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选择“突破口”的方法

广义的说,只要是教学的“切入点”都可以称作“突破口”。但并不是任何一个“切入点”都有益于教学,因此“突破口”的选择不能任意为之, 而应遵循一定的原则:1.要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2.要有利于面向全体, 启迪思维,培养技能;3.“口”要小,便于集中力量,迅速“突破”;4.要

考虑“突破”后教学的发展方向,在由此及彼的过程中,尽量多穿插上一些内容,尽量把相关的练习解决掉。

选择“突破口”主要有哪些方法呢?

  1. 以标题为“突破口”。如《同志的信任》、《最后一课》、《挺进报》、

《小桔灯》等适用此法。

  1. 以关键句子为“突破口”。①以提纲挈领的总领句为“突破口”。如

《挖荠菜》、《回忆我的母亲》、《榆钱饭》等适用此法。②以点出中心的主旨句为“突破口”。如《记一辆纺车》、《这不是一颗流星》等适用此法。

③有的句子不是总领句、主旨句,但却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也可作“突破口”。如《皇帝的新装》、《社戏》、《孔乙己》等适用此法。

  1. 以线索为“突破口”。如《白杨礼赞》、《背影》、《七根火柴》等都运用此法。

  2. 以某一文体特点为“突破口”。如《荔枝蜜》、《藤野先生》、《谁是最可爱的人》等都适用此法。

  3. 以某一突出的写作特点为“突破口”。如《故乡》、《<白毛女>选场》、《范进中举》等都适用此法。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突破口”选择方法。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可选“护官符”为“突破口”,《竞选州长》可选“罪名”为“突破口”, 等等。而且一篇课文选择“突破口”的方法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三种。如《记一辆纺车》除选主旨句外,还可以线索(纺车)为“突破口”,

《荔枝蜜》除散文的选材特点外,还可以线索(“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 或主旨句(“他们正用劳动⋯⋯酿造生活的蜜”)为“突破口”。一篇课文以选一个“突破口”为宜,至于用哪种方法选择,则要根据教材、学生以及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适合用“突破口”教学法来教学的。一般说来,记叙类篇目(含小说、散文、戏剧)更适合于“突破口”教学法。但也有一些记叙类篇目不适合或不甚适合采用“突破口”教学法,对此不应强求。议论文、说明文是否可用“突破口”教学法呢?其实,我们在教学中通常使用的“找论点→理论据→明论证”、“抓特征→如何表现特征(说明顺序、方法等)”的方法,即是以论点、事物特征为“突破口”进行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