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我们不能否认,学校课程的增加,学生课业的加重,使中学生“观察”、习作的时间大为减少,从而加深了目前作文教与学的难度。但如果待到减轻学生书包以后才致力于作文教学,让他们去观察生活,学习写作恐怕为时已晚了。

教与学相辅相成,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这是任何学科教育的理想境界。而现实中的我们在“教”的方面投人尚不够,不能把学生从消极苦闷的心理状态中解放出来,因而使“学”陷入“想起作文心就烦”的困境。困境对于大部分中学生来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海无涯

苦作舟。或临考前天昏地暗地背“范文”,那摇头晃脑的样子简直像背八股文;或从《作文选》里借来几篇应景,结果被罚抄或罚站“倒蚀了一把米”。二是为赋新“文”强说愁。文字功底稍好一点的学生,因课文学业太多无暇体验生活,与其绞尽脑汁地寻觅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如无病呻吟似的感受一下“多味”的人生。

造成如此困境的原因很多,在我看来,可能与我们“教”的方式或手段有关。部分教师因为恨铁不成钢,在上作文课时过于严格,动辄训话罚抄并佐以教鞭,不太注意对学生“情感投资”,严师到头来出不了“高徒”。在教学的方法上,我们又大都局限于讲范文,列提纲,或都拿出参考书本照本宣科地讲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这种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与青春期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总是格格不入的。

如何了却这块缠绕着作文课的心病呢?根据国家教委所倡导的小学愉快教育,中学成功教育理论要求,许多教师已总结出了“快速作文法”、“快乐作文课”等作文教改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和能力, 摆脱了“作文就是作难”的教学困境。在参照别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结合一般乡镇中学实际情况,在本校文学社开设了为期 3 年的作文辅导班,现已初步归结出旨在体现“教学大纲”、“生活信息”、“审美教育”三结合的作文信息课教学法。

作文班学员都从作文信息课中受益不浅,在省市县三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近 370 篇习作。从 1994 年 9 月到 1996 年 12 月人均发稿 4 篇。其中张丽娟学员虽小学写作水平低下,但如今在中学入辅导班后上升很快,在全国性征文比赛中荣获收藏奖一次、优秀奖一次;朱牡丹同学原对写作缺乏兴趣,入了文学社认真听取作文信息课讲座,积极投稿并获得县教育局《中学生作文》杂志年度评选三等奖。

浙江省嘉兴教育学院《写作报》、海盐县《教育工作通讯》,分别在1995

年 11 月号、1996 年 3 月号上,以《开拓写作视野,潜心作文教改》为题, 对我的作文辅导班作了详细介绍;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初中生》杂志,在1995 年 1、2 月合号中,以《鸳鸯桥畔练笔忙》为题对我的作文教改经验作了专栏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