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山文集》、《湛然居士文集》、

《陵川集》、《许文正公遗书》

《遗山文集》40 卷附录 1 卷,金元好问(1190—1257)撰。作者字裕之, 号遗山,祖系出自拓跋魏,太原秀容(今山西析州市)人。金兴定五年(1221) 进士,官至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构野史亭,以著述存史自任,元末修《金史》多采之①。元好问于金末在学术上名重一时。本书凡诗 14 卷,文 26 卷, 其中记序、碑铭志碣甚多,保存了金末元初人物和事件的丰富资料。通常有

《四部丛刊初编》本。

《湛然居士文集》14 卷,耶律楚材撰。本书是别人据楚材作品而汇编成集,最早编成于公元 1233 年,共 9 卷;系当时中书省都事宗仲亨辑录,这 9

卷就是现在本书的前 9 卷,写于公元 1233 年以前。后来又有人补辑了公元

1233—1236 年的作品,是为本书的后 5 卷②。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则谓:“《湛然居士文集》十四卷,中书都事宗仲亨辑。”

全书以诗为主,也有一些序、疏等文章,反映了作者的部分经历、个人的真实思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因此,是书为治元史者研究耶律楚材的思想和十三世纪初我国北方和西北史地等,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例如,向达在其校注《西游录·前言》中指出耶律楚材自西域东归,“并不如旧史所说扈驾归和林,而是另走天山北面长春西行的那条路。由阿里马北行过阴山至不剌城,由不剌城而东经轮台、北庭、高昌,出伊州,出大漠,以至肃州”。向先生在作出这一结论时,即参考了《湛然居士文集》卷八《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序》、《辨邪论序》、卷十三《糠孽教民十无益论序》及卷三《过夏国新安县》诸篇。谢方在其点校《湛然居士文集·前言》中,也指出了“文集中还保存了不少不见于”正史的重要史料。如关于窝阔台的医官郑景贤的事迹,就是一例。本书中耶律楚材的西域诗,是作者亲至其地身历其境而写成的,具有很高的价值,是我们研究西域地区民族历史的重要史料。

本书过去通行的是《四部丛刊》本,此外尚有《渐西村舍》本和据它排印的《丛书集成》初编本。另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著录《湛然居士集》35 卷,今未见,不详何人所辑。《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记载是书 35 卷“缺七卷至十二卷,又缺二十二卷、二十三卷”。钱氏撰《补元史艺文志》时, 殆亦未见此 35 卷之全貌。中华书局于 1986 年出版本书的谢方点校本,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校以上述诸本,书后收有宋子贞《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

① 《金史》卷一二六有其传,甚简略,郝经为之撰《遗山先生墓铭》,见《郝文忠公陵川集》卷三五。

② 参见谢方点校《湛然居士文集·前言》,页 6,中华书局 1986 年版。

王国维《耶律文正公年谱》等作为附录,为目前最佳而又最易得到的版本。

《陵川集》39 卷,郝经(1223—1275)撰。本书全称《郝文忠公陵川集》。郝经字伯常,泽州陵川(今属山西)人。家世业儒。曾为忽必烈藩邸旧臣和重要谋士之一。世祖即位,以郝经为翰林侍读学士,充国信使使宋,被宋相贾似道扣留于真州(今江苏仪征)达 16 年之久,至元十一年(1274)始得还朝,翌年卒。《元史》卷一五七有传。本书对研究忽必烈即位前后的政治形势以及元朝各项制度的建立等方面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常见有清乾隆三年凤台王氏刻本、清道光八年增补重刻本。北京图书馆藏有明正德二年李瀚刻本,收入馆藏古籍珍本丛刊第 91 册。

《许文正公遗书》12 卷,许衡(1209—1281)撰。衡字仲平,号鲁斋,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历任国子祭酒、中书左丞、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等职。本书中的《时务五事》、《汰冗官疏》等奏疏,对研究元初政治情况很有价值。通常有清乾隆五十五年怀庆堂刻本。北京图书馆藏有明万历二十四年江学诗刻本《鲁斋遗书》14 卷,收入馆藏古籍珍本丛刊第 91 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