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课堂提同的误区

江苏省兴化市永丰中学 吴凤鸣

曾听过这样一则案例:某校一位家住校外的任科老师,发现自己的自行车胎连续几次被人将气放掉,便留意观察,发现竟是本班学生所为。当班主任问及这样做的原因时,该生说是这位老教师上课总不喊他回答问题。这则案例乍一听似叫人啼笑皆非,但静下心来想一想,却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能厚此薄彼,以致走入课堂提问的误区, 产生课堂提问的负面效应。

造成课堂提问的误区,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因素。

一些教师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着眼,习惯于提问成绩好的学生,认为成绩好的学生答问题的正确率高,且能“速战速决”,节约时间,而不愿提问成绩平平的学生,既担心他们回答问题的质量,又唯恐他们打“持久战”, 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殊不知,课堂提问既然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就不能仅仅囿于形式。教师的提问既可了解教的情况,又可检测学生学的情况。试想一下,在一个班级,就学生成绩而言,好中差客观存在,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各异,同样一个问题,成绩好的学生理解了,成绩差的学生也许还处在混沌状态。只注重提问成绩好的学生,得到的反馈信息必然是片面的。甚至是歪曲了的。其结果只能是以一种事实掩盖着另一种事实,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句话,只能是事与愿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从何谈起呢。

也有一些教师受“以好带差”的美好愿望的支配,在课堂提问中,常常给出类拔萃的学生以表现的机会,不管是了解性问题,还是探讨性问题,甚至朗读都被极少数尖子生“包干”,而冷落了更多的成绩一般的学生。这样做能使尖子更尖,但不利于其他学生。首先,它违背“两全”的教育思想。学校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均得到发展,是全面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个基本标志。只重视尖子生的做法,正好与“两全”思想背道而驰。其次,只重视尖子生的做法, 忽视了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知识与智力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从学生个体来说,因为知识完全靠后天获得,所以理所当然地就离不开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而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仅有助于学生接受新知,而且能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得到智力上的发展。再次,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双边活动的过程,课堂提问中只重视尖子生,从表面上看似乎也体现了双边活动的原则,但由于学生一边真正能参与活动的只是少数人,因而究其实,这种教学活动仍然是把学生看成了被动的接受者,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不难想象,在这种课堂氛围中,教师的“以好带差”的愿望只能是愿望而已。

还有一些教师,课堂提问只面向少数学生,是受情感制约的,这些教师除了乐于提问成绩好的学生外,还把提问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学生(如亲戚、朋友的孩子)作为是一种关怀。这种“偏情”的做法是教师不良情绪的反应, 它也必然影响着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表示过:学校里的学习并不意味着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到另一个头脑里去,而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

灵接触。良好的富有积极意义的心灵接触与交往,它可以促使师生之间缩短空间、心灵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有利于密切师生间的情感关系。师生间的情感关系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赞可夫的大量实验表明,教师良好的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不良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学生在友好、和悦、互相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好,在紧张、对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总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在课堂上的“偏情”,不仅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而且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反感,从而影响学生学习具体学科的情绪。同样,学生对教师一旦产生热爱、敬佩、信赖的感情, 往往也会对具体学科产生浓烈的兴趣,有利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情感的调节作用是其他任何方面都无法替代的。

再有一些教师,对课堂上做小动作,不注意听讲的学生采取“将军式” 的提问,这也是不健康的情绪反应。其实,部分学生开小差,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暗示其集中精力听课,这倒不失为一剂良方。但遗憾的是这些老师动机好不够正确,把好事办坏了,用怪问题来卡学生,非把学生追得走投无路、狼狈不堪不可,让学生以“丢面子”的代价来换取对课堂纪律的“遵守”。这且不谈容易伤害学生自尊心,引起学生逆反心理,更主要的是会使学生产生“提问即惩罚”的错觉,产生害怕提问的心理,造成心理障碍。

综上所述,造成课堂提问的误区,根子在教师身上,但这里又有主、客观之分:主观的是一些教师的教育思想不端正,受着升学教育的左右,以培养尖子生为己任;客观的是一些教师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的指导,经验主义, 意气用事,不能根据教学原理和学生心理特点组织教学,因而违背了教育规律。

要走出课堂提问的误区,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切实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的观念,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全体学生身上。同时,自觉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清醒地认识教学过程中的提问不仅是教师的需要,更是学生的需要。马克思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我们是否能这样认为:“没有需要,就没有课堂,乃至就没有教育。”总之,只要我们观念正确,认识到位,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走出课堂提问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