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欧战的爆发与发展

  1. **波兰、北欧和西欧战场:**1939 年 9 月 1 日凌晨,德军按希特勒的作战命令,越过德、波边界,向波兰发动全面进攻。在德军进攻波兰的同时, 还向英、法宣称,德国“对西方没有任何要求”,“德、法边界是最后边界”, 德国将同英国“友好”,企图麻痹西方。在西方,张伯伦还想同德国谈判, 以便“恢复和平”,但遭到内阁与议会的反对。英、法于 9 月 1 日照会德国

要求停止军事行动与撤军。德国对此不予理睬。英、法遂于 9 月 3 日对德宣战。

德军对波兰进攻采取“闪电战”,空军对交通线、城市、军事设施与阵地进行狂轰滥炸,配合机械化军队的进攻,德军很快占领波兰走廊,并从南北包抄首都华沙。由于波兰未作充分准备和来不及动员而遭到失败。战争不到一周,波政府就离开华沙,两周后就转移国外。9 月 28 日德军占领华沙。在波兰政府离开波兰,全国处于混乱之际,苏军于 9 月 17 日进入波兰东

部,把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占居民多数地区予以占领,并分别划归苏联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

英、法虽然于 9 月 3 日向德宣战,但是,其军队却在法国的边界之内, 既未越过边界向德国进攻,也未与德军开枪开炮进行过战斗,而是坐在边界水泥工事后面按兵不动,形成奇特的“静坐战。”

德军占领波兰后,看到西线这种静坐战的怪现象并未发动进攻,而是一

面发动“和平”攻势以保持所谓的“西线平静,无事可叙”的状态。一面抓紧准备进攻。1940 年 4 月 9 日,德军派兵入侵挪威和丹麦,其目的在于夺取北海的制海权,保障德军的侧翼,取得从海上进攻英国的基地。同时,可以在冰冻时期,使瑞典铁矿石能通过挪威港口顺利运往德国。德军几个小时就占领丹麦。在挪威遭到军民抵抗,直到 6 月 10 日才占领挪威全境。

德国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把大批军队从波兰调往西线后,德军于 1940

年 5 月 10 日拂晓,在 800 千米战线发动突然进攻。当天占领卢森堡,15 日迫降荷兰,25 日迫降比利时。法军以为德军的主攻方向在此,遂调大军迎击。而原来认为法、比边境南端的阿登山脉丛林密布,不利于机械化部队通过, 法国留下的军队不多,防守薄弱。而德军的主力恰好部署在此,计划实行中路突破进入法国。德军利用法军的这个薄弱环节,以出其不意通过阿登山脉, 绕过法国花重金修筑的著名的马奇诺防线。13 日晚突然占领重镇色当。15 日突破法军最后防线,机械化兵团在法国北部平原上如入无人之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海岸推进。20 日德军到达海峡岸边,在比利时境德军将英、法联军团团围住,使其无后路可退。

在这种严重关头,26 日英国决定撤军。英国调集全国可以调动的船只, 经 8 昼夜的抢运,使 34 万军队免遭歼灭。6 月 4 日留下的 4 万法军被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6 月 5 日德军转向巴黎。14 日进入巴黎。6 月 22 日经谈判签订停战协定。根据协定,法国北部和中部为德“占领区”,剩下的为“自由区”,由投降派贝当政府管辖。6 月 10 日意大利趁火打劫向法宣战,进军法国东南。在法国政府决定向德国提出停战谈判时, 陆军部副部长戴高乐反对停战,主张继续战斗,遂离开巴黎去伦敦组建“自由法国”与英国共同战斗。

法国失败后,德国就制订计划,准备向英国发动进攻。

1940 年 7 月,希特勒制订了渡海攻打英国的计划。计划集中 4000 艘船

只,运送 50 万军队。在希特勒的威胁下,英国首相丘吉尔坚决拒绝德国的“和平试探”,并决心与德继续战斗下去。由于德国海军力量太弱又缺乏必要的船只,渡海登陆风险太大,加上 9 月以后海峡气候特别恶劣,不得不放弃原计划而改为空中打击。德国利用其空军的优势,通过轰炸破坏其经济和军事设施,轰炸城市,动摇民心,造成心理压力,以达到迫使英国退出战争的目的。从 1940 年 8 月到 1941 年 5 月,德国共出动飞机 4.6 万架次,投弹 6 万

吨,炸死炸伤居民 8.6 万余人。炸毁建筑物 100 多万栋。在空战中,英军英

勇作战以 915 架飞机,414 名飞行员代价击毁德机 1733 架,击毙和俘获德国

飞行员约 6000 名。德国空袭不但未达到目的,反而增强了英国军民继续作战的决心。最后,德国为了对苏联发动进攻,遂不得不停止对英国的空中袭击。

从德国对波兰及英、法的进攻来看,其实行的闪电战取得很大的成功, 超出人们的预料,在极短时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种情况极大地鼓励着希特勒称霸世界的信心,加速实现既订战略计划。由于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德军横扫了中欧、北欧和西欧。除东欧外,大部分地区都在其控制与影响之下, 大大增加了军事与经济力量。这样,在欧洲的敌手只剩下英国和苏联。英国与大陆隔着海峡,虽然有强大的海军,相当的空军实力,可以阻止德军越海作战和保护自己的领空,但是陆军太弱,无法越海与德军战斗。为此,德军只需少量部队就可以防守西海岸,而大量地面部队则可以转向东方对付苏联。

欧洲战场的情况大大影响了日本对德关系。1939 年上半年德、日曾谈判缔结军事同盟条约未果。1939 年 8 月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增强了苏联在远东对抗日本的力量,使日本对德大为不满,两国军事同盟问题未再继续谈判。德国战败法国后,把重点转向苏联时,日本也想借与德国结盟以增强自身力量,增加对中国、苏联以及英、美的压力,对实行“北进”或“南进”有了良机。因此,在双方共同利益推动下,于 1940 年 9 月 27 日,德、日与意三国签定《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使三国的侵略战争能相互协调。

英、法的失败,首先在于,错误地吸取一战初期西线阵地战的经验,忽视后半段机动作战经验,采取依靠防御工事,坐以守卫的战术;其次,错误判断德军主攻方向,配置兵力不当,以致在德军实行中央突破之后,不可收拾;第三,作战准备与决心不够,特别是在闪电战形势下,土气不高,以为“静坐战”可以坚持,结果导致迅速失败。

法国的迅速失败,英国的虚弱,使美国看到,如果英国再失败,美国及整个美洲也将受到德国威胁,那时再起来抵抗就为时晚矣。为此,美国应立即加强战备并给英国以积极支持。原来美国孤立主义盛行,为避免卷入欧洲战争,1935 年 8 月 31 日两院通过《中立法》禁止武器输出,后又增加禁止向交战国贷款。罗斯福总统为解决此问题,1940 年美国向英国转让 50 艘军舰和大量枪炮支持其继续抗击德国侵略。后来,于 1941 年 3 月两院通过《租借法》,授权总统以租借或贷款形式向某些被认为其国防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和各种方便。

对苏联来说,德国在西欧的迅速取胜就标志着其向东进攻的时间的提前。德国与日本的军事同盟亦显示两国将会在苏联东、西两线军事行动的相互配合。因此,苏联在战争紧迫的威胁下,在西线,设法扩大边界范围,增加余地,尽量推迟战争爆发时间;在东线,坚决回击日本在边界的挑衅,使其知难而退,同时缩小范围,不扩大事态,并于 1941 年 4 月 13 日与日签订

《苏日中立条约》,争取日本中立,避免对德战争中两面受敌的危险。在国际上调整与英、美关系,扩大回旋余地。英国此时亦放弃反苏政策,任命主张英、苏结盟的工党政治活动家克里为驻苏大使以密切彼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