转向垄断资本主义,保守党由于代表垄断资本主义而继续存在,自由党则由于主张自由贸易政策的失势而衰落。此时,工人阶级的壮大,政治影响力的增强, 出现了工党。因而,保守党与自由党的对立转到保守党与工党的对立。从 1924

年以来,保守党与工党交替执政。从 1979 年以来,几次大选中,都是保守党占优势,撒切尔夫人长期执政,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现任保守党首相是梅杰。英国亦与美国一样,除保守党与工党外,还有几个小党,人数不多、力量弱、影响小。

法国。法国自 1789 年大革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在此以后,一直是共和和帝制交替,一直到第三共和国时期(1870—1940 年)才开始稳定下来。在此之前,由于各阶层对重大政治问题的分歧,出现各种政治派别,为以后现代政党建立打下基础。第三共和国时期,主要执政党是属于资产阶级政党的法国激进社会党。此时,出现许多工人阶级政党,经不断变化形成法兰西社会党、法国社会党、法国共产党。二战后,出现大量政党, 1944—1958

年间换了 25 届政府。1958 年后,政局较为稳定,但政党到 80 年代仍有 40 多个,主要是法国共产党、法国社会党和保卫共和联盟、法国民主联盟,分左、右两翼,成为影响法国政局的主体。

德国。在德国,政党组织出现于 19 世纪 50 年代。有保守党、人民党、中央党,但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社会民主工党(后改为社会主义工人党、共产党)人数较多、力量强、影响大,成为德国的主要政党。1937 年,希特勒的纳粹党(即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当政,实行法西斯一党专政。二战后,实行多党制,大大小小政党有 100 多个。但是,在西德议会中却是联

盟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社会民主党和自由党 3 个政党

组成。前两个政党席位多、自由党席位较少。从 1949 年进行选举以来,都是

社会民主党和联盟党所代表的左、右两翼交替占优势。从 1949 年以来的执政时间来看,联盟党执政时间为 27 年(其中与自由党联合执政占一半),社会民主党执政为 14 年,联盟党与社会民主党联合执政为 4 年。现担任政府总理的为联盟党的科尔。

在 1949 年至 1990 年德国统一前的民主德国,执政的一直是德国统一社会党。1990 年,该党改名为民主社会主义党。

日本。明治维新后,国会的建立促进了日本政党形成。最早于 18 世纪

80 年代,出现的有自由党和立宪改进党。后经不断分化、改组演变成二战前的两大资产阶级政党,即保守党-立宪政友会和立宪民政党。19 世纪 20 年代, 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出现一些社会主义政党与共产党。在二战中,实行军阀法西斯独裁,解散一切政党。战后,原两大党分别成立自由党与进步党。这两党又于 1955 年合并为自由民主党,是日本第一大党,

从 1955 年到 1993 年一直是执政党。此外,日本还有社会党(1945 年成立),共产党(1922 年),公明党(1964 年)和民社党(1960 年由社会党分出)。由于自由民主党内派系林立,矛盾加剧,于 1993 年,该党出现公开分裂,

先后出现新党、新生党和先驱新党。因此,自由民主党失去议会多数,成为在野党。而分出的小党与社会党、公明党等联合组阁成为执政党。1994 年, 因社会党退出,联合体制垮台,社会党反而与自由民主党联合执政。在这种情况下,新生党、新党、公明党、民社党等在野党联合组建成新的新进党。这表明日本有可能随着其形式的变化,向两党抗衡的“德国式”构架方向发展。

印度。在民族运动的基础上,于 1885 年成立印度国民大会党。在本世纪

20 年代后,还出现其他政党。1947 年印度独立后,印度国民大会党在 10 次大选中,除 1977 年的第六次大选,1989 年第九次大选失利,未获得多数席位成为在野党外,一直是印度的执政党,在印度具有很大势力与影响。印度除国民大会党以外,还有国大党(社会主义派)、人民党、印度人民党、民众党、印度共产党、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等党。其中人民党于 1977

年和 1989 年两次大选获胜。由于印度是联邦国家。除上述全国政党外,还有

20 余个邦一级政党。

  1. **政党的时、空变化:**关于政党时、空的变化,在政治地理教科书与多种著作中阐释的不多,可是泰勒的政治地理著作却给予很多注意。下面基本根据其论述作些介绍。

先谈关于政党的时间变化。上面我们已提到,政党的出现,就以最早的英国来说,是在 17 世纪末叶,至今只有约 300 年的历史。对亚、非、拉大部

分国家来说,则晚得多,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少数时间较长。所以,就此情况,在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政党的情况有明显的不同。它与经济上的核心与边缘现象有紧密联系。

  1. 核心地区政党的发展。政党的发展,大体上受国内、外两方面条件的影响。国内条件,主要是社会经济条件。我们知道,从西方国家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社会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首先,资产阶级的力量与影响日益增强,财富进一步集中在他们手里。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同封建君主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后者要维护自己的特权,要限制资产阶级的权力与影响;而前者则要竭力扩大自己权力与影响。经过斗争,封建君主与贵族的特权削弱,甚至被取消,或者经过改良,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立法权归于资产阶级的议会;或者帝制被推翻,建立共和。

在国家权力转到资产阶级手中以后,资产阶级在积累财富上,对内实行对工人进行剥削,对外要占领市场。另外,在实行普选权上,资产阶级希望借此来削弱封建残余力量在议会与群众中的影响,巩固自己的势力与地位, 所以有积极推动普选愿望。但是,又怕下层社会借此获得权力,削弱自身力量。因此,在资产阶级内部存在自由派与保守派的不同政见。前者,在经济上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在政治上,限制下层社会的政治民主。另一方面,由于工业的发展,工人数量的增加并聚居于城市。他们在经济上受到的剥削使生活处于困境,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随着普选权的推行,工人参加选举, 为了保护工人阶级的利益,工人政党于是出现,他们积极领导工人运动。结果,使工人运动与政党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政党得到壮大,提高了地位, 经过选举进入议会;工人群众参加运动,提高了政治意识与组织性。政党的议会斗争与群众运动的结合使政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原来,在议会中,议员们由于所代表的阶级和集团的利益不同,对一些问题产生分歧,遂逐渐形成派别,由派别组成政党。英国议会的不同派别而形成的托利党和辉格党就是这样产生的。而后,虽然辉格党被自由党所取代, 但英国此时的政党仍是代表上层阶级的利益,其分歧、矛盾、斗争仍只限于议会,群众的参与性比较少。因此,这种政党可以说是代表上层阶级,由少数人把持的议会式的政党。在利益矛盾上,大体上存在于:君主与资产阶级之间、资产阶级与贵族之间、城市的工业资产阶级与农村的土地资产阶级之间,以及对外的自由贸易与关税保护之间。这可以说是政党发展的第一阶段。

当工人群众数量增加、政治觉悟提高、代表劳动阶级的政党的出现,使政党的发展进入到群众性运动阶段。由于普选制的出现,劳动阶级为了反映自身的利益与愿望,需要有自己的代表进入议会。代表劳动阶级的政党通过广泛宣传,开展群众运动,组织竞选也就应运而生。这种群众性的政党出现, 把数量多、政治意识薄弱的劳动群众组织起来,提高其觉悟,动员其参与政治活动,反映其要求,扩大其影响,推选其代表进入议会参加权力斗争,打破了原来上层阶级在议会中的一统天下。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原来议会式的政党也被迫转向群众性的政党,通过宣传、组织活动来争取群众的支持。这在英国就是以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工人运动兴起,工党出现作为标志的。原来的自由党由于其奉行的自由贸易政策的失败而失去其影响和地位,其与保守党形成的两大党制度遂被工党与保守党的两大党制度所取代。从普选制实行以来,就已出现的为争夺选民、获取议会多数而组织的竞选机构,逐步发展成按行政区划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的机关,在群众性政党的发展中而

更加严密与广泛。

这种大规模的群众性的、有组织的政党活动,动员各阶层人民群众参与政治活动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群众性政治活动中,劳动群众的政党所采用的手段是动员群众获得对自己的支持,目的是维护本身的利益,通过政治活动来获得生活的改善,注意财富的分配问题。而上层阶级的政党,则其手段是利用组织获得选票,通过在政治上的权力,保护和增加其财富。这两种对立目的政党在竞选与争夺权力中,不仅把群众动员起来,而且也把社会各种矛盾暴露出来。虽然矛盾的暴露、群众的参加,造成社会集团之间的对立与裂痕,但是,普选与议会也为政党之间的竞争,各种矛盾的解决与妥协提供了出路。对选民来说,尽管矛盾和问题很多,意见和看法差异很大,但是, 解决问题则最后总归是在不同的政党中进行选择。而于各政党则亦通过竞选、掌权、对国家的管理来检验其效果。可是,两类政党在竞争过程中向群众化方向发展,其所代表的阶级和利益不同,群众基础不同,既得利益不同, 一类是通过动员,获得支持,目的在于社会财富的分配;另一类是通过组织, 获得权力,目的在于维护和增加其财富。

在二战以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社会上中产阶级的兴起和传播媒介的普及,政党的发展进入到第三阶段,即代议政党阶段。它首先反映在各政党的政见上,纲领虽仍各有不同,但是其矛盾并不像第二阶段那样分歧、差异和对立。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在大的方面趋向和谐,仅在策略性的措施等方面存在不同。在竞选活动方面,尽量利用新的传播媒介,党的领导与其所推荐的候选人直接与选民接触,以争取选票。这也就是所说的, 各政党在竞争宣传活动中的“政策包装”、“形象策划”和“候选人的推销” 则以“民意测验”为依据,以广告为手段。这些方式和方法与第二阶段的竞选中的那种动员和组织的群众运动大不相同。这种情况,使发达国家原来政党依赖党员数量、组织严密、群众运动声势的竞选活动发生变化。尽管,各级党的机关仍然存在,但组织与活动力多不如前。

在这阶段,各政党对社会问题的焦点,是通过改善群众的物质生活状况, 提高其生活水平,来争取群众的支持、增加选票和获得权力。因此,原来在第二阶段中,各政党所代表的那种阶级利益上的冲突削弱,思想意识形态的争论趋缓,社会福利成为竞选纲领的主题。不论左、右那派政党执政,群众都获得了实际的生活改善与各种福利。因而,出现“福利社会”,“福利国家”。这反映了各政党的政策的协调,也反映国家决策中对各阶级、集团的利益的平衡。这就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政党发展中第三阶段的特点。它说明, 群众只在竞选时选择政党,而选举后,群众就无大的群众性活动,靠所选择的政党参与代议制的政治,故称为代议政党。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到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即核心区的国家政党发展的三个阶段,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分析其特点的差异性。

首先,在第二阶段,由于政党的对立,政党开展群众运动,社会多种矛盾公开化,这些矛盾往往是政治的、经济的、阶级的、思想的⋯⋯相互交错, 给社会带来较大震荡。特别在一战以后,各国经济发生困难,而且接着发生资本主义出现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30 年代的大萧条),使社会变得更加动荡。在这种情况下,英、法都出现两大对立的左与右政党交替执政,或联合执政,以摆脱社会的困境。而在德、意,特别是德国,由于作为战败国的赔款问题使社会问题更为严重,结果出现极端反动的法西斯政党执政,把世界

拖入战争中。可是,在美国,由于议会党,并未转入群众性党,而是在罗斯福总统执政时,则转入新政时期的第三阶段的代议政党阶段,即超越群众性政党这个阶段,直接进入第三阶段,为西欧国家在二战后进入代议政党阶段创造经验,树立典型。

其次,在一、二阶段的英、美就是两党交替执政,所以第三阶段仍然是两党制,而且是更加巩固与稳定的两党制。而多党制的法国与德国,则以左、右两翼政党(如法国),或政党的稳定联盟(如德国)的类似两党制形式在发展。也就是政党从多元化,向两极化与谐调方向发展。

第三,核心地区各国政党的发展,往往亦与其外在条件或环境有关。特别是本世纪的上半期,虽然经济危机加重社会矛盾,使政党在群众性政党阶段的发展产生波动;但是,两次大战使国内矛盾服从于国际矛盾,也限制了这波动的进一步发展。在二战后,美、苏对立,以冷战相互威胁,核心地区, 各国右翼政党亦不得不采取左翼所代表的群众的利益,关注生活福利提高的政策。因而,促进国家成为“福利社会”,政党向着协调方向发展。

第四,政党的发展,实际也是政治的发展,它与经济的发展是有某种联系。政党的发展推动因素之一就是财富的分配。特别是第二阶段,这个矛盾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较为突出。第三阶段,核心区国家战后经济有了巨大发展,进入了后工业化的消费社会,可以说某种程度上为缩小分配矛盾、进入相对协调的社会创造条件。协调的政党也是其经济形势与政形势发展的反映。虽然后工业社会贫富差距、两极分化问题并未根本解决,但毕竟情况与第二阶段有所不同。

  1. 边缘与半边缘地区政党的发展。既然政党是国家的政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反映,位于边缘地区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政党变化必然与核心区发达国家发展情况有所不同,这充分反映了政党在地理空间上的变化。在边缘地区的第三世界国家由于情况差异,政党的发展亦有所不同。

拉丁美洲。各国的独立出现在 19 世纪的前半期,但是在 20 世纪,资本主义经济才有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增大,到二战结束时,新成立的政党较多。过去拉美社会动荡,产生大量的军人政权。这可以说是拉美较为普遍的特征。通过军事政变形成军人统治在有的国家非常突出。如自1825 年独立以来的玻利维亚,就发生 179 起政变。有的国家则长期为家族军人统治,如尼加拉瓜的索摩查父子三人统治时间长达 43 年。在 70 年代以后,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上升,城市中产阶级势力壮大,劳动群众的觉悟与组织性提高,联合反军人统治运动的斗争,迫使军人政权还政于文官政府,这对拉丁美洲的民主进程与政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非洲。由于长期殖民统治,国家独立多在二战以后,所以非洲政党的出现多集中在独立前后。由于争取国家独立目标一致,因而形成强大的单一政党。独立后,不少国家为一党制。但是,非洲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较滞后, 民族、部族众多。因此,独立后内部矛盾开始突出,加上经济问题较多,结果,有的继续实行一党制、有的成为军人政权、有的转向多党制。后来,由于内部矛盾,外部压力,一党制的国家也向多党制转变,而军人政权亦多出现更替,使其政坛多变,成为非洲的重要特点。其原因之一是政党的基础不稳定,各政党所得到的支持多与其本身所代表的民族、部族有关,很难获得全国较广泛的支持。例如,非洲加纳的恩克鲁玛总统所领导的党在 1954 年至

1960 年的四次选举中,支持总统的选区多集中在该国西南部与首都地区。而

1969 年至 1979 年的四次选举,由于恩克鲁玛的离去,总统易人,其支持的选区则因人而异。

亚洲。一些国家或地区,在 50 年代以来,较为稳定的一党执政的情况下,

经济能获得较快的发展。而在经济有了显著进展之后,在 80 年代以来,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的改革,出现了新的政党,多党政治形势开始形成。这种在经济发展和政党活跃两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已引起第三世界国家的普遍注意。

东欧。许多国家由于 1989 年的变化,原来工人阶级政党一党执政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多转向西方的多党民主政治。但是,各国的情况并不相同,所以其变化与发展亦不尽相同。泰勒对此亦根据其对世界系统的分析来说这个半边缘地区政党变化与经济形势的关系。

在 1989 年,先是在波兰的 8 月选举中,团结工会取得了胜利,接着组成

一个非共产党政府,随之在 1989 年的下半年,东欧各国的共产党执政的局面

都发生了剧变。继而新政权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组织多党选举。因此,在 1990 年,东欧各国进行了大选。结果,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等国, 共产党仍获得优势,在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仍然是执政党。可是,在东欧其他国家,则由非共产党执政。看来,在东欧亦出现分化。

如果与核心区相比,在边缘地区政党的发展,可以说其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协调。其开始是,反对外来的统治争取民族与国家的独立而形成政党。这时,本国的资产阶级、劳动阶级以及中产阶级都未形成,经济仍然是封建的殖民地性经济占重要地位。独立较早的拉丁美洲,开始政党形同虚设,长期是封建地主或军人执政,或二者结合进行统治,而且长期遭受军事政变之苦。亚、非两洲独立后多为一党制,长期一党执政。但是,如果在其执政过程中,不能使经济、社会得到相应发展,必然为其他政党所取代。如果,社会、经济得到相应的发展,社会的改革得以进行,政党亦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