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联集团的分化

苏联集团的分化分别出现在东、西两翼,即东欧与远东。

  1. **在东欧:**这里所说的东欧指的是南、波、匈、捷、罗与阿诸国。

(l)南斯拉夫。南斯拉夫与苏联关系恶化与分裂在东欧国家中出现得最早。1941 年 4 月,法西斯德国入侵南斯拉夫,南共由铁托领导,在极端困难条件下进行游击战争,曾多次向苏求援,苏碍于英、美反而援助与南共对立的南流亡政府武装。只到后来才与英、美一起给南共援助。并且迟迟不承认南共组成的人民政权。在战后关于领土划分上,对南与意有争议的里雅斯特的归属问题上,苏未与南商量反而支持意方。在国内政策方面则要南接受苏联模式,在经济合作上不能互利,使南受损失。特别是南与保于 1947 年底前后曾设想建立巴尔干联邦。对联邦的设想不仅包括全部东欧人民民主国家, 还包括希腊。这一联邦的出现,当然与苏要为其安全建立的势力范围相矛盾。苏《真理报》的编辑部发表声明,强烈反对此意见,认为是臆想出来的“联邦或邦联”。这不但把矛盾公开化,而且莫斯科对南、保代表团进行严厉的批评。

苏、南的矛盾的进一步发展,苏为迫使南屈服,1948 年 2 月,苏中断了对南的贸易。接着又撤走苏联的军事和文职方面专家。1948 年 6 月 28 日, 情报局在布加勒斯特召开第三次会议。虽然会上各国共产党对南共看法不一,但在苏的压力下,通过决议,严厉抨击南共领袖铁托是“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采取民族主义的立场”,南已“蜕化成为一个一般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宣布把南共开除出情报局。

苏、南关系破坏后,苏还迫使东欧各国同它一起对南施加各种压力。在此情况下,南共顶住了苏的压力,寻求西方国家的经济与军事援助。在国内建设方面摆脱苏联模式,走自己的独立道路。

苏对南的作法树立了一个极坏先例。在南共遭到这种错误对待之后,东欧各国亦在清洗所谓的“铁托分子”,使一些东欧国家共产党领导人遭到迫害。这不仅影响这些国家以后的党内关系,也影响它们以后与苏共的关系。苏共与南共的关系在斯大林逝世后,到 1955 年关系才开始恢复正常。

  1. 波兰。在 1956 年 3 月,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总书记、共和国总统贝鲁特在莫斯科病逝。奥哈布被选为中央第一书记。奥哈布就任后,即公开承认波统一工人党过去工作中存在的错误,并开始予以纠正,宣布给 1948 年被批犯有“右倾民族主义”错误被撤职、被逮捕的前党中央书记哥穆尔卡平反,恢复名誉。

在波兰,由于经济方面照搬苏联模式,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苏、波贸易关系中的不合理的价格亦使波受到损失。党的工作中亦存在严重官僚主义等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党内意见不一,群众深为不满。

1956 年 6 月中旬,波西部城市波兹南的机车车辆厂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派代表到当地市政府及华沙的中央机械工业部请愿,但未获满意答复。28 日该厂工人约万余人罢工游行向斯大林广场进发,沿途不少群众参加。到广场后,群情激愤,工人代表团要当局接见解决问题,遭拒绝。当听到谣传去华沙代表团被捕后,遂出现骚乱,一部分人冲击政府部门,甚至打开监狱, 释放犯人,抢走枪支,向保安人员开枪。政府出动保安部队与坦克平息了骚乱。骚乱中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围绕此事件,苏、波之间及波党内都产生不同看法。在 7 月召开的七中全会上,奥哈布认为,极大部分责任在于中央和地方领导者的官僚主义和愚昧无知,明确指出,从帝国主义那里找发生原因是错误的,它证明在党同各阶层人民之间的关系方面存在着重大错误,应立即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七中全会决定改善人民生活,推行经济合理化,政治民主化。政治局 8 月决定由哥穆尔卡任党的第一书记,建议在波任职的罗科索夫斯基离职返苏(罗氏为在波兰出生的苏军将领,被派往波任国防部长)。

苏联对此认为是“反苏势力进行策动的结果”。赫鲁晓夫突然率代表团去波,一面动用武力,一面对波申斥,企图压服波改变政策。波首先以苏撤兵为条件才进行谈判,在军民支持下,迫使苏军撤回基地;继则坚持原则拒绝苏联不合理要求。在苏联作了让步、调整了政策的基础上,使双方矛盾得以解决。同时,使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尊重国家独立与主权,发展友好关系。

  1. 匈牙利。匈牙利的情况与波兰有些类似。原来匈共第一书记拉科西全盘照搬苏联模式,紧跟苏联政策,大搞个人崇拜,排斥异己,引起党内严重不满。在苏共二十大反斯大林错误出现后,匈的局势出现不稳。被开除出党的原部长会议主席纳吉著文认为,自己过去是正确的,被开除是错误的, 要求恢复党籍。1956 年 3 月,纳吉支持者成立裴多菲俱乐部,支持纳吉重新主政,在国内影响甚大。7 月,拉科西进行弹压失败,被迫去职,由格罗继任书记。

形势的发展,匈共于 10 月 14 日决定恢复纳吉党籍。10 月 21 日波八中全会决议及哥穆尔卡当选第一书记消息促使群众要求匈党效法波兰。第二日裴多菲俱乐部向党中央提出“十点要求”,保证社会主义民主,实行工人自治,开除拉科西,纳吉进入中央等。10 月 23 日学生和市民举行和平示威, 要格罗下台,纳吉组织政府。晚上格罗发表严厉讲话后,首都出现流血事件与骚乱。24 日晨,苏军坦克出现街头。匈共中央经激烈争论,决定纳吉任部长会议主席,卡达尔提任第一书记。但局势继续恶化,流血冲突扩大,首都警察与部分士兵转变立场,布达佩斯一片混乱与枪声不断。

在 30 日,纳吉改组政府,取消一党制,退出华沙条约,要求苏撤军和美、英、法、苏四国维护匈中立。匈的武装骚乱和向外蔓延,纳吉亦无法控制。

11 月 1 日晚,苏联支持的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成立,卡达尔担任第一书记,并组成工农革命政府。苏军重新进入首都制止骚乱。纳吉先逃到南斯拉夫使馆避难,后被捕,于 1958 年 6 月被处决。卡达尔称,“这个事件是一

场全国性悲剧⋯⋯我们当时迷失方向,从而造成了悲剧”。

波兰与匈牙利的事件暴露了苏联集团内在处理各党与各国之间关系上的不正常与错误,此后虽做了些调整与改善,使东欧国家走上改革之路,但根本性问题并未解决。

  1. 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不同,从 1945 年 11 月与苏建交后,紧跟苏联的政策,反而与南斯拉夫处于对立状态,谴责南斯拉夫,并在国内整肃“铁托分子”。分别于 1949 年和 1955 年加入经互会与华沙条约组织。

对苏、南关系改善,苏共对斯大林错误的批判,阿并不同意。对苏压阿改善与南关系,阿反而不停地谴责南“反马克思主义”。为此,阿与苏的关系十分紧张。

当中、苏关系恶化,从意识形态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在 1960 年 6

月的 12 国党的布加勒斯特会议、同年 11 月的 81 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莫斯科会议上,中、苏矛盾尖锐对立时,阿并未支持苏的意见。会后,苏停止对阿经援,撤回技术人员,甚至撤回外交人员,两国关系完全破裂,矛盾公开化。

苏、阿关系破裂后,阿与亲苏的国家与党亦中断了彼此的关系,与中国、朝鲜、越南等国家与党仍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

  1. 罗马尼亚。在战后罗马尼亚虽然紧跟苏联,但在斯大林逝世后适时地调整了国内外的一些政策。因此,在苏共二十大后,国内局势未出现波、匈那样的震荡,但波、匈事件中苏联的干涉却引起罗忧虑。在波、匈事件后, 苏与东欧国家改善关系时,罗乘机设法使苏军于 1958 年 10 月撤出罗境。

在 60 年代,中、苏的分歧加剧与公开化时,罗在对外政策方面坚持独立自主,强调兄弟党和兄弟国家之间独立自主和平等的原则。在中、苏论战未公开之前,则斡旋于中、苏之间;在论战公开之后,则抵制苏联加剧分裂的错误作法。另外,在经互会中,反对建立超国家的机构,在华沙条约组织上, 主张取消所有军事集团,赞成在华约与北约之间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另外,拒绝出兵干涉捷的内政。

在对外方面,不仅搞好与南的关系而且亦与一些西方国家搞好关系。这样,罗就在东欧国家中与苏保持一种不即不离的特殊关系。

当时,罗马尼亚由于国内有石油、粮食,这两点无求于莫斯科,使其比东欧其他国家在经济上有较大自由度。但是,到 70 年代中期以后,罗油田老化,石油产量下降,经济依赖苏联较多,不得不更多接近苏联。但此时,苏联对东欧控制较弱,罗仍能坚持其较大的自由倾向。

  1.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情况从 60 年代开始,农业方面虽实现了合作化,但产量长期徘徊不前;工业方面由于指标冒进,造成比例失调,增长速度减慢。到 1967 年,经济出现严重困难,通货膨胀,供应不

足,引起群众不满。在 1968 年 1 月捷共中央全会选举改革派原斯洛伐克党第一书记杜布切克为捷第一书记。4 月中央全会通过改革的《行动纲领》。纲领要求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基本权利,保证言论和新闻自由;不允许用党的机构代替国家机构。在经济改革上,逐步改革工业结构和布局,扩大企业自主权。

对捷改革,苏深感不满,认为是反苏的,越出了社会主义民主范围,对捷共横加指责,要他们立即停止改革进程。但杜布切克等不甘屈服。苏认为和平手段已无法改变捷共改革进程,遂决定武装干涉。1968 年 8 月 20 日,

苏共决定出兵捷克斯洛伐克。

8 月 20 日深夜,捷共主席团正在开会,获悉苏军入侵,全场为之震惊。

8 月 22 日,提前召开的捷共十四大选出的中央委员会重申支持杜布切克。布

拉格全市 23 日大罢工。由于苏军当时无法组成一个亲苏政权代替改革派,只好通过与杜等谈判。在谈判中,捷坚持杜布切克仍继续担任第一书记,在苏军入侵上不得不作出让步,使苏军的占领合法化。到 1969 年 4 月,杜布切克被撤掉党中央第一书记职务,捷克开始的改革也就夭折。

上述情况说明,在东欧,由于苏联不能平等地处理与东欧各国党和政府的关系,坚持苏联的政治与经济模式,阻碍东欧各国的改革,使这些国家的党不能独立自主处理自身问题,既失去群众支持,又无法搞好经济。尽管通过强制手段维持表面上的关系,但实际裂痕在扩大,一旦控制力量削弱,集团也就分化。

  1. **在远东:**在苏联集团的东翼,即远东地区,共有中国、蒙古、朝鲜和越南四国。与苏公开分裂的只有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尽管苏联仍存一些对中国的疑虑,如中国是否会走“南斯拉夫的道路”,对苏联闹独立性,但是很快承认中国及建立外交关系。1950 年 2 月 14 日与中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中国 1953

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援助中国新建和扩建了 156 个工业企业,并派了大

批专家来华帮助建设。在外交上亦相互配合与支持。但从 50 年代后期,两国关系开始恶化。

中、苏分歧始于 1956 年的苏共二十大,当时只是思想意识方面的分歧。后来,双方分歧扩大到关于国际形势、关于国际共运的路线和策略方面。苏共当时为实现其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的战略需要,企图控制中国,遂导致中、苏关系不和的公开化。

1958 年,赫鲁晓夫率代表团来中国,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其企图显然是对中国的海军及港口借机加以控制。这当然遭到中国的拒绝。在 1959 年,赫鲁晓夫访美前夕,片面撕毁了两国在 1957 年 10 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提供原子弹样品和有关技术资料。赫访美后来到北京,要中国不要与美对抗,要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承担不使用武力的义务, 深怕中国炮击金门妨碍其与美国的合作,在中国国庆十周年招待会上教训中国,“不应当用武力去试试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固性”。这当然遭到中国驳斥与拒绝。加上在 1960 年 6 月在布加勒斯特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兄弟党代表会

上,中共对来自苏共的突然袭击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苏联政府于 7 月片面决定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各项协议,召回全部在华工作的专家。从此两党分歧扩大到两国关系公开破裂,出现两党关系中的空前的大论战。

由中、苏的公开对立,在边界亦不断发生冲突,甚至出现严重事件。为此,1964 年举行边界谈判,由于苏联不顾沙俄侵略的历史及采取扩张主义立场,拒绝中国准备以历史上不平等条约为基础,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谈判无法继续下去。苏联遂在中、苏与中、蒙边界驻兵百万,对我国造成严重威胁。正是边境这种紧张状态,于 1969 年 3 月 2 日,在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上

游的珍宝岛发生严重武装冲突。两国关系的破裂。直到 80 年代,由于国际形势变化,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驻军减少,苏军撤出阿富汗及柬埔寨问题的解决,才开始逐步转向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