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回回
元代云南民族构成中还增加了两种新的成份,这就是蒙古人和回回人。云南的蒙古人,有一部分是随云南王、梁王以及其他诸王一起迁去的人户, 更多的原是蒙古军户,他们或者在路经云南远征边区邻国的往返途中留镇其地,或者是被直接调来镇守云南的。元亡后,当地的蒙古军户逐渐和汉人军户一样,与编户齐民参错相处,绝大部分被汉族或别的民族同化了。只有在个别地方,他们仍相对集中地聚居,达数百年,同时还一直保留着对祖先的记忆。例如元政府曾于临安西“曲陀、阳关之原”置都元帅府,以重兵戍之
①,在这里屯住了一支蒙古军队。他们的后代,包括曾任都元帅的阿喇帖木
儿蒙古右旃的后裔,至今仍聚居于通海县西的儿个相邻的自然村中,约有四千多人。关于蒙古人被周围民族同化,可以举今丽江巨甸纳西族中以“元” 为姓氏的家族为例。他们本来是蒙古人,羼入纳西族后即以“和”为姓氏, 而且忘记了自己的祖籍。清嘉庆年间,云贵总督罗琅玕从他们祖坟的塔形蒙古文墓碑了解到这个家族祖籍蒙古,以后他们才将姓氏从“和”改为“元”
① 明嘉靖《四川总志》卷一三;田汝成:《行边纪闻》。土僚、仡佬等族击齿悬棺 的风俗,已为考古资料所证实。参见《四川珙县洛表公社十具“一人”悬棺清 理简报》,《文物》1980 年第 6 期。
① 李泰:《都元帅府修文庙碑记》,《新纂云南通志》卷九四《金石考》一四。
②。
元代云南回回人的来源有二。一是镇戍云南的色目军队。如至元二十二
年十月,“遣雪雪的斤领畏兀儿一千户戍合剌章”(《元史·世祖纪》)。又如延祐二年,“立乌蒙军屯。先是云南行省言,乌蒙乃云南咽喉之地,别无屯戍军马,其地广阔,土脉膏腴,皆是古昔屯田之迹,乞发畏吾儿及新附军屯田俱遏,至是以之为户,军五千人,为田一千二百五十顷”(《元史·兵志》)。二是跟随在云南任职的色目官员一起迁去的色目人户。今云南各地纳、赛、丁等十余姓回族都以赛典赤·瞻思丁为先祖,虽然出自传闻,但亦可反映出当时与色目官员一起来到云南、后来又羁留在这里的回回人,其数目是不小的。
② 转引自杜玉亭、陈吕范:《云南蒙古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页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