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美、苏由合作走向对峙
二战前,居于西方国家首位的英国,采取的绥靖政策对苏是思想上对立, 政治上实际也是对立的,只是策略上设法使鹬蚌相争,以坐收渔人之利。在战争爆发后,德国法西斯军队首先进攻的是英、法,法国的迅速战败,英国的形势危急,才转变其对苏态度。到德、苏战争爆发,英国才与苏联结盟。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才与苏、英组成反法西斯的同盟。这是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共同利害关系而结成的联盟。其实在战争还未结束,苏军打击德军越出自己的国境进入东欧其他国家时就已开始出现分歧。如波兰,既有战时退到英国伦敦的流亡政府,它是反共的,得到英国支持,又有在苏军占领下曾与德军斗争过的地下组织组成的临时政府,得到苏联的支持。双方对此分歧一时难以解决。实际这也是整个战后东欧问题的一个反映。
战后与战前相比,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在欧洲,德、意失败了,法国也极端衰落,英国形势上仍保持一个大国地位,是个战胜国,但是本土经历了战争经济严重困难,其所依靠的自治领与殖民地,不是离心倾向加重,就是独立要求增强,大英帝国有分崩离析之危。苏军占领了境外的东欧与部分德国,控制了欧洲半壁天下。另外,大部分欧洲经济困难、失业、饥饿现象严重。因此,英国在欧洲地位急剧下降,美国遂取而代之,与苏抗衡。在亚洲, 日本失败,英、法、荷受殖民地独立运动影响,地位已今非昔比。中国则内部矛盾重重,苏联虽进军中国东北、北部朝鲜,但受美军限制,影响有限。美国有独享战争胜利之势。
从总的看,苏联虽在欧、亚都取得胜利,但在战争中人力物力的损失都相当大,国内困难亦相当大。因此,苏联战后所考虑的,一是如何使德、日法西斯势力彻底消灭,不再死灰复燃。在自己的周围,特别是在其西部边界之外形成自己势力范围的安全地带。在国内则急待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所以要求获得德、日的战争赔款以及美国的支援与帮助。在其他地区则采取妥协,避免较大冲突,采取稳中守势。对美国来说,不仅取得战争胜利,又取得世界领先的政治地位,在经济方面不但未受影响反而飞速发展, 在世界上取得绝对优势,加上手中的原子弹,其一方面利用联合国来制止与削弱苏联影响,另一方面又采取壮大经济与军事势力,扩大自己势力范围, 特别是利用苏联在东欧情况大作文章,制造反苏气氛,其中突出的是凯南的
报告与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
凯南是美国驻苏的代办,1946 年 2 月 22 日向美国国务院发出长长的电报。其内容称苏联将在“一切认为合乎时机和会有好结果的地方,作出努力推进苏联政权的正式疆界”。对此的对策,凯南提出:“苏联听不进理智的逻辑,但对武力逻辑十分敏感”,所以,美国应“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这就几乎用不着真的动武”。这就是美国后来所采取的对苏的“遏制”政策的依据。
在形势转变之时,1946 年 3 月 5 日,丘吉尔经过策划在杜鲁门陪同下, 在美国的富尔敦(密苏里州)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他说苏联已“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纵穿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要及早考虑“永久制止战争”,英、美两国应“建立特殊关系”共同对付苏联。
上述一个报告,一个演说,对美国 1946 年 9 月 24 日提出的“美国与苏联关系”报告起着重要作用。该报告提出:“美国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强大到足以抑制苏联,使苏联的势力范围限于目前它(所控制)的地区”, “对苏联之危及美国安全生命攸关的地区的一切活动,应作好准备,以便进行有力和有效的抵御”。其目的在于借机扩大其势力范围,制造舆论以便对苏采取包围。由此,便开始形成两个集团的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