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考物理复习时的几项对策及教学建议

通过分析近年来高考物理命题特点,从而预测未来高考物理命题的规律,特制定如下应试对策,作为冲刺的主攻方向,以争取高考复习的最佳效果。

  1. 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端正复习指导思想。

《说明》是高考命题和考生应试的依据,精读《说明》,以《说明》为指南,才能摸透考试的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达到何种程度;试题的题量、题型及各部分内容所占之比例。在复习中应根据说明中所列的相互知识的层次及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确定复习要求的深度和广度,既能掌握双基,又能掌握较高水平的知识和能力,目标明确,提高复习效果。

  1. 加强双基教学,重视理解能力的培养

高考命题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因此, 在复习中应重视课本知识,打好基础,抓住重点,照顾全面,对《说明》中标以 C 级要求的重点知识应以强化训练,达到熟练自如通达善变,落笔有神。要重视重点知识:如力学中的力和物体的平衡、牛顿三大定律、两个定理和两个守恒定律;热学中的气体性质;电学中的电场、稳恒电流、电磁感应; 光学中的反射和折射。

针对高考着重考查学生的五种能力的要求,在复习中进行知识串讲时, 注意在形成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运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基本思维方法,对物理公式要熟记、记准,掌握其使用范围和应用条件, 对知识通过纵横向联系,进行类比鉴别、判断,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结构: 在结合教材中给出的素材,抓住知识点和能力的结合点,发展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思维方法对复杂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综合能力。对习题和试题讲评课,采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并用解题,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不仅可训练思维能力,而且可增强灵活应用能力。这要求教师选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启发性的例题,讲练结合,视听示范,进行重点讲评、突破难点,提高综合处理物理问题之能力。还要更多地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隐含于问题中的概念和规律及临界条件,理解和认识清楚解决同类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以及特殊问题的特殊思路和方法,从而掌握物理问题的分析思维方法。教学中以引导为主,选择例题针对性要强,问题明确、层次清楚、要求适当。对于练习中的题目,要求学生弄清其物理图景、物理过程分析、

设计出解题方案,找准所要应用之公式。争题时要善于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总之,从解题方面,可着重培养下述能力:(1)审题能力;(2) 储存知识和提取知识之能力;(3)寻找隐含条件能力;(4)判断和鉴别、推导和论证能力;(5)形成物理图景、找出解题中关键性条件能力;(6) 运用公式和图象的解题能力;(7)实验分析能力。

在第一阶段复习中,主要通过常规题(包括历年高考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分析,使学生通过复习,对知识结构和各部分知识的联系及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内涵有较深的认识和理解,逐步掌握常规的基本分析方法。在第二阶段复习中,着重通过单元归纳和专题讲座对综合分析和技巧性的解题思路进行训练,并能分析问题中的物理模型和物理过程,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如隔离分析法、等效法、近似估算法、外推虚设法等),真正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之能力。

  1.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技能

高考物理一直注意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实验比例占 12%~14%。实验也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实验复习中,应认真复习《说明》中的 17 个实验, 达到高考对实验的各项要求,着重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处理数据能力以及分析实验误差产生原因和尽可能减少误差的能力。复习的重点是力学和电学实验,特别是电学实验。教师应加强对实验方法和思想的培养, 让学生亲自操练,真正发挥实验功能,切实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1. 加强培养和训练规范性书面表达问题的能力与良好的解题习惯

学生书面表达不规范而造成过失性失分情况仍很严重,教学中要注意讲明物理解题规范。平时教学一是教师注意以身作则作好示范,二是对学生平时作业严格要求。在复习过程中应及时逐步纠正书写不规范、表达不清楚的不良解题习惯。为此,建议教师认真学习两篇文章《解题规范化的动力定型》和《怎样写好物理计算题的文字说明》(分别详见《中学物理》高中版 1992

年第 1 期和 1994 年第 2 期)

  1. 应逐步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重视非智力因素及应试的正常心理状态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具体物理情境、物理过程作具体分析,养成认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逐步消除思维定势的影响。在教法上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可根据过去学习易犯错误之处,有针对性地提问,多增加学生的活动量,编选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以引起讨论和注意。

教师还要介绍有关应试的正常心理状态,寓非智力因素(情绪、意志、习惯)的培养于课堂教学之中,要有意识地通过测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必胜心;在临考的冲刺训练中要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如何增强心理上的调控能力,应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是否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和能否发挥出最佳水平之关键。

综上所述,高考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率,适当的难度和可靠的区分度。通过上述分析和预测,采取正确的复习对策,对于促进物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将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