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利

运河 隋朝开凿的南北大运河,经唐、宋六百多年的变迁,已有很大变化。隋唐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宋以大梁(今开封市)为中心。元代由于开凿了通惠河、会通河和济州河,使南北大运河不再绕道洛阳、开封,大致成了直线,缩短了许多路程。这条运河虽然在元代未能发挥很大作用,但却为明朝改造南北大运河奠定了基础。

济州河从任城(今济南市)开始,到安山(今山东梁山北)为止。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动工,第二年八月完成。

会通河从安山开始,至临清为止,全长二百多里。至元二十六年(1289) 正月动工,至六月十八日完成,历时仅四个月。由于工期短促,工程质量较差,河道开得浅窄,木闸也不牢固,第二年便闸坏河淤,不能通航。于是又派人疏浚,把木闸改为石闸。

通惠河从通州(今北京市通县)开始至大都(今北京)瓮山泊(今昆明

② 杜仙洲:《永乐宫建筑》,《文物》1963 年第 8 期。

湖)止,这是通航段。引水段则起自昌平白浮村,终于瓮山泊。全长 164 里

104 步。工程的勘测、设计和施工,由元朝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主持。至元二十九年(1292)春开工,至元三十年秋竣工。至此,京杭大运河全部建成, 全长 1700 多公里①,比隋朝的南北大运河缩短了 1000 公里。

治河 元代建都大都,离黄河较远②,对河患长期采取消极的态度。直到黄河威胁大运河的安全时,才不得不采取整治措施。在元代各次治河活动中,最著名的是贾鲁治河。这次治河工程浩大,成效显著,对后世影响也较大。

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命贾鲁为总治河防使,发汴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 15 万人,庐州等戍十八翼军 2 万人投入治河③。先疏浚黄河故道,再

堵白茅决口。经过 7 个月的治理,十一月白茅决口堵塞成功,河复故道,南汇于淮,东流入海。这次治河的经过、方法和经验,被欧阳玄详细地记入《至正河防记》中。欧阳玄以前,治河文献不载治河方法,欧阳玄首倡记载治河方法,使后世治河者能从中得到借鉴。

元代还有沙克什的《河防通议》2 卷,讲治河的六个问题:河议、制度、物料、功程、运输、算法。是一本水利工程专著,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它是在沈立《河防通议》(汴本)、建炎二年(1128)周俊《河事集》、金代都水监编的《河防通议》(监本)这三种著作的基础上整理改编而成,是宋、金、元三代治河经验的总结。

元代王喜编《治河图略》1 卷,也很有特色。它以图为主,附有图说。叙述历代黄河河道的变迁及治理。“治河方略”、“历代决河总论”两篇, 陈述了编者的治河见解。

农田水利 元朝的农田水利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中统元年(1260)在谭澄主持下,重修引沁灌区工程中的唐温渠。第二年由王允中、杨端仁主持, 又在沁水下游修建广济渠,渠长 677 里,经济源、河内、河阳、温、武陟 5 县,“浇溉近山田土,居民深得其利”,浇灌民田三千余顷①。至元三年(1266)郑鼎主持“导汾水,溉民田千余顷”,缓解了当地“地狭人众,常乏食”的困难局面②。元末李好文的《长安志图》“泾渠图说”,是记载引泾灌区的专著,记载了元代延祐五年(1318)至至正四年(1344)这 26 年间泾水与石川河之间的水利灌溉渠道现状和元以前的渠道遗迹。王祯《农书》则记载了元代江南地区各种农田水利工程及灌溉提水工具。如水渠、陂塘、堤堰、水栅、水闸、石笼、涵窦、阴沟、渡漕、水井等。工具有人力翻车、牛转翻

① 见《中国水利史稿》(中册)页 269,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7 年版。

② 自金代起,黄河改道,夺淮入海。

③ 《元史·河渠志三·黄河》。

① 《元史》卷六五《河渠志二》《广济渠》。

② 《元史·郑鼎传》。

车、水转翻车、筒车等。任仁发的《浙西水利议答录》10 卷,阐述了他提出的治理太湖的理论③。主要论点是三个: (1)研究太湖水性;(2)三法

(疏、堤、闸)并重; (3)通行管领,一体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