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戏剧

元代戏剧包括杂剧和南戏两大系统。

① 陶宗仪:《辍耕录》卷二七《燕南芝庵先生唱论》。

杂剧是我国历代歌舞艺术、讲唱伎艺长期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戏曲形式。我国戏剧产生于唐代。自宋开始,一些大城市就曾建立勾栏、瓦舍,许多民间艺人在里面进行说唱表演。金中都的院本,就是宋代市民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元杂剧把歌曲、宾白、舞蹈动作融合在一起,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戏剧艺术。它以(唱)为主,唱词由同一宫调的套曲组成,句尾入韵,并有科

(动作)、白(念白)相配合表述剧情。每一出剧通常分为四折,剧前或两折之间可加“楔子”。演出时由一个演员(正末或正旦)演唱到底,其他演员只作配合的科白。杂剧初盛于山西、河北,大都(今北京)是前期杂剧创作和演出的中心。玉京书会等是大都创作剧本和唱本的团体。据《录鬼簿》、

《录鬼簿续编》、《太和正音谱》等书记载,元代杂剧作家约有二百多人, 剧目六百余种,现在一百五十余种。最著名的剧作家是关汉卿,他被誉为“编修师首”、“杂剧班头”,自称“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通五音, 六音滑熟”(关汉卿《石伏志》)。明代臧懋循在《元曲选序》中说他“躬战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他共创作了 63 个杂

剧剧本,现存曲目俱全的 12 个,科目残阙的 3 个。其中《窦娥冤》、《单刀会》、《拜月亭》等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王实甫的《西厢记》,《录鬼簿》中称之为“天下夺魁”。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等,都是这个时代的名剧。关、马、郑、白,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元代还涌现了不少成就卓著的少数民族杂剧家,女真人李直夫(蒲察李五)编有《虎头牌》等 12

种,蒙古人杨讷编有《刘行首》等 18 种,回回人丁野夫编有《赏西湖》等 5 种。也有反映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剧本,如吴昌龄等编有《老回回探狐洞》等多种。著名杂剧演员有朱帘秀等,回回女演员米里哈歌喉清婉,亦负盛名。

南戏又称“戏文”,原是浙江温州一带的地方剧,宋徽宗宣和年间开始流行,到南宋时已很兴盛。明祝允明说:“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 谓之温州杂剧。”(祝允明《猥谈》)入元后,“南戏”被当作“亡国之音” 而遭受歧视。元中期后,由于杂剧转衰,南戏得到发展。南戏也由唱词和科诨组成。唱词多采自宋词和里巷歌谣,其曲调除民间曲调外,还有大曲、曲破、佛曲、舞队、影戏、鼓板、唱赚等,但不限宫调,不限折数,一剧演唱也不限一人,比较自由灵活。同时,它的声腔也有了发展,“腔有数样,纷纭不类。各方风气所限,有昆山、海盐、余姚、杭州、弋阳”。昆山腔是元末形成的,“善发南曲之奥”的昆山人顾坚起了很大作用(魏良辅《南词引正》)。海盐腔的首创者是畏兀儿人贯云石,“今世俗所谓海盐腔,实发于贯酸斋,源流远矣”①。

现存宋元南戏剧本残本十余种,见于记载的存目约 170 种。南戏作家也

① 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一。

有书会,如温州有九山书会,平江(今苏州)有敬先书会、九山书会等,杭州有古杭书会等。高则诚的《琵琶记》在艺术上有一定成就;《荆钗记》、

《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被称为“四大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