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和德、意以及苏联三方矛盾的发展

  1. 德国的扩军备战与德意日三国轴心的形成。《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只能有 10 万陆军、6 艘铁甲舰,禁止拥有潜水艇、军用飞机和重炮,以及莱茵河西岸非军事化。《罗迦诺公约》又规定,《凡尔赛和约》规定的边界不得侵犯。如果德违反,法有权采取措施,英、意有义务支持法国。但是, 希特勒上台后,就设法摆脱和约限制,以便放手扩充军备。把 1933—1934 年度的军事预算比上年增加 90%。1935 年 3 月 16 日起实施国防军法,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一年,建立约 50 万人的军队。次年又把服役年限改为两年, 德国兵员一下子就上升到百万,远远超过英、法。

面对这种情况,英、法、意三国于 1935 年 4 月 11 日在意北部斯特莱沙开会,会上法国主张联合起来制裁德国,英、意不同意制裁。公报只是对违约行动表示遗憾。

法国为防止德国的军事扩张和侵略行动,于 5 月 2 日与苏联签订法苏互助条约。条约规定法、苏成为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无端侵略的对象时,“两国保证立即相互进行支援和协助。”5 月 16 日,苏联又与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互助条约,内容和法苏条约相似,并有附带条件,即只有法国对被侵略国提供援助时,苏、捷双方才有义务互相援助。可是,英国此时却于 6 月 18 日与德国签订了《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可拥有等于英国海军吨位 35%的军舰, 45%的潜水艇。该协定表示英、法对德战略的不一致。为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大海军开了绿灯。

意大利在墨索里尼统治下,成为一个野心勃勃扩军备战、向外发动侵略战争的法西斯国家。他原来对中欧及巴尔干半岛有着自己的地缘政权利益。这点与德国的希特勒的利益发生冲突。在 1934 年 7 月,德国准备吞并奥地利时,墨索里尼则陈兵边境予以反对,加上英、法的反对,希特勒只好放弃其企图。于是意大利则成为英、法反对德国的潜在盟国。但是,意为其能称霸地中海,控制东北非,于 1934 年 12 月入侵阿比西尼亚,遭受阿顽强抵抗。

到 1936 年 5 月始攻占其首都,实现其吞并阿的野心。英、法为拉拢意大利以孤立德国,对其侵阿采取纵容态度。但是,由于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以及国内反对势力影响下,英、法不得不在国联提出对意进行有名无实的制裁。意大

利占领阿以后,在东北非与中东反而加剧了与英、法的矛盾。这时,德国希特勒就利用此矛盾把意大利拉了过去。结果,英、法不仅把阿输给了意,还把意输给了德。正如丘吉尔所说:“德国已不再孤立。欧洲 4 个强国,从前

是 3 个对 1 个,现在却变成 2 对 2 了。”

意大利在一战中虽然是一个战胜国,但对分得的利益不多十分不满。因此,意大利极力想通过扩军备战,发动侵略战争以改变其现状,在重新瓜分世界中获得更多利益。在这点上与维持现状及其既得利益的英、法存在着不可克服矛盾,而与德国却有许多共同点。在意吞并阿比西尼亚的侵略行动中遭到国联制裁,在国际上极端孤立时获得德国的支持,使意感到,要实现其侵略野心只有与德国联合才有可能。

经过德、意联合武装干涉西班牙的行动更证明两国利益的一致性。在1936 年 2 月,西班牙以左翼党派为主组成的人民阵线在选举中获胜,成立了联合政府。而失败的右翼与法西斯分子和右翼军官佛朗哥在德、意支持下发动叛乱,反对联合政府。德、意支持叛军不仅企图在西班牙建立一个亲法西斯的政府,而且在战略上有利于意大利对地中海的控制,有利于德、意加上西班牙对法国的包围。英、法对西班牙的战争处于十分矛盾的地位。他们既不希望西班牙落入亲法西斯的势力范围,也不希望西班牙民主左倾的政府当权。结果,英、法采取所谓“不干涉政策”。虽然包括德、意在内的 27 国缔结《不干涉协定》,但德、意仍大规模支持西班牙叛军。结果,1939 年 2 月27 日佛朗哥叛军还未进入马德里时,英、法就承认佛朗哥政权。

在西班牙的内战中,希特勒成功的把墨索里尼拉入自己一方。于 1936

年 10 月 25 日,两国签订秘密协定,在欧洲问题上采取共同方针。墨索里尼称,“罗马和柏林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为了实现德国的全球战略及对苏的包围,于 1936 年 11 月 25 日与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 年 11 月 6 日意大利也加入了此协定。于是,德国完成了其“柏林-罗马

-东京轴心”。德意日三国轴心的建立不仅是反共、反苏,而且也是反对西方大国的。不过手法上打着“反共”旗帜,在于对英、法有一定的迷惑作用。苏联在西班牙的内战中,看到法西斯势力在西欧的蔓延,在德、意破坏

“不干涉政策,大力支持叛军时,亦声明对联合政府以援助。不过在战略上, 亦防止自身与德、意冲突的扩大而深陷进去,反而会使英、法更加后退,甚至坐山观虎斗以坐收渔人之利。所以,苏联在对远离自己领土,而距德、意较近的西班牙,只能采取小心谨慎的政策。而英、法对西班牙内战采取的“不干涉政策”,表明其看不到法西斯势力的更大危险性,宁肯采取纵容侵略政策,而不愿冒风险与民主合法政府站在一边。这既是后来英、法实行绥靖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德国看到英、法软弱,恐惧共产党势力,可以打着反共旗帜,迷惑西方,组织侵略的轴心集团,得以发动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1. 英、法绥靖政策的破产。在意大利吞并阿比西尼亚,德、意公开支持西班牙叛军与德、意结成轴心之时,英、法于 1937 年又遇到新的经济政治

危机。在上次经济危机刚过仅 4 年,英、法又开始新的一场经济危机。英、法两国工业生产 1938 年分别比 1937 下降 8%和 7.5%。而德国此时却增加了8.1%。这不仅影响到英、法两国为增强军事力量而增加国防开支的努力,而且还引发两国殖民地及国内的政治危机。在英国的伊拉克、埃及和印度,在法国的叙利亚,摩洛哥都出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那里形势非常不稳,甚至出现武装斗争,使殖民主义者不得不分兵加强驻守。国内由于经济困难,

居民厌战情绪严重,政权权端不稳,妥协与强硬两种意见争论异常尖锐。由于英、法的政治经济实力的进一步衰退,力不从心,妥协、绥靖政策占了上风,企图以满足法西斯一些要求,把侵略势力引向东方,以确保自身的既得利益。1937 年 5 月张伯伦提任英国首相,全面推行其绥靖政策。

1934 年,德国企图吞并奥地利的阴谋在意与英、法反对下虽遭失败,但并不死心。1938 年初,德国已与意结成轴心,而且事前得到英国承诺情况下, 于 3 月 11 日出兵奥地利,实现了对奥的吞并。

接着希特勒又借口在捷克斯洛伐克北部苏台德地区有 300 多万日耳曼

人,要占领该地。1938 年 5 月 19 日,德国陈兵于捷边境,企图以武力迫使其屈服。由于捷克与法国及俄国签有互助条约,德国入侵捷克有可能引发一场新的大战。英国怕法国参与战争把自己拖了进去,遂极力迫使法、捷让步以满足德国的要求。希特勒一方面调动军队,加紧修筑法边境的齐格菲防线作出不惜一战的姿态,对英、法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又对张伯伦说,“这是他对欧洲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尽管当时捷克反对其被肢解,苏亦做好准备,实现其互助条约中的允诺,但英、法一方面以引起战争负全部责任,迫使捷克接受德国要求,一方面又以保证捷新国界不受侵犯进行引诱。在英、法与德的背后交易下,英、法、德、意四国于 1938 年 9 月 30 日在德国慕尼黑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割给德国。

《慕尼黑协定》签字后,张伯伦庆幸其绥靖政策的成功,宣称“从今以后,整整一代的和平有了保障。但实际上,英、法的虚弱则充分暴露无遗, 正如希特勒所说:“现在我才知道,西方是多么软弱⋯⋯”英、法的出卖小国,法国毁约造成的政治声望下降的后果是严重的。

《慕尼黑协定》不是带来和平,而是加速了战争进程。德国吞并苏台德后,不到两个月,就于 10 月 24 日向波兰提出要其归还但泽的要求。在五个半月后,德国就出兵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英国的保证证明是一张废纸。接着,意大利于 4 月 7 日出兵巴尔干占领阿尔巴尼亚。为了德、意两国在欧

洲发动战争的军力的协调,两国于 5 月 22 日签订了军事同盟,完成发动战争的最后准备工作。

德、意法西斯的贪得无厌的行动,使英国的绥靖政策破产,英、法深感战争已迫在眉睫。遂在 3 月 22 日在伦敦确定双方在对德作战时相互支援的措施,并以照会形式规定相互支援的义务。此后,还以受到威胁时互相提供援助的保证为义务而与希腊、罗马尼亚、波兰、荷兰、比利时、土耳其六国组成反德、意的阵线。至此,在战争前夕形成的英、法,德、意与苏联三方展开复杂的三角斗争。

在德国吞并奥地利、苏台德、捷克和向波兰索取但泽情况下,加上 1939

年 2 月与日本谈判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该同盟因德、日意见不一,只是德、

意先缔结两国军事同盟。1940 年 9 月 27 日三国始签订同盟条约。)充分表

明德国的东进与包围苏联的战略形势。为打破德国的阴谋,苏联于 1939 年春开始多次提出与英、法建立互助关系,以制止德国的侵略。

1939 年 4 月 16 日,苏向英提出缔结英、法、苏三边互助条约,英迟迟

不作答复,英于 5 月 27 日始与苏谈判,由于苏提出双方的互助条件,不仅包括德国的直接侵略,亦包括间接侵略;在签订互助条约的同时应签订军事协定。直到 7 月 1 日谈判陷于僵局。7 月 9 日双方重开谈判,但最后关于军事

援助通过波兰领土问题未获解决,于 8 月 20 日以失败告终。

在英、法与苏联谈判时,英国一方面想联苏以制德,另一方面又想让德、苏发生冲突以减轻自身的压力,亦不愿与苏结成联盟。所以,英国对德国仍存有和解的幻想,一方面与苏谈判,采取拖的办法,另一方面于 5 月至 8 月秘密的与德谈判。英国甚至为自身的安全和经济利益牺牲东欧国家利益。由于英国不敢冒第二次慕尼黑风险,德国亦不愿与英妥协而影响其世界战略, 谈判未获结果。

苏联虽与英、法谈判,但是对英、法态度暧昧是否具有诚意抱有疑心, 为了留有余地,不刺激德国,反而加强与德国的商务联系,与德进行贸易谈判。苏联的策略就是防止“火中取栗的战争贩子把苏联拖入到冲突中去”。

德国在苏在英、法谈判时,最担心三国结成同盟使其发动战争计划受挫。为了破坏三国谈判,德国与英国进行秘密谈判,造成英、德有可能结盟的假象,使苏联在谈判中产生疑虑,怕被英、法出卖。另一方面又与苏在商贸谈判中表示和解,并给苏传去密信,使英、法对苏不信任。德国的战略是先从英、法开刀,而不是从苏联开始,正如希特勒所说,“苏联是个庞然大物, 吃它可能噎死。”德国的行动是先打败英、法,再进攻苏联。德国与英密谈既是破坏三国谈判,又迷惑英国。为了先攻英、法,就必须稳住苏联,所以当三国谈判 8 月 20 日刚失败,同日希特勒就给苏去电报要求谈判。德国外长

8 月 22 日去苏,23 日即与苏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在欧洲三方利害来看,英、法是输家,是英国实行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是企图把战争引向东方的失败。对德国来说, 是其能顺利实现其发动战争先从西方英、法开始策略得以实现,并在战争中的开始阶段避免了两面作战的困境。对苏来说,他摆脱了德、日的包围,避免德、苏首先开战的危险,同时推迟战争给自身获得一段准备时间,这是三方面力量错综复杂相互关系的一种暂时组合。正是这种暂时组合的形成,在条约签订没过 10 天,英、法和德国的战争就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