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

(一)领土

国家领土的幅员、位置、地形等不仅在国防上有着重大价值,而且在经济上也有重大意义,因此它们是构成综合国力的最基本的要素。下面我们从领土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以及地形地貌几个方面来分析国家领土在综合国力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又可以细分为自然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国防地理位置等。
  1. 自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国家与地球上的陆、海、山、河等自然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尤其是海陆关系。自然地理位置对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均有一定影响。

在国防建设上,自然地理位置不同的国家往往会有不同的对策。那些深居内陆的国家(如尼泊尔、奥地利、阿富汗等)往往侧重发展陆军与空军, 它们没有必要,也没有条件建立自己的海军。海洋国家(岛国,如英国)则注重发展海、空军,因为这些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和海洋息息相关,国家的安

全依赖于战时对周边海洋的有效控制。而沿海国家(如中国、法国等)则需建立陆、海、空军,因为他们既要保护领空和陆上领土,还必须有海上力量来保护海洋权益。

在国家安全方面,也与自然地理位置有关,在武器装备上,技术还不高度发达时,则更为明显。例如,美国东西濒临两大洋的地理位置特点,使其本土长期免遭战火的洗劫和破坏。这也是美国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英国也因为其与欧洲大陆之间有一道海峡相隔,使它成为 800 多年来欧洲唯一没有被敌国攻占的国家。即使是二战中,不可一世的希特勒最终也未能越过这道天堑,占领英国本土。

  1. 交通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也有极大的战略价值。位于世界海陆交通枢纽和咽喉地位的国家,如新加坡、巴拿马、埃及等,因拥有或接近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这些国际通道,平时可以借其地缘优势发展经济,战时则是制约别国的重要砝码,使本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身价倍增。同时交通地理位置重要的国家和地区也往往因此成为列强激烈的角逐之地。可见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安全与交通地理位置也有直接联系。

  2. 国防地理位置。国防地理位置又可称政治、军事地理位置,是指一个国家与周边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空间关系,它与国家安全有更直接的关系。一般说来,周边邻国较多,边界问题复杂的国家,爆发战争或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与世界及地区霸权主义为邻的国家受战争的威胁则更大。而处于战略力量交汇地的国家,因对各方均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其在国际事务中地位也就更为突出。如朝鲜半岛,在冷战时期,是东西两大阵营的前哨,现在则是亚太四大力量(中、俄、美、日)的交汇地,因而其政策向背对各方均有较大影响。

应当指出,地理位置的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随着国际关系,交通条件,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如埃及和巴拿马两国原先的地理位置并不十分重要,但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开通,使这两个国家在世界交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德国在整个冷战时期是美、苏对阵的最前沿,其地理位置的战略价值曾十分显要,而随着冷战的结束,两极格局的瓦解,这种价值也就随之降低。北极地区长期以来是个寒冷而不引人注目的地区,但随着世界各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的价值开始显示出来, 因经由北极圈内的航线是欧、亚、北美三洲间最近的航空线。可以想见,随着航空时代的发展,北极的战略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可见,地理位置与一个国家的战略价值与安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同时也应认识到这种价值是发展的、变化的。

  1. **国土面积:**国土面积作为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为中外学者所公认。因此,我们评价一国实力时,往往首先关注其幅员大小。

一般说来,国土面积越大,国力也就越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国土面积大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有利条件。通常“地大”总是与“物博” 相关联的。国土辽阔,资源也就越丰富,国家实力也就越雄厚。目前世界上的领土大国,如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均是资源大国。广大的国土和丰富的资源,是一国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正因为领土面积对一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所以当美国于 19 世纪初从法国手中买到213km2 的领土时、美国驻巴黎公使罗伯特·利文斯顿说:“从这一天起美国

取得了第一等强国的地位”。波拿巴也说:“领土的增加永远确定了美国的强国地位”。

其次,辽阔的领土在国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平时,国家的空间大, 便于合理地分散配置其工业、军事基地、军事力量及各种国防设施。这就有利于提高国家和军队在战时,尤其是遭受到打击时的生存能力。相反,国土狭小的国家,工业、军事基地等在布局上选择的余地较小,对国防建设不利。战时,辽阔的领土则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巨大的力量源泉。在战争初期,可以用部分领土换取宝贵的时间实施军队的部署和战争力量的动员。力量相对弱小时,部队可以利用国土大的优势进行较大规模的机动,与敌周旋寻机作战。而且辽阔的领土就是削弱敌人的重要的天然武器,因为对侵略者来说,越深入对方领土,他的力量也就越分散,暴露的弱点也就越多。正如美国学者摩根索在论述辽阔的俄国领土在国防上的重大作用时所说的,“一旦征服者的目标变得邪恶和贪得无厌时,领土广阔已经对俄国领土的征服者成为一种负债而不是资产。征服者并不是侵吞了领土,并从中有所获益,而是领土吞噬了征服者,渐渐地削弱他们的力量。”

国土辽阔在抵御外敌入侵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中外战争史中有很多例子。俄国历史上抵抗拿破仑的战争和二战中苏联抗击德国侵略者的战争都是比较典型的事例。1812 年,拿破仑征战俄国,开始的力量对比是法强俄弱。但俄国利用自己国土辽阔的优势,实行战略退却。而拿破仑却在前进过程中供给线拉长,兵力也越来越分散并不断被消耗,又不能歼灭敌方主力以迫使俄方求和,最后在俄军强有力的反击下遭到失败。二战中,德国的突然袭击曾使苏联一度陷于被动。但苏联在转入防御后,利用广大后方动员和组织人力物力,源源不断地投入前线作战,最终使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并取得最后胜利。我国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国土辽阔是使红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是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余地”。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分析敌我力量对比时说,“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而“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并将此作为中国最终能战胜日本侵略的重要依据。战争实践也说明,日本虽然表面上占领了半个中国,但它只是占领了一些“点”(城市)和“线”(交通线),对广大的乡村却无力占领,而我军却在这些地方广泛开展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并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

可见,广阔的领土在经济和国防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土幅员大小是评价一国实力的重要参数。当然,我们并不能说国土对国力的贡献与面积成正比,因为领土本身的价值也不一样,处于十分寒冷或沙漠地位的国土如没有地下资源的话,其经济价值就会相对小一些。因此我们在评价国土对综合国力的影响时,还应根据不同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和评估。

  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指一国的自然形态。它对国家力量,尤其是国防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它往往决定一国是否便于防御或易于遭受攻击。例如, 山地丛林地形为主的国家,易守难攻。而平原为主无险可守的国家则较易受到攻击。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之所以能席卷伊拉克,重要原因之一是,伊拉克的地形以平坦的沙漠和平原为主,利于美国充分发挥其高技术武器的威力。但在波黑这一当今世界最大的热点地区,美国却不愿投入地面部队,甚至连

维和人员也不愿派遣,北约也不敢轻言出面干涉。究其原因当然多种多样, 但波黑的复杂地形特点,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它们担心武力干涉波黑会重蹈越南战争的覆辙。对于沿海或海洋国家来说,周围岛屿较多或有许多良港的地形特点,往往对海防比较有利,因它们可以被用来迟滞和消耗敌人力量, 还可利用港湾发展海军,并在战时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相反,如果海岸平直,沿岸平坦,则利于敌人空降和登陆,等等。

我们分析地形地貌对国防力量的影响时,同样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因为尽管地形地貌本身是相对不变的,但它在国防上的价值却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尤其是武器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生产力尚不发达,武器装备比较落后的时代,地形地貌对军事行动的影响比较大,甚至有一夫当关, 万夫莫入的效果。但随着武器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飞机、导弹等武器的出现, 地形在国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大不如昔。然而,正如物体运动的摩擦力永远不会降为零一样,在国力分析,以及在国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地形地貌永远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即使在军事高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复杂的地形不仅能抑制高技术武器的效能,从而起到较好地保护自己的目的,而且必将使侵略者付出大得多的代价,甚至使其得不偿失以至最终望而却步。

地形地貌对一国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影响。因地形地貌往往决定了交通上的通达能力,而通达能力越大则越有利于经济发展。因此对内陆国家来说, 地形崎岖复杂的国家,在发展经济上往往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对沿海或岛国来说缺少良港也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因此,地形地貌不仅有国防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经济意义,是国力构成中的基本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