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苏矛盾的发展与苏联集团的解体

  1. **美、苏矛盾的发展:**从 60 年代初,古巴危机中苏联深感战略核武器

(包括洲际导弹、潜艇发射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上美国的优势,及自己在策略上的失误而形成的困境,以后苏联就在这方面拼命追赶。到 1972 年的十年

中,苏联战略核武器增加了 7 倍,而美国只增加了一倍。虽然美国在核弹头数量和准确度仍处于领先地位,但在运载工具和投掷重量已失去优势。加上苏在常规武器方面继续保持优势,又大力发展远洋海军。因此,到 70 年代, 苏在以战略核武器为中心的综合战斗力上已与美国保持均势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争夺。苏在此情况下,实行的战略是西线缓和,东线对峙,南线扩张。

在西线,苏通过缓和可以得到贷款,发展贸易,获得尖端技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工业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在东线,苏受到中、美、日的压力处于对峙状态。在南线则采取突破扩张。例如,支持印度肢解巴基斯坦,

利用古巴介入安哥拉,向埃塞俄比亚和也门进行渗透,特别是出兵阿富汗都是苏扩张战略的反映。

此时的美国,由于核武器方面已失去优势,在越南战争中花费了大量的钱财,投入了大批的军事力量,不但在战场上越陷越深,而且国内也发生经济困难,社会公众强烈不满。所以,美国在战略上采取的措施,首先,在美、中、苏的三角关系中,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利用中国牵制苏联以减轻自身负担,加强其战略地位。其次,设法从越南战争中脱身,以加强其他战线的力量。第三,采取均势外交以保持其霸权地位。在 70 年代,美、苏经过谈判在防止核战争,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对核战略力量在数量上大体保持均衡, 在禁止大当量的地下核试验上亦取得些进展并签署些协议。

进入 80 年代,形势发生变化,彼此的战略对策有明显变化。在苏联方面, 由于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投入了经费,动用了大量的工业设备,对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能不带来严重影响。例如,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在 60 年代后期为 7.1%,70 年代为 3.9%~5.1%,到 80 年代上半期降到 3.1%。这使苏不仅赶不上美国,甚至落后于日本,成为居第三位国家的危险。这种情况迫使苏与美减少对抗,增加对话,在国内实行经济和社会的改革,恢复活力,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对美国来说,经过 70 年代,经济在 1982 年开始好转,渡过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军费大幅度增加。特别是苏军出兵阿富汗在西方引起强烈反映,使原来的缓和发生变化,美国开始执行强硬政策。美国遂改变均势政策, 大力加强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研制和更新换代,要在军备竞赛中取得优势。另外,又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谋求在太空方面获得对苏的优势。其总的战略是迫使苏联参与军备竞赛,加上经济措施来拖垮、压垮苏联。另外,则采用经济、政治等措施促使苏联、东欧其他国家经济和政治发生演变来分化其势力范围。

在 80 年代前半期,勃列日涅夫仍然坚持苏联的原来的战略武器的地位, 尽管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军费增长势头减弱,为不让美国取得对苏的军事优势,除保持战略核武器的数量优势外,着重在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和导弹命中精度方面追赶美国。另在外交上采取不妥协态度,拒绝同美国往来与对话,限制东欧国家同西方往来。

到了 80 年代的后半期,情况发生些变化。在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国

内的形势与东欧的情况,使其从 80 年代前半期的美、苏关系单纯对抗的战略,改为又对抗又对话的灵活态度,与美国进行一系列谈判。在美国,虽然自己的军事实力有较大增长,但是,军费开支大增(1985 年达到 3900 亿美元),造成财政赤字亦大增,影响国家的经济,所以,也愿意从实力地位出发,逼苏让步。

在这种形势下,在 80 年代,美国则对苏联的扩张政策进行对抗。由于在中东与西亚美国所依赖力量只有伊朗和以色列,而伊朗的巴列维垮台后,只剩下以色列。所以,美国对以色列给以大量援助,支持以色列打击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力量,另外,则与北非的利比亚发生冲突,其目的都是削弱这地区的苏联势力和影响。

在南部非洲,美国则支持南非,援助安盟把代表苏联力量的古巴军队赶出安哥拉。在东北非,美国则援助索马里、肯尼亚以及苏丹以对付受苏联支持的埃塞俄比亚。里根入主白宫后,为维护美国在拉美的霸权地位,竭力阻

止苏联、古巴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扩张。对该地区出现的亲苏、古的政权和政治力量如萨尔瓦多游击队、尼加拉瓜的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和格林纳达政府,美国则是支持萨尔瓦多政府消灭反政府武装,利用邻国挑起事端以打击尼加拉瓜的桑地诺解放阵线,直接派兵入侵格林纳达来迫使苏、古势力退出这个地区。

在阿富汗则支持游击队与侵阿的苏军进行直接斗争,使其不得脱身。 另外,则通过对话来解决部分军备竞赛问题。关于限制战略武器方面,

由于双方的数量都已达到饱和,而且需要在质量提高情况下,于 70 年代初始达成协议规定冻结在实有和正在建造的水平。由于冻结的是导弹数,但每个导弹所携带的弹头数量和每个弹头的爆炸力并没有限制,这就既为导弹数稍少的美国发展多弹头导弹开了方便之门,又为导弹数稍多,而弹头数量少, 弹头总当量高于美国的苏联,研制分导式多弹头导弹提供条件。所以,限制的只是表面数量,而不是质量,实际是为质量竞赛开道。到 80 年代,只对改进战略武器质量作了限制。虽然美国并未批准该条约,但双方表示遵守条约规定,达到新协议限制为止。至于削减战略武器方面,只在限制中程导弹方面取得进展。

在中程导弹问题方面,美国根据苏联在欧洲已部署中程导弹,为使西欧与其达到战略力量平衡,要在 80 年代于西欧部署潘兴Ⅱ式导弹和地面巡航导弹。为此,双方开始谈判。美国想以取消部署潘兴Ⅱ式导弹和地面巡航导弹的计划来换取苏联拆除已部署的中程导弹,即“零点方案”。苏联企图把美国的“前沿基地与美、英、法三国核力量作为一体,实行分阶段减少每一方中程核武器数量。从 1981 年谈到 1987 年,最后双方同意完全消除在欧洲的中程导弹(射程 1000~5000km),但允许苏在亚洲,美在本土部署相同数量的中程弹导导弹。为消除西欧对苏联短程导弹绝对优势的顾虑,苏提出消除其在欧洲的短程导弹,要求美亦不在欧洲部署此类导弹。美同意此意见。此即实现“欧洲双零点方案”。不过,中程导弹问题虽有突破,但只占其核武库总量的 3%~4%,对双方实力与均势影响不大。

虽然中程导弹问题在 80 年代取得突破,但在欧洲双方常规武装力量的裁减上进展不大。大战略防御计划方面双方正在开展竞赛。由于核武器与运载系统都已得到高度发展,不但射程覆盖全球,而且命中精度大有提高,其对敌手的威胁是极大的。为此,防御系统的研制、发展就成为重要战略问题。这不仅需要依靠多种高新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美国发展战略防御系统既可带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又可在战略武器上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现在一切战略武器都相形失色,使自己在竞赛中稳操胜券。当时技术水平与财力美国都胜过苏联,美国进行这项工作可以逼苏联参与竞争,进而可以使其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不仅加重苏联的困难,还可把其拖垮,是一箭双雕的策略。当然,此任务之艰巨,花费惊人,对美国也是沉重负担。因此,战略防御系统的研究是美、苏 80 年代新的竞赛重点,虽然双方对话、谈判,但难以解决问题,然而限于财力又不得不放慢研究速度。

  1. **苏联集团的困境与解体:**苏联集团的困境,这次的事态发展不单是东欧的个别国家,而且也不限于东欧国家,而是包括苏联本身在内的所有国家。其解体既包括东欧各国脱离苏联集团,也包括苏联本身由

    15 个加盟共和国所组成的联邦的分裂。

  1. 波兰。波兹南事件后,哥穆尔卡提出“波兰的社会主义道路”,组

织工人委员会,其职权包括制订生产计划、劳动定额、工资等级、奖惩办法、监督企业行政等。企业实行自主、自治和自负盈亏。对农业减少产品销售定额,提高收购价格,实行农村自治。加强与其他党派及教会、进步组织合作, 实行差额选举。这使波兰形势大有改善。

从 50 年代末到 60 年代中期,国际共运对“现代修正主义批判,使波改革停止,甚至后退。重工业优先发展带来轻工业、农业发展缓慢,市场供应紧张。1969 年和 1970 年农业歉收造成严重困难,食品涨价。由格但斯克造船厂开始的罢工扩展到沿海城市,导致 1970 年 12 月 20 日盖莱克取代哥穆尔卡。

盖莱克提出“高速发展战略”。正是联邦德国实行“新东方政策”及东、西方缓和时期,实行借助外资和西方技术,提高速度、高积累、高福利政策。当时国际经济不景气,借贷条件优惠,能源便宜。国内实行冻结物价,提高工资,加上农业丰收,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可是 70 年代后期情况大变,能源价格猛涨,贷款利率激增,西方关税保护又使波出口困难,国际收支情况恶化。农业又碰上连年歉收,商品短缺,食品黑市问题严重。1980 年 7 月提高肉类价格触发工潮,出现独立自治的“团结工会”,成为公开的政治反对派。盖莱克由此下台。团结工会迅速发展,取代原工会。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提出“政治多元化”的“自治共和国”纲领,决定 12 月全国总罢工,建立“工人卫队”,并准备公民投票及接管政权。12 月 13 日波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实行军管,雅鲁泽尔斯基接任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宣布团结工会为非法。

在此社会动荡以后,经济先是衰退,后是增长缓慢,加上外债激增,通货问题严重,国内局势不稳,团结工会力量重新抬头。波统一工人党于 1989

年 1 月 18 日中央全会决定实行“政治多元化”,经圆桌会议确定,团结工会

合法化,改行总统制,实行议会民主。当年 6 月举行议会大选。选举结果团

结工会获胜,9 月组成团结工会的政府。接着 1990 年 12 月 22 日,经选举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任总统,取代了雅鲁泽尔斯基。波兰统一工人党成为在野党,于 1990 年 1 月开会通过停止活动决议。而后多数代表建立社会民主党, 少数代表成立社会民主联盟。

  1. 匈牙利。卡达尔在组成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后,认真吸取过去教训,注意改善党的领导,广泛团结各阶层爱国民主人士。在稳定局势后,就开始对过去个人迷信时期的冤假错案进行全面复查和平反。在政治上作好团结工作,提出“谁不反对我们,谁就是同我们在一起”的口号,吸收党外人士参加各级政府和组织担任领导。给企业中工会对生产经营、工资福利、领导任免拥有建议、监督和否决权。在农业上,对合作化坚持自愿、稳定自留地,取消产品义务交售制,改用合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开放农贸市场。工业调整结构,发展适合国情工业与产品。这些措施带来很好效果,特别是农产品除自给外,还有大量出口。

在此基础上,于 1968 年实行了新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只确定各部门发展比例,取消指令性指标,改投资拨款为贷款。实行固定价格、浮动价格与自由价格,实行浮动工资。允许雇工五人以下私人小企业(到 1979 年放宽为 30 人)。这些改革成绩显著,1968—1973 年是匈牙利的黄金时代, 被称为稳健改革的“匈牙利模式”。但在 1973 年后,国际上能源与原料价格上涨,农产品和工业品价格下跌使匈牙利经济出现停滞。

到 1979 年虽对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放宽限制,但内受经互会体制所限,有外债的沉重负担,使改革陷于困境,经济停滞不前,加上东欧与苏联的外部影响,1988 年 5 月社会主义工人党召开的全国代表会议,对党实行大改组。卡达尔等退出政治局,“彻底改革派”掌握政治局实行政治体制的社会主义多元化。1989 年 2 月实行多党制。社会主义工人党随后于 10 月改名

为社会党,12 月一部分党员重建新的社会主义工人党。在 1990 年 3 月的多党选举中,民主论坛为首的反对党联盟获胜组阁。社会党与新的社会主义工人党则成为在野党。

  1. 东德。东德建国后,长期处于两个集团、两个德国对立的环境中,

    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和对外交往都处于极其敏感与极其困难的境地。一方面,它受苏联集团的诸多限制,回旋余地不大,在推行改革上遇到很多困难;另一方面,属于同一语言、文化、民族,又原属一个国家的另一部分的西德和西柏林就近在咫尺。在苏联集团中,东德是经济条件最好,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可是与西德相比反差较大,难以与之抗衡。所以,从分裂伊始就存在居民不断流往西德问题,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与政治问题。柏林墙的修建亦与此有关。

在 1972 年 12 月两个德国缔结了双边的“基本条约”相互承认为主权国家,互不干涉内政,友好相处,但联邦德国却并未放弃谋求统一考虑。

到 80 年代后半期,东欧与苏联经济增长缓慢,社会动荡,纷纷进行较大改革,对东德亦产生较大影响。1989 年 9 月,匈牙利西部边界开放,两天之内就有上万东德居民利用去匈度假之机,取道奥地利去西德。10 月初,又有近万东德居民涌进西德驻捷使馆。国内又出现要求放宽出国旅游的游行。这些触发东德的政治危机。担任统一社会党总书记 18 年的昂纳克 10 月 18 日辞职,12 月 3 日又被开除出党。由此,党政机关大量易人。

1989 年 11 月 9 日,东德开放柏林墙,允许自由过境。两天中,数十万

人过境,遂把分裂象征的柏林墙推倒,统一问题提上日程。1990 年 3 月 18 日,东德进行人民议院选举,结果,以尽快实现统一作为竞选纲领的德国联盟获胜,而由统一社会党改名为民主社会主义党在选举中失败成为在野党。1990 年 10 月 3 日,东德按西德基本法加入联邦德国,实现了国家统一。

  1. 捷、罗、保、阿。捷克在 1968 年的改革失败后,人民思想受到压

抑,国内建设受到影响。捷共领导则坚持将 1968 年改革(亦称之为“布拉格之春”)看作是一场“反革命”。1977 年,社会上要求为 1968 年事件平反的各种力量发起“七七宪章”运动,形成捷的政治反对派。到 1989 年,从 1

月 11 日起,捷国内发生多起反政府的示威游行。在此活动中,“七七宪章”

等十几个组织联合成“公民论坛”。 11 月 26 日的捷共中央非常全会改选了

领导,接着宣布 1968 年苏联等华约 5 国出兵捷克是错误的,为布拉格之春平了反。

1989 年 11 月 29 日,联邦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了关于捷共在社会和国家中的领导作用等条款。12 月,联邦议会选杜布切克为议会主席,选原“七七宪章”发起人剧作家哈维尔为共和国总统。1990 年 6 月议会选举,公民论坛获多数议席,捷共获少数,失去执政党地位。由于捷克与斯洛伐克两民族在诸多问题上难以取得一致意见,经联邦议会通过,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于 1993 年 1 月 1 日正式分成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在罗马尼亚,与苏联保持若即若离的齐奥塞斯库,在 80 年代亦遇到经济

发展中的困难,加上其排除异己,任用亲信,大权独揽,控制严密,矛盾蕴藏下来。1989 年 12 月 16 日,西部城市蒂米什瓦拉几百市民,反对地方当局强制一名持不同政见的匈族新教牧师迁居。次日参加抗议地方当局的示威游行达数万人,并与军警发生冲突。21 日,首都布加勒斯特亦发生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活动。22 日,齐奥塞斯库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但国防部领导拒绝执行命令,支持齐的安全部队与支持示威群众的国防部军队交火。党政机关受到冲击,齐奥塞斯库夫妇乘直升机外逃,当日下午在外地被捕,于 25 日经军事法庭秘密审判后处决。

混乱的罗马尼亚,于 22 日夜,由前罗共书记伊利埃斯库为首的“救国阵线委员会”接管政府一切权力,罗共停止活动。1990 年 5 月罗首次自由大选, 救国阵线获胜,伊利埃斯库当选为总统。

保加利亚也是在内部长期孕育,外部形势促使下发生变革的。1989 年 10 月,欧洲环保会议在索非亚召开。一个人数不多的“生态公开性”组织乘机发起签名、请愿、集会,指责政府“缺乏民主”,“没有人权保障”,“无新闻公开性”。11 月 3 日,发动更多人游行示威。其后,十多个组织成立“民主力量联盟”,发动大规模反政府集会。保共 11 月 10 日的中央全会上,当政 35 年的日夫科夫下台。1990 年 4 月,保共易名为社会党。6 月举行议会选举,社会党获胜,该党领导当选为总统。但后来,总统改由“民主力量联盟” 主席担任。由无党派人士出面组成联合政府。

阿尔巴尼亚在东欧形势影响下,于 1991 年 3 月举行多党制的议会选举。阿劳动党获胜,阿利雅当选为总统,并组织联合政府。6 月,阿劳动党改名为社会党。由于形势恶化,1992 年 3 月提前大选,反对党民主党获胜,阿利雅退休,阿社会党转为在野党。

  1. 苏联。作为集团之首的苏联,进入 80 年代,特别是戈尔巴乔夫上

台面临着严重的困难。首先,经济方面。苏联的经济增长率从 70 年代初年增

5.1%,降到 1984 年的 2%。在生产中,农业的情况极其严重, 80 年代,每

年进口粮食在 3 000 万吨以上。工业中生产长期追求数量忽视质量。因而, 重工业产品在国外无市场,轻工产品国内积压难销。在对外贸易上,出口主要是靠石油与矿产品,而销售所得大多用于进口粮食。同时生产中必要的原材料与机械,在 1983 年,由于世界市场石油降价,为进口必需的粮食等物品不得不出售多年储备的黄金作为补偿。

其次,科技竞争形势逼人。原来苏联人造卫星首先升空,技术先进。由于与美国军事竞赛,科技力量主要用于军事,很少顾及民用产品。到 80 年代, 不但民用产品质量差,军事技术方面亦出现落后局面,特别是面临着世界新的科技革命,要使苏联继续保持原来地位,就必须在科技上狠下功夫。

第三,面临美国的挑战。里根上台,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对苏采取咄咄逼人姿态。面对挑战,苏一怕美成功,苏则在战略武器方面无回击之力,二怕参与竞争,影响自己振兴经济计划,三怕力量不足,技术差距越拉越大。这些使苏处于进退两难之境。

第四,急于改革。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进行改革,有的亦取得明显效果,而作为该集团之首的苏联,不但失去吸引力,而且还将失去影响力。在这种内外压力下,苏也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改革之路。

苏联的改革从经济开始,要求改进经营管理体制,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颁布《个体劳动法》及《合资企业法》,目的是发展个体经营与合资企业,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企业管理从行政方法转向经济方法,实行自负盈亏,自筹资金和自主经营。但是,几十年来形成的计划经济,行政管理体制要求迅速改革,立即见效,当然会遇到很大阻力与困难,国民收入增长率反而低于改革前,财政赤字上升。

面对这种情况,未能深入研究分析,事实求是地前进,反而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改革,以戈氏的《改革与新思维》书中提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目标。1988 年 6 月,苏共第十次代表会议,把“社会主义多元论”、“民主化”和“公开性”作为“三大革命倡议”。这次代表会议,争论激烈, 形成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民主激进派”,以利加乔夫为代表的“传统派”和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主流派”。1990 年 3 月召开的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 修改宪法,取消苏共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总统。在“政治多元化”、“公开性”、“民主化”的原则指导下,苏国内政治组织纷纷成立,各种思想、政治观点争论激烈,集会游行不断,罢工浪潮纷起,社会动荡,政局失控,党的组织无力,政府机构陷于半瘫痪状态。

苏联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各种思潮与政治观点泛滥中,必然把潜在的民族矛盾暴露出来,民族主义情绪发展到严重程度,甚至出现武装冲突。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就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归属问题发生武装斗争。在民族主义思潮蔓延下,有的共和国的党与政府组织则代表本民族利益提出“脱

离苏联”。1990 年 3 月,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随之,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议会也要求退出苏联。俄罗斯人民代表大会发表主权宣言,称本共和国法律“至高无上”,遂在一些加盟共和国和共和国为自己的“主权”彼此之间产生一系列问题和矛盾。1991 年 3 月就联盟保留问题举行公决,76.4%的人赞成保留,但不能阻挡分裂趋势。在 8 月 20 日签署将苏联改变为“自由的、松散的联邦”前夕,出现了“八·一九事件”。

由副总统亚纳耶夫组成的 8 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宣布鉴于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不可能履行苏联总统职责”管理国家,并称戈的改革“已进入死胡同”,国家“面临致命的危险”,“决心采取重大措施,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19 日中午,叶利钦在俄议会大厦宣称这是一次“反宪法的反动政变”,号召“反击”和“无限期罢工”。加上一些共和国领导人拒绝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群众集会支持叶利钦,部分戒严部队的倒戈, “八·一九事件”于 21 日流产,戈尔巴乔夫当晚回到莫斯科声明“他已完全控制局势”,“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有的自杀,多数被捕。

8 月 23 日,叶利钦下令“中止”俄共活动。第二天,戈尔巴乔夫宣布辞

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要求苏共中央自行解散。苏联于 9 月 6 日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在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告独立时,戈氏想保持联盟,与一些共和国领导磋商出一个主权国家联盟条约。但因乌克兰于 12 月 1 日举行全民投票,赞成独立。12 月 7 日—8 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决定组建“独立国家联合体”,并宣布苏联不复存在。12 月 21 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 11 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签署了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书,苏联即完全解体。12 月 25 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原苏联集团的华沙条约组织和经互会也因东欧的巨变,分别于 1991 年 4

月和 6 月宣布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