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作文指导”过程中的构思控制

构思控制是根据控制目标——作文训练题的结构要求,教师进行一系列“连续性的、有目的的与方向性”的控制行为——教学手段,把学生引向需要状态的过程。

构思控制的目标是学生理清所写作文的思路,要求学生达到构思的基本要求:向心性——围绕中心,确定主次与重点;条理性——先后顺序,有条不紊;严密性——清楚完整,前后连贯。控制手段是:

  1. 在小学阶段,各类记叙文都有自己的结构,构思控制首先要向学生提供可借鉴模式——范文:课本教材(包括“习作例文”),教师“下水文”, 或优秀作文选上的作文。提倡运用来自本班学生的“先行指导”作文——课前教师个别指导一二名学生按构思要求写好的作文。结合电教媒介或板书, 给学生展示具体清晰的结构模式(文章思路提纲)

  2. 构思指导要注意引导,“受客体根据施控主体(教师)的预定目标而动作,最后达到这一目标”。所谓“动作”,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动积极思维活动。同时,在整个控制过程中,重视收集反馈的信息,从而及时调整控制行为(教学手段)。常用的构思控制的作文教学课型是:提出训练要求后,就出示按要求先行指导的范例作文,由小作者自我介绍写的“是什么内容,说明什么道理(或特点或知识),用什么结构写,哪一部分是重点,如何写具体重点部分。”以此代替教师的抽象指导。这是通过“师生合作”让受控者学会构思方法,是第一轮的构思控制。

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材料,以同桌或前后桌为小组,学习构思方法,构思自己的作文。教师通过巡视,获得关于掌握结构的信息反馈,或当即个别辅导,或在紧接着的课堂交流构思时,进行即兴指导,以调整控制。

要说明的是,小学生作文在文章结构上只能是大同小异,“小异”指基

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突破借鉴模式,进行巧妙构思;而作文内容则要大异小同, “小同”指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模仿范文内容,不可一味强调发展学生创造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