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元代的农业生产技术

时宜地宜的掌握和风土限制说的突破

生物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农业生产要获得丰收,就要尽量避免环境不宜所引起的损失。这就必须掌握时宜和地宜。我国先进的华夏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这里春夏秋冬季节性气候表现显著,人们容易看到天时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而且很早就想办法来掌握农时,并取得卓越成就。到元代, 在这一方面又有新的突破。王祯《农书》把“授时”放在全书第一篇,说: “四季各有其务,十二月各有其宜。先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后时而艺,则失之太晚而不成。故曰,虽有智者,不能冬种而春收。”①并指出须根据历法上的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等来确定应当进行哪些农事操作。王祯《农书》对历法和授时问题作了一个简明小结,绘出了“授时指掌活法之图”。它实际也是一种农事月历。值得注意的是,图中强调了两点。第一, “此图之作,以交立春节为正月,交立夏节为四月,交立秋节为七月,交立冬节为十月”①,依节气定月,可以正确地表现季节的变化。第二,“按月授时,特取天地南北之中气,作标准以示中道,非胶柱鼓瑟之谓。若夫远近寒暖之渐殊,正闰常变之或异,又当推测晷度(日影度数),斟酌先后”②, 指出图中所列各月农事,只能适用于一个地区,以此作为标准,其他地区应按照纬度和其他因素酌量变更。

地宜问题,古文献中谈到的较多。元代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所发展。第一,对自然环境作较全面的分析。《农桑辑要》说:“谷之为品不一, 风土各有所宜。种艺之时,早晚又各不同”,又说“一州之内,风土又各有所不同”。书中所说“风土”内容,谈到土壤种类,南北气候的不同,以及地形怎样影响气候等,反映作者已注意分析风土的多种多样性和影响风土的因素的错综复杂性。第二,对全国地形气候作了大体的概述。王祯《农书·地利篇》:“尝以大体考之,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半。且以江、淮南北论之, 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秫。又南北渐远,寒暖殊别,故所种早晚不同。惟东西寒暖稍平,所种杂错,然亦有南北高下之殊。”第三,王祯《农书》根据全国风土和农产情况,绘成全国农业情况图。绘此图的目的是“审方域田壤之异,以分其类, 参土化、土会之法以辨其种,如此可不失种土之宜,而能尽稼穑之利”。这是一种可贵的创举。可惜原图已经失传。第四,最重要是风土限制说的突破。

《农桑辑要》说:“苎麻本南方之物,木棉亦西域所产,近岁以来,苎麻艺

① 王祯:《农书·授时篇》。

① 王祯:《农书·授时篇》。

② 王祯:《农书·授时篇》。

于河南,木棉种于陕右,滋茂繁盛,与本土无异。⋯⋯悠悠之论,率以风土不宜为解。盖不知中国之物,出于异方非一。以古言之,胡桃、西瓜是不产于流沙、葱岭之外乎?以今言之,甘蔗、茗芽是不产于牂柯、邛笮之表乎? 然皆为中国珍用,奚独至于棉麻而疑之。虽然,托之风土,种艺之不谨者有之;抑种艺虽谨,不得其法者亦有之。”农业生产必须重视地宜,但作物也有较广泛的适应性,有人将地宜简单绝对地理解为以地区来划分是错误的。而如此明确地批判风土限制说,则是始于元代。它反映出人们已不能满足于听任新作物在农业上自发地传播,而是要进一步大力促进新作物的引种和推广,以及加强人的力量来改变自然。“谨于种艺”和“种得其法”就是加强人的力量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