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南明政权及各地的抗清斗争 第一节 清兵入关及大顺政权的抗清斗争

清 兵 入 关

崇祯二年(1629)以后,清兵多次进入京畿、山西,围宣府,入永宁, 攻大同,破代州,甚至屯兵于皇陵所在的天寿山① 。其时清兵入关的目的, 主要是劫掠,而不是占地,每于饱掠后即退。这些军事行动对明朝君臣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压力,更甚于军事方面的压力。

崇祯十六年(1643),清帝皇太极死,其弟多尔衮以摄政王的身份,拥立皇太极第三子福临,此举引起清政权内部的斗争,在一段时间里,不向关内用兵,稍微减轻了明朝廷的压力。

对在西安建立的李自成大顺政权,清政权曾试图与之结成反明的联盟, 但未得到响应。大顺军进入北京,大顺政权取代明政权,成为清军通向中原的最重要的障碍。

原明朝边将吴三桂的降清,对清廷来说,是绝好的时机。吴三桂在其父吴骧调入京师提督御营后,继任镇守宁远的都指挥使,封平阳伯,镇守山海关至滦县、昌黎一线。崇祯十七年三月下旬,吴三桂突然发兵,夺取已为大顺军控制的山海关。消息传到北京,李自成认为,山海关掌握谁手关系重大, 便亲率主力四十万进行征讨。吴三桂自知不敌,派使者与多尔衮联系,寄希望和清军联合作战。多尔衮答应出兵,但他不承认所谓“合兵”,同时要求吴三桂投降。吴三桂接受了投降的条件,入清营见多尔衮,髡发称臣。清兵出动十余万,由多尔衮统率,吴三桂则充当了清兵入关的先锋。

山海关一片石之战首先在大顺军和吴三桂军之间展开。多尔衮先按兵不动,一来窥测大顺军的虚实,并在作战中削弱其力量,二来检验吴三桂的投降是否真心。直到恶战了两天,双方消耗都很大,吴三桂军已明显支持不住, 多尔衮才“使铁骑数万,以白标为号,绕出吴兵之右”①,给予大顺军突然的冲击,战场的形势立即发生变化。在清兵和吴三桂军的合击下,大顺军由优势转化为劣势,损失惨重,“虽刘宗敏勇冠三军,亦中流矢,负重伤而回”

②。李自成不得不率败兵退回北京。吴三桂因功受赏,清政权封他为平西王。

李自成认识到山海关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在思想上过于轻敌,对吴三桂公然降清,和清兵同吴三桂联合的形势没有充分的估计,未做周密安排便仓

① 计六奇:《明季北略》卷六○《清兵入塞》。

① 《明季北略》卷二十《吴三桂请清兵始末》。

② 《明季北略》卷二十《吴三桂请清兵始末》。

促出兵,导致山海关战役的失利。战后,大顺政权面临严峻的形势,清兵可以长趋直入,大顺军分布数省,一时难以召集。既无险可守,又无足够的守城力量,退出北京在所难免。问题在于,是主动退出,还是拒守不成再撤。李自成选择了前者。四月二十九日,他在紫禁城内的武英殿举行了即位典礼,然后运草入宫,放火焚烧明朝的宫殿、太庙以及北京九门。大顺君臣离开北京,经山西退回西安。

五月初,多尔衮率清军一部进入北京。他一面派兵南下追击,很快控制了京畿,一面根据谋臣范文程和降清的明朝经略洪承畴的建议,对明朝士大夫采取安抚政策,在北京为崇祯皇帝治丧。降清的原明朝官僚,不论是否与大顺政权合作过,一律官复原职。被农民政权没收的明朝勋戚的赐田、家产, 尽数归还。这一政策对改变北京士大夫的态度,稳定京畿的形势,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于农民军,多尔衮也采取了征讨与招降并举的方针。大同总兵姜瓖是原明朝将领,这时首先背叛大顺政权,向清廷投降。镇守代州的将领唐通也是明廷降将,在清廷招降下,突然袭击李自成的重要战将李过,拜表降清。镇守长治的平南伯刘忠虽然没有投降,但在清军逼近时弃城而走,晋南的防线随之崩溃。十月初一,清顺治皇帝在北京举行大典。

清兵入关以后,特别是清政权建都北京以后,关内的政治格局和斗争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大顺政权和大西政权都把抵抗清兵作为主要的任务。既没有投降清廷,也没有投降农民政权的原明朝势力,则纷纷打出复明的旗号,拥立明朝宗室为帝,建立起各自独立的政权。这些政权在很大程度上继续了明朝后期的官僚门户之争和腐败的政治,对大顺政权、大西政权持敌对立场。但在李自成和张献忠死后,他们也希望利用存留下来的农民军力量。各地的抗清斗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