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1. **日本的侵华战略:**在一战后,日本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地位迅速提

高,其侵略中国、争霸远东的野心日益高涨,但其行动往往受到美、英的制约。为此,日本急需制订自己的发展与侵略的战略。于 1927 年 6 月 27 日到

7 月 7 日,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制订《东方会议的宣言书》。田中义一首相根据会议决议写的《田中奏折》就是日本侵略中国与世界的战略。该奏折明确表达,“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再“以支那之富源而作征服印度及南洋各岛以及中、小亚细亚及欧罗巴之用。”同时,还说:“将来欲制支那,必以打倒美国势力为先决问题,与日俄战争之意,大同小异。”

从此可以看出,这与麦金德以欧洲角度所提的陆心说的“谁统治东欧, 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 谁就能主宰全世界”的名言完全相似。只是把“东欧”换成了“满蒙”,把“心脏地带”换成了“支那”。两者分析的思路亦完全相同。欧洲大陆,历史上多次受心脏地带的游牧民族之侵袭;我国元、清两朝即蒙、满二民族进入中原建立全国性的王朝。另外,在外部条件上,他看到美国是实现其意图的最大阻力,正如 19 世纪末叶其占领朝鲜进入中国东北时,俄国是其最大障碍一样,只是在日、俄之战中打败了俄国才得进入中国东北。这次,其进入满、蒙与征服支那,正如当时日、俄战争相类同,“必先打倒美国”。可见, 这是日本既定的战略。

  1. **从“九一八”到卢沟桥事变:**在 30

    年代初期,正是中国从广东开始的统一中国的北伐战争向北进行之际。而割据东北的军阀张作霖未能满足日本侵占满蒙的要求的愿望,于 1929 年由北京回沈阳途中被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之后,其子张学良又对日本攫取满蒙进行抵制,并放弃割据服从中央,对日本实现其“征服满蒙”妄想极其不利。在国际上,资本主义世界正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不论是美国,还是英国都是自顾不暇之时。对日本来说,经济危机亦很严重,正想通过向外扩张以摆脱困难。于是,日本就在 1931 年 9

月 18 日夜制造事端,第二日晨即大规模进占沈阳,进攻北大营。这就是“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日本在不到五个月时间内就占领了我国东北全境。

当时,英、美为自身利益及利用日本对抗苏联,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视而不见,采取纵容态度。国民党政府向国联申诉也不了了之。由于日本在国际上既未受到英、美的反对,又未受到中国军队抵抗,所以更加有恃无恐, 继续露骨地执行其征服中国的侵略政策。

在 1932 年 1 月 28 日驻沪日军向中国军队进攻,挑起“一·二八”事件。

1933 年 2 月,日本进兵热河,5 月到达长城一线及冀东各县,1935 年,日本策动蒙奸王公,使内蒙古“脱离中央而独立”,成立所谓“内蒙古自治政府”。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又借口寻找失踪士兵进攻宛平县的卢沟桥以切断北京后路挑起“卢沟桥事变”。中国驻军忍无可忍奋起抵抗,遂揭开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亦是二战的前奏。

  1. 中国的抗战:“卢沟桥事变”引起中国人民极大的义愤,抗日浪潮急剧增长。29

    军在当地进行坚决抵抗。中共中央 8 日发出通电,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国民党 17 日指出:“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抗战到底”。两党合作共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推动了全国军民抗日行动。

日本认为这时美、英不会干涉其侵华行动,意图在控制东北、占领内蒙

古之后,以高压快速手段攫取平津,迫使国民党退出华北,实现黄河以北的河北、山西与其已掌握的东北、内蒙古联成一体,形成半壁山河,是完成其征服中国的关键一步。

根据过去经验,日本对待中国只要兵临城下,造成既成事实,中国就会忍受。但是,这次却反而激起中国坚决的反抗。日本遂于 8 月 13 日突然在上海向中国守军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还击。次日,中国国民政府声明: “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自己之权以应之。”15 日,中国下令总动员,全民抗日形势出现。日军对中国经济精华之地江苏、上海及首都(南京)的近畿之地进攻,无非是迫使中国就范以达其速战之目的。

“卢沟桥事变”后,华北日军即以平汉、同蒲、津浦三条铁路自北而南推进;另一方面,以上海为起点沿长江一线向西进逼,形成南北、东西两个方向的进攻,并且在徐州,使两个方向相聚。经过四个月的京沪会战,三个多月的徐州会战,以及四个月的武汉会战消耗了日军的大量人力物力。到1938 年底,日军占领了北平、天津、青岛、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控制了河北、山西、山东的大部分地区和江苏、安徽、浙江、湖北、广东的部分地区。国民政府先迁武汉,后迁重庆。由于大片地区被日军占领,日军不得不分散其兵力用于占领,逐渐失去进攻的锐气。中日战争也就由开始时的日军进攻,中国抵抗节节后退转为战略相持阶段。

  1. **战争的相持阶段:**中日战争开始以后,美、英的政策是对日本的纵容,并未采取有效措施支援中国,制止日本侵略。而是采取两面政策,即一面以中国削弱日本与拖着日本使其陷入泥沼,另一面可以阻止苏联力量和扑灭中国革命。美驻日大使给政府密电提出:“避免卷入”,“保持中立”。英驻日大使向政府报告称:对中、日交战双方维持友好关系,“拖延时间,

    期待双方终于完全精疲力竭”,由英国“帮助实现这个悲剧冲突的合理的解决。”尽管日本侵华损害英、美在华利益,但它们与日本贸易,由于供应战争物资增加,反而有了发展。苏联为阻止日本势力增长,对华给以贷款、军火和志愿人员的支持。

在相持阶段来临之前,日本对国民党进行诱降。1938 年初宣称“不以国民党为对手”,要与“新政权调整两国邦交”。1938 年底,在占领武汉后, 又宣称:“如果国民党政府抛弃以前一贯政策⋯⋯参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虽然汪精卫已投降日本, 1940 年 3 月组成汪伪政府, 但遭人民唾弃,诱降并未成功。

当日军沿铁路线前进,占领城市和沿线附近地区时,国民党军队节节往后撤退,留下广大农村地区形成真空地带。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与新四军则向敌后进军,发动人民、组织政权、建设军队,以保卫自己,向日军展开斗争。于是,一块块大大小小的敌后根据地建立起来,给日军以极大威胁。这种形式的对日战争是一种创造,它适合于中国国情,可以进行持久战。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对日军的打击不论从拖着日军的数量,还是从杀伤敌人的数量来说都起着重要作用,并终于超过正面战场的作用。这就使日军在中国战场越陷越深。毛泽东早在相持阶段之前,于 1938 年 5 月写出《论持久战》, 对这种敌后战场作了深入分析、精采预测。它为这场持久战的战略、战术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应用原则。为中国抗日胜利打下基础。

在相持阶段,中国战场对日军打击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

后,这种作用更加明显。正如《罗斯福见闻秘录》中,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正是中国战场拖住大量日军,只能把总共陆军 51 个师中

的 11 个师调往西南太平洋协同海军作战,陆军不得不拒绝其海军东攻澳大利亚,西占锡兰的建议。这就为盟军后来反攻保存下了两个重要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