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语言文字训练的内涵

(一)语言文字训练对教材的“依赖性”。

教书,不等于教课本,学习不等于学教材。学习教材的目的在于构建一座通向知识彼岸的桥梁,而不在学教材本身。在过去,往往是桥造了不少, 可学生却还在知识的彼岸徘徊。为了造桥而造桥,岂不可笑。应当看到,这也是我们教育质量得不到明显提高的根源之所在。而解决的办法便是把训练引入课堂。

训练不是孤立的、点状的训练,它不能脱离教材,离不开对教材的学习与基础知识的领会。囿于教材,只能作茧自缚;脱离教材,又不免南辕北辙。这样,就要求我们要把教材摆于一个最恰当的位置。

教材,是训练的载体,训练是对知识的深化与延伸。教材是根本,训练是手段,形成能力则是目标。比如小语第七册第二组,训练的重点是:“在读懂每个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着重练习给课文分段,深入地理解课文。”因此,在教学中,学习一篇课文,不是让学生知道每一篇课文是怎么分段的,而是通过训练,让学生知道该如何给文章分段。要着重方法的传授,让学生把所学的东西内化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二)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性与渐进性。

训练,不是随心所欲、漫无目的的,它总是与一定的目标相联系的。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语文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文学科本身的规律决定了这种能力的培养与最终形成必须通过训练。训练要围绕字、词、句、段、篇,并最终落

实在听说读写上。

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决不可以一蹴而就。如听说训练,在不同的阶段就有不同的要求。中年级只要求学生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和少年儿童广播,抓住主要内容;能比较有条理地口述一件事,讨论问题能说清楚自己的意思。而高年级则要学生能听懂别人的讲话,有初步的分析能力,而且能口述所见所闻,做到有条有理。在训练过程中要循序渐进, 而不能操之过急,凌节而施。

(三)语言文字训练的实践性。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

语)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这样学生才能学得进,学得快,学得好。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说明教育与社会生活这一广阔天地是一脉相承的。知识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概括,我们应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放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运用、检验、发展。

训练的内容与形式都要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相随,在这方面,我认为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她或通过简笔画,或用生动语言的描绘、音乐的渲染等手段将学生带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让他们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思考,这样学生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各项能力的训练。

(四)语言文字训练的思想性。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大纲明确规定:“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如小语教材第一册《农村大变样》这篇课文,在训练语言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农村之所以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完全是因为党的政策好,从而教育学生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与追求,对假丑恶的痛恨与摒弃,对他们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启蒙教育。

(五)语言文字训练的服务性。

所谓训练的服务性是指训练为作文服务。教学法的中心目标在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与获取知识的能力。作文,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任何能力只有依靠训练才能得到提高。

借助教材,进行训练,是指导学生习作的颇为有效的途径。它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让学生仿写,也可让学生仿说。如笔者在教学《高大的皂荚树》的二、三自然段时,要求学生以“好迷人的秋色呀”“好高大的楼房呀” 为开头说一段话。这样,学生就觉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且在训练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六)语言文字训练中的审美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儿童当然也不例外。对于美的事物,儿童最容易也最乐于接受。而语文教学又是美感丰富的学习活动,当然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境,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分辨美与丑,判断善与恶,识别真与伪,促使儿童逐渐形成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因此,我们应把审美教育贯穿于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如《美丽的公鸡》可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告诉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这样他们在观察生活

的时候就能由表及里地分析,对美与丑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认识真伪,分辨是非,促使他们在审美教育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总之,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认清语言文字训练的内涵,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