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兴趣

克服这些消极心理,有很多事情可做,而培养兴趣是关键所在,是纲, 纲举才能目张。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对象的兴趣,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动力”。实践也证明,学生一旦对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乐此不疲,并能取得好成绩。所以诊治消极心理病症的方子当属“兴趣汤”。

如何引发兴趣,又有各种做法,根据我的实践,述其要点如下: 1.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学习目的。

学生一旦真正理解了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能出现“求知欲”,形成意志努力,那写作的厌恶心理、惰性心理、应付心理自然就不存在了。

我主要的做法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理解到写作能力是进一步学习、深造和未来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请学习好的学生谈

“写作能力的提高能促进其它学科的发展”的心得体会,请已经考上大学的学生向我们所教的高中学生作“作文与高考”的经验讲话,请熟人干部谈“写作在工作中重要”的现身感受。通过这些所讲所做,最后都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1. 语文教师要以自身的影响力感召学生。

语文教师必须是写作的爱好者,因为有写作实践的老师,容易体会学生写作的甘苦,容易认识学学作过程中的症结所在。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也才能在指导过程中靠船下篙,贴近务实。另外语文教师自己善写,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容易给学生自信心,容易产生“其身正,不令而行” 的效果。如果曾发表过作品,其影响力更佳,因为中学生普遍有一个心理, 他们都崇拜发表过作品的人,一旦学生崇拜自己的语文老师,何愁什么消极心理的存在?

我自己是个写作爱好者,发表过不少文章,学生对此非常羡慕。我告诉他们,只要你们努力,我可以帮助你们发表文章。所以我教的学生,普遍写作积极性较高,兴趣较浓,不少人除了完成正常写作任务外,还长期坚持写作。

  1. 肯定成绩,多鼓励尊重。

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并表扬学生习作中的优点,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从而增强写作的信心。学生一旦有了信心,自然就要求上进,肯努力了。这实际上是教育学上所说的鼓励性原则。实践也证明这样做对于克服作前恐惧心理,作后冷漠心理很有效果。

我批学生作文,最低也给及格分。写评语尽可能多写好话“投其所好”, 再差的文章,我也要找出一两条优点。批评缺点时,我很注意不伤学生的自尊。全班评讲时,不可避免要举一些反面例子,我常常采用“加水法”,即谈作文时,有意对原文有所“篡改”,加上一些话。这样被举例的学生开始以为是自己,听听发现又不是,于是猜测——“可能是别人”。这种做法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解脱的情境,有时故意把本班的作文说成是外班的, 这样可以爱护学生的自尊,避免“痛苦”体验。

  1. 提供发表机会,形成良性刺激。

我在这方面做法是:一、出墙报;二、组织文学社定期编辑杂志;三、参加各种征文竞赛;四、向外推荐发表。结果有不少学生的文章发表了,有的还在征文中获了奖。这些同学无比喜悦,其他同学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那些诸如厌恶、敷衍、偷懒的心理也就不复存在了。教师一旦把学生的发表欲、成功欲鼓动起来,使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和

创作兴趣,就会产生“巨大的情绪力量”,这会为作文教学工作减轻许多额外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