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新教育思想,加强对小学生独立性的培养

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重新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尊重儿童的发展要求。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教师包办和代替不

了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把儿童作为主体,用他们的想法去搞他们的活动,去做他们的事情。不然,即使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组织起来的活动、游戏,孩子们没有兴趣,教育效果也不大。其原因就在于教师不了解儿童的生活世界,用自己的认识代替了孩子们的认识。尤其是小学生,包办代替的结果,只能是越学越死,越学越缺乏独立性。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个学生的兴趣、愿望,尊重他们内在的主观兴趣和要求,用儿童的眼睛看待一切。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还必须改掉陈旧的传统教育方式,变“封闭式”为 “开放式”,变“顺从型”为“开拓型”,改变一切按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

做法,真正使小学生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一)在游戏中增强儿童的独立意识。

鲁迅说:“游戏是最正常的行为。”许多儿童喜欢在游戏中当领袖,教师可多组织一些游戏,让小学生在游戏中独立构思,自由选择同伴,运用自己的语言、动作,按自己的意愿发展游戏中的情节,在游戏中充分发挥每个儿童的才智,使孩子们玩得主动、有意思,这样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很快得到锻炼。

(二)丰富多采的活动是培养儿童独立性品质的重要途径。

进行独立性培养时,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鼓励孩子们自己设

计、组织、开展活动。有些活动设计即使看起来是幼稚而蹩脚的,教师也要给以肯定和支持,因为它毕竟是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是儿童发展独立性的初步实践。要让广大儿童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参观、访问、游泳、爬山、野炊、采集标本、跳舞、唱歌、各种竞赛,让儿童到大自然中去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这是培养儿童独立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在学习生活中训练小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活动是小学生与幼儿生活方式的一大不同。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时时处处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自己提出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课前预习,自己设计一些作业。鼓励他们用多种思维方法,从小培养自己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儿童独立学习的目的。

(四)劳动是培养儿童独立性很好的实践活动。

加强劳动实践可以培养儿童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做为教师,要为儿童创造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机会。经常组织一些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并定期进行劳动技术的考查,建立劳动手册记分制度。搞一些小劳动竞赛,让学生独立地选择竞赛项目,进行缝纽扣、洗衣服、刷鞋等表演。高年级可进行自由选择布料、自己进行剪裁、缝纫、设计鞋垫、椅子垫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厨师活动,让孩子们独立采购,自己配料,自己写菜谱,并进行操作比赛,看谁的菜谱写得有创造性,谁的菜做得快,味道好,有营养,既好吃又好看。这样,通过劳动督促儿童养成劳动习惯,使他们学会自己动手动脑,掌握劳动技能。

(五)指导儿童广泛社交,加强独立性训练。

在经济改革的新年代里,小学生的社交活动场所和方式也随之改革。为此,要让儿童到社会上去接触,去做一些事情。教师要指导小学生怎样与人交谈,怎样与人通信,怎样注意交谈的方式,怎样处理一些问题等等。例如: 我们学校组织编排哪些节目,怎么与办事处联系,谁主持活动,谁起草慰问信,谁宣读,场地问题怎么处理⋯⋯,整个活动的安排都可让孩子们去独立思考,独立完成。通过这样的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受一些考验,给他们出“难题”,提高他们的独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