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盐业

食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盐业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支柱产业之一,“国之所资,其利最广者莫如盐”(《元史·食货志》), 因此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盐业生产,并且长期实行食盐专卖制度。在元代,除四川的井盐业有所衰退外、福建、广东、广海、两淮、两浙、大都、河间、山东、辽阳以及河东(山西解州)等地的盐业生产都有所发展,制盐技术也有了显著的进步。据统计,元代全国盐场有一百六十余所,灶户、捞盐户等盐业劳动者五万余户,天历年间,全国盐产量达二百五十六万引(每引四百斤),远远超过了宋代。

盐有海盐、井盐、池盐、岩盐、土盐等,其中以海盐的产量最大,是食盐的主要来源。海盐生产有煎、晒两法,元代以前一般采用煎盐法。元至顺元年(1330)陈椿所著《熬波图咏》和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对于这种方法作了相当详细和具体的记述。煎取海盐要根据盐田地势高下和沙土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大体上经过收集盐料、淋卤和煎炼等几个步骤。如有些盐田要先铺上稻麦秆灰和芦茅灰一寸左右,压使平匀,以吸收盐分,然后到次日中午扫取灰盐,再行淋卤和煎炼。有些盐田则不用灰压,而是待潮水过后, 经半日晒出盐霜再扫起淋煎。如果盐田地势较低,则要先挖深坑,横架竹木, 上铺席苇,再铺上沙子,潮水过后,盐卤淋于坑内,即可取用煎炼。

淋卤是制取海盐的一个重要环节,据陈椿《熬波图咏》所载,其具体作法是:先掘一淋坑,深二尺左右,方边五六尺,四周及坑底垒筑坚实,以防泄漏。再在淋坑旁掘一深广约六尺的卤井。淋坑底下埋一小竹管与卤井相通。淋卤时,在淋坑内用一担生灰铺底,倒入灰盐,再用一担生灰盖面,上铺草把后用海水浇淋,于是浓度较高的盐卤便流入了卤井。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载淋卤法是先掘一深一浅两个坑,浅坑约深一尺,深坑约七八尺。浅坑上用竹木架以芦席,席上铺以盐料(即扫来的灰盐、沙盐等),四周高起围成一个圈子,再把海水浇入盐料中间,盐料中的盐就随海水流入浅坑,

① 《元典章》卷七《吏部》卷一《官制》一《资品》;《元史》卷九四《食货志》二《茶法》。

② 黄时鉴:《关于茶在西北和西域的早期传播:兼说马可波罗未有记茶》,《历史研究》1993 年第 1 期。

后又流入深坑。这种制取卤水的方法比元代更为简便。为了解卤水含盐量, 宋代已出现了通过观察鸡蛋、桃仁或莲子在卤水中的浮沉,以判断卤水浓度的简单方法。《熬波图咏》所载元代发明的莲管试法,用竹管盛装四枚挑选出来并经过泥浸处理的标准石莲,根据其浮沉情形即可测定四等卤水,使掌握卤水浓度有了更为科学有效和简便易行的测试手段。

盐卤制成以后,便要进行煎炼。煎炼就是将盐卤置于铁铸或竹编的盐盘中加热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盐卤渐渐浓厚,最后析出固体食盐。收取食盐有两种作法,一种是把水完全烧干,一种是随时捞取食盐,同时再加新卤水,再蒸再捞,连续出盐,《熬波图咏》说:“如此则昼夜出盐不息,比同逐一盘烧出干盐,倍功省力。”

煎制海盐的方法出盐快,效率也较高。但煎盐法所用的铁盘、竹盘不可能太大,盐产量受到一定限制,并且还要消耗很多的工力和燃料。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国劳动人民又创造了晒盐法。早在唐、宋时期,解州池盐已经采用了畦晒法,即在盐池周围开辟盐畦,将池中卤水导入畦中,利用日光和风力蒸发成盐。在元代,福建的海盐生产首先采用晒盐法,“全凭日色晒曝成盐”①,这在我国制盐史上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革新。到了明代,晒盐法已为闽、广和长芦盐区所普遍采用,但尚未推广到江淮和两浙,所以徐光启曾上奏议,“欲江淮、两浙尽行此法”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