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筑

元大都和大都宫殿 大都(今北京)是元朝的首都,这里自战国至唐代一直是北方的一个重镇,辽曾在此建立南京,金又扩建为中都。忽必烈即汗位后,决定由上都(开平)迁都于此,并于至元元年(1264)着手大规模的建设,历时八年建成。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充而成的。

大都的规划者是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儿丁。他们按古代汉族传统都城的布局进行设计,但又有新的特点。城的平面接近方形,南北长约 7400

米,东西宽约 6650 米,北面二门,东、西、南三面各三门,城外绕以护城河。皇城位于大城(外郭城)南部的中央地区,皇城中的南部偏东则为宫城, 宫城建在全城的中轴线上,大城中的主要于道都通向城门,主要干道之间有纵横交错的街巷,寺庙、衙署和商店、住宅分布在各街巷之间。全城分为六十个坊,但所谓坊,只是行政管理单位,已不是汉、唐长安那样的封闭式里坊①。

大都的水系是由杰出科学家郭守敬规划的。郭守敬(本卷下册别有传) 一方面主持疏浚了连接都城东西的运河——通惠河,使南方物资可以通过运河直达大都,同时又设计开凿了一条新渠,即著名的白浮堰,由北部山区引水,并汇合西山的泉水,流入瓮山泊(昆明湖),然后通向积水潭,解决了通惠河的水源不足问题② 。大都的排水系统也相当完善,下水道全部用砖砌筑,干道与支道分工明确,计划周密。

元朝的宫殿是大都城中的核心建筑。皇城主要包括三组宫殿和太液池、御苑,宫城位于全城中轴线的南端,是主要宫殿所在。宫城之西是太液池, 池西侧的南部是太后居住的西御苑,北部是太子居住的兴圣宫,宫城以北是御苑。皇城正门承天门外,有石桥与棂星门,再南,御街两侧建长廊,称千步廊,直抵都城的正门丽正门。皇城的东西两侧建有太庙和社稷坛。皇城有前后左右四座门,四角建有角楼。宫城内有以大明殿、延春阁为主的两组宫殿。这两组宫殿的主要建筑都在全城的南北轴线上,其他殿堂则建在这条轴线的两侧,构成左右对称的布局。

大都的宫殿穷极奢侈,使用了许多稀有的贵重材料,如紫檀、楠木和各种色彩的琉璃等。在装饰方面主要宫殿用方柱,涂以红色并绘金龙。墙壁上

① 阚铎:《元大都宫苑图考》,《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 1 卷第 2 期,1930 年;王璧文:《元大都城坊考》,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 6 卷第 3 期,1936 年。

② 侯仁之:《北京都市发展过程中的水源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55 年第 1 期。

挂毡毯和毛皮、丝质帷幕等,这是由于他们仍然保持着游牧生活习惯,同时也受到喇嘛教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的影响。壁画、雕刻也有很多喇嘛教的题材和风格。宫城内还有若干盝顶殿及畏吾尔殿、棕毛殿等,是以往宫殿建筑中所没有的①。

宗教建筑 (1)佛教、道教和祠祀建筑

山西洪洞县的广胜寺是元代佛教建筑的重要遗迹。广胜寺分上、下二寺。上寺大部分已经明代重建,下寺基本上是元代的建筑。下寺正殿重建于1309 年,它的梁架结构有两个很大的特点。第一,殿内使用移柱和减柱法以扩大殿堂内部的活动空间柱子分隔的间数少于上部梁架的间数,所以梁架不能直接放在柱上,而是在内柱上置横向的大内额以承载各缝梁架,其内额长达 11.5 米。第二,使用斜梁,斜梁的下端置于斗拱上,而上端搁于大内额上,其上置檩,节省了一条大梁。这种大胆而灵活的结构方法是元代地方建筑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木结构建筑技术的新发展。

河北曲阳县北岳庙德宁殿和位于广胜下寺旁的水神庙也都是元代建筑的重要作品。水神庙大殿建成于元泰定元年,但其余建筑已经后代重建。大殿为重歇山周围廊,是元朝祠祀建筑大殿的一种典型。殿前庭院很大,供当时公共集会和露天看戏之用。中国戏曲在元代有很大发展,许多公共建筑正对着大殿建造戏台,成为元朝以来祠祀建筑的特有形式。

山西永济县永乐宫是元代道教建筑的典型,也是当时道教全真派的一个重要据点。这一建筑群原来的规模很大,现仅留存中央部分的主要建筑。永乐宫全部建筑均按轴线排列,其中的三清殿体积最大,前面的院落空间也最大;自此往后,殿堂的体积和院落都逐渐缩小,这也是传统建筑的常用手法。三清殿立面各部分比例和谐,稳重而清秀,仍保持宋代建筑的特点。屋顶使用黄绿二色琉璃瓦,台基的处理手法很新颖,是元代建筑中的精品。该殿的梁架结构和上述广胜寺大殿不同,仍遵守宋朝结构的传统,规整有序,可能是元代官式大木结构的一种典型。殿内还绘有极精彩的壁画。这组建筑因位于新建水库范围内,已全部按原状迁建至山西芮城县①。

(2)喇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

由于元代统治者提倡喇嘛教,因此元代喇嘛教建筑发展得很快。萨迦寺和日喀则的夏鲁万户府是两个典型实例。萨迦寺建于公元十三世纪中叶,分为南北两寺。南寺建在一个平坦的河谷平原上,周围用厚墙围绕成为一个城堡式寺院,大经堂布置在城堡中心,周围是低矮的僧房;北寺建在山上,其中包括萨迦地方政府的办公处。夏鲁万户府建于十四世纪中叶,是一个行政统治据点,也有城墙环绕,夏鲁寺在城中占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①。

① 陶宗仪:《辍耕录》卷二一《宫阙制度》。肖洵:《故宫遗录》,北京出版社 1963 年版。

① 杜仙洲:《永乐宫建筑》,《文物》1963 年第 8 期。

① 王毅:《西藏文物见闻记》(二)(四),《文物》1660 年第 8、9 期合刊,1961 年第 1 期。

夏鲁寺的主要建筑是夏鲁杜康,由门廊、经堂和佛殿三部分组成,经堂很大,中部凸起开设天窗,以便采光。大殿前有用围廊环绕的庭院,这种建筑的形制,后代仍然沿用,并发展为“格鲁派”的“札仓”(经学院)的形制。

这一时期内地也兴建了若干喇嘛教建筑,如至元八年由尼泊尔青年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的大都妙应寺白塔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遗物。该塔高 50.86 米,全部砖造,外抹石灰,刷成白色。各部分的比例十分匀称,虽塔身不用雕饰,然而轮廓雄浑,气势磅礴,是喇嘛塔中最杰出的创作。

过街塔是喇嘛教的另一种建筑类型。在北京、桂林、镇江等地的遗物中, 以北京北部居庸关内镇的云台最为著名。云台现只存基座,据考证,原来上部有三座喇嘛塔。在云台的券石上和券洞的内壁,刻有天神、金翅鸟、龙、云等喇嘛教纹样及六种文字的经文。这些雕刻都是高浮雕,人物的姿态和神情都很雄劲,各种图案有着生动跳跃的热烈气氛,与汉族传统风格不同,是元代雕刻中的优秀作品②。

元代伊斯兰教建筑部分采用中亚的形式,如新疆霍城的吐虎鲁克玛札, 建于公元十四世纪,矩形平面,穹窿顶,大门镶嵌白、紫、蓝色琉璃砖。元以降,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建筑仍旧继承着这种形式并结合地方传统加以发展。另外,从元代起,已经出现了以汉族传统建筑布局和结构体系为基础, 结合伊斯兰教特有的功能要求,而创造出来的中国的伊斯兰教建筑形式。现存明代初年建造的北京、杭州、西安等地的清真寺,无论整体布局或单座建筑的处理,都已相当完整成熟,不难推测这种新型建筑在元代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