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浮沉规律

实践表明,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往往会产生一些错误的判断。认为“凡是重的物体就下沉,轻的物体就上浮”,“一样大的物体重的就下沉,轻的就上浮”等等。对于孩子们可能出现的错误判断,教师事先应有所预测,并根据预测,确定引导的方法。例如把一块较重的泡沫塑料和一块较轻的铁片同时放入水中,孩子们看到较轻的一块铁却下沉了,较重的泡沫塑料却浮在水上。从而认识到“重的沉轻的浮”的判断未必正确。

那么究竟影响物体沉浮的是哪些因素呢?学生又可能联想到体积这一因素,我们仍可让学生用实验来验证。当学生领悟到要把重量、体积这两个因素联系起来考虑的时候,他们的思维实际上已产生了质的飞跃。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一样大的物体,重的就下沉,轻的就上浮”。教师更须巧引细导。例如,准备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三个物物 A、B、C,其中物体 A 的比重大于 1,基余两个物体的比重小于 1。先把 A 和 B 放入水中,A 比 B 重,A 沉 B 浮;再把 B 和 C 放入水中,B 比 C 重,但 B、C 都浮起。实验表明,一样大的物体, 并不一定就是重的沉,轻的浮。

那么,究竟要重到什么程度(比什么重)就下沉,轻到什么程度(比什么轻)才上浮呢?学生思维发展到这一步,前面提到的那张材料附表就起作用了,这时只要让学生看看那张材料表,并回想一下表上所列物体的沉浮情况,他即刻会领悟到:水这种材料是物体沉浮的分界线,终于得出“一样大的物体,比水重的就下沉,比水轻的就上浮”。

本课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教师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维,不断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课的教学要点,就是在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可能产生的问题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一系列的课堂实践活动。由儿童自己归纳结论,让他们沉浸在“自己发现”物体沉浮规律的欢乐中。

几种物体、体积一样大(1 立方分米)时重量(公斤)的比较。

实际上是一个比重表,以水的比重为基准,其中,有的比重大于 1,有的小于 1,这个表将会在研究物体浮沉的规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