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扩展的背景与条件

在欧洲的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开辟新航路,到达新大陆之前,阿拉伯人已牢牢地控制着欧、亚、非之间的水、陆运输与贸易。那时,中国明朝的郑和却早已率领庞大的船队,奉命七次出洋,遍访东南亚及印度洋沿岸的亚、非一些国家。但是,阿拉伯人与中国人并没有以其优越条件与有利地位进入世界,继续前进,反而被欧洲取代,最后沦为西方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地位, 这一点值得分析。

西欧,在 15 世纪时,农业有了很大发展。原来,欧洲的农业耕作制度采用二圃制,即耕地一半耕种,一半休闲,以保养地力,并且每年相互轮换。从 8 世纪开始改为三圃制,即每年 1/3 耕地实行休闲。这样,由于耕种的面积增加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其次,从 12 世纪开始,对低地,特别是沿河两岸及河流下游的沼泽进行排水,垦为农田。同时,又清除低矮森林,焚烧灌丛, 使耕地面积有较大增长。另外,改进马的挽具,使用马掌,带有锋利铁尖的重轮铧犁的发明大大改进了耕作效率,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从 16 世纪开始,西欧的生产力由于科学上的许多发明和发现而获得空前

发展。在 15 世纪末,纺线和卷线合二为一的自动纺车代替了手摇纺车;卧式织布机代替了立式织布机;漂洗呢绒用水轮带动的重木槌代替了人工搓洗。这些使纺织业在西欧兴起。采矿业中使用畜力或水力推动抽水机,提运矿石绞车。冶金业中使用水轮或风力的风箱,提高了炉温,改进了熔炼质量。结果,使金属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

农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商品生产的发展就推动了商品交换,加上人口的增加,大批城市随之兴起,于是整个经济就活跃起来。城市的兴起,居住于城市中的市民阶层也随之强大起来,以封建庄园为基础的领主与贵族地位下降。市民阶层与国王联合向封建割据的贵族进攻,开始建立权力集中、国家统一的民族君主国。

正是这种由技术推动生产,由生产推动商品交换,由商品交换带动城市与市民阶层的发展,城市与市民阶层的兴起导致国家与社会制度的变革。这一环环的连锁反应最终引起的上层建筑的变革,反过来不仅进一步促进和巩

固新的发展,而且还促进商业经济活动向外扩散。这也就是西欧国家发现新航路、发展贸易、实行殖民主义的背景与条件。

位于亚、非两洲接壤及东、西贸易转折点的西亚地区,阿拉伯及伊斯兰国家,尽管当时曾控制住东、西方的交通,垄断亚、欧两洲间的贸易,但是, 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社会经济状况停滞不前,结果,他们逐渐失去其在东、西方之间交通与贸易上的优越地位,反而由于其政治上的腐败,终于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地位。

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虽然郑和的船队已达到非洲的东岸,其规模之大远远超过当时的西欧,可是,这时的船队航行并不是为经济和贸易,只是作政治上表现中华威望的手段,结果,这种庞大船队远洋的航行,带回的只是些奇珍异宝,不但未能增加财富,反而耗费巨额的财富。由于中国社会本身缺乏发展对外联系、对外贸易的机制与动力,所以,最后又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其结局也像西亚情况一样,在西方打开其大门之后,也沦为半殖民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