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逃户与流民

逃户和流民的产生,除了“避徭役”、“年饥或避兵”之外,躲避赋税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还有其他一些因素。这两种情况,历代皆然。就明朝而言,从明建国开始,迄明朝灭亡为止,逃户与流民从未间断。从发展阶段来看,大约可以宣德朝为界始,宣德以前,由于国力相对强大,社会比较稳定, 逃户和流民问题尚不十分突出,规模小,对封建国家的直接威胁还不严重。从宣德后期开始,从南到北,人民逃亡的现象已经变得相当严重。为了明白起见,先将《明实录》所记洪武二十四年(1391)至正统十二年(1447)五十多年间,逃户与流民的一些资料,表列于下:

时 间

地 区

人数与去

逃亡原因

资料出处

洪武二十四年四月癸亥

山西繁峙县

逃民 300 余户岁招抚不还”

,“累

迫于苛政。

《明太祖实录》卷208 。

建文四年八月丁丑

永乐元年正月庚辰

南直隶淮安、北平、永平、河间诸郡

北平布政司

流移复业者余户。

71300

“ 避

移”。

《明太宗实录》卷11 。

流民复业者余户。

130600

《明太宗实录》卷16 。

(续表)

① 《明史》卷七七《食货一》。

时 间 地 区 人数与去向 逃亡原因 资料出处

永乐元年闰 河南开封诸 复业之民 302230 户, 因赋税繁重“不 《明太宗实录》卷

十一月了未 府

计男女 1985560 人。未 得已而去”。复业者 32050 余户,男

女 146020 余人。

25 。

永乐五年八月 广东揭阳诸 民多流徙者,近招抚复 “此皆逃避差 《明太宗实录》卷

壬辰 县

业 1000 余户。

役之人”。

70 。

永乐八年七月 山东莒州等 复业之民 13400 户。 《明太宗实录》卷

戊子 县 106 。

永乐十六年二月 湖广随州等 各处逃来之民 5O0 余 “厄于饥寒”。《明太宗实录》券

癸巳 地 户。 197 。

永乐二十年十月 山东高密县 复业逃民 700 余户。 “科差烦扰,衣 《明太宗实录》卷

戊子 食不给”。 252 。

洪熙元年十二月 浙江海宁等 民逃徙复业者 9100 余 “科敛无度所 《明宣宗实录》卷

丁亥 县 户。

致”。

12 。

宣德三年闰四月 河南南阳诸 由山西流入之饥民不 “民饥流移”。《明宣宗实录》卷

甲辰 县

下 10 余万人。

42 。

宣德五年十一月 河南开封等 逃民复业者 115600 余 徭役所致。 《明宣宗实录》卷

甲寅 府 户。 72 。

宣德十年六月 河南彰德等 逃民复业者 50000 余 “追累年负欠 《明英宗实录》卷 6 。

丁未 府 户。

税粮,民不聊生”。

正统二年三月 陕西汉中 逃民四、五万人。 “比因徭役频 《明英宗实迫切,遂

戊午 繁,饥寒 致转徙”。录》卷 28 。

(续表)

时 间 地 区 人数与去向 逃亡原因 资料出处

正统二年四月 河南归德诸 逃民 540 余户。 “赋税浩繁,家 《明英宗实录》卷

戊寅 处

道贫窘”。

29 。

正统五年正月 真定、太原 招抚逃民复业计 36640 租役烦扰。 《明英宗实录》卷

辛亥 各州县

余户。

63 。

正统五年正月 山西、河南 流民 34230 户。 “贫民困乏,迫 《明英宗实录》卷

甲子 等处

于科关,遂致逃 63 。移”。

正统五年十二月 山西 招回复业流民计 11533 “岁荒艰窘,流 《明英宗实录》卷

甲午 户。

移各处”。

74 。

正统十年五月 凤阳宿州 自山东、山西诸处逃入 差徭所致。 《 明 英 宗 实 录 》

庚子 之民动以万计,已招抚男女 4100 余人,计 780 余户。

129 。

正统十二年三 河南邓州 自山东、山西逃入流民 “徭役繁重,逃 《明英宗实录》卷

月戊子

350 余户。

移至此”。

151 。

正统十二年四月 山东青州诸 民先逃移者 10300 余 “地瘠民贫,差 《明英宗实录》卷

戊申 城县 户,继又逃者 2500 余 役繁重,频年荒 152 。

家。 歉”。

正统十二年五 河南 自各处逃入流民将及 累因旱伤,辗转 《明英宗实录》卷

月壬子

20 万,尚有行勘未尽之 流移。数。

154 。

正统十二年六月 山东兖州府 饥民逃移者 5500 余户。“累岁旱涝,民 《明英宗实录》卷

丁卯 沂州

饥逃移”。

155 。

表中所列的数字,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从中不难看出:在此五十多年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已出现大批逃户和流民。如果每户按五口计算, 人数多达 440 余万(包括复业与尚未复业)。在如此众多的“辗转流移”的农民中,不排除有些在元末战争中已经弃家逃出,但大部分都是明皇朝建立以后,由于经济剥削和“靖难”战争等原因而造成的。无论是还乡复业者, 还是累招不还者,概不例外。洪熙元年(1425)十二月,浙江海宁县的奏言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民逃徙复业者九千一百余户,所欠夏税丝绵四万余斤,粮三万余石,乞恩优免。上谓尚书夏原吉曰:一县几何民,而逃者九千余户。此必官不得人,科敛无度所致”①。宣德时,宣宗又说:“人情皆欲安居,谁肯弃业他徙。只缘有司不善抚恤,横征暴敛,致其如此。”②他还

① 《明宣宗实录》卷十二,洪熙元年十二月丁亥条。

② 《明宣宗实录》卷六八,宣德五年七月丁巳条。

说:“天下人民,国初俱入版籍,给以户帖,父子相承,徭税已定。近年各处间有灾伤,人民乏食,官司不能抚恤,多致流徙。”③正统时,英宗说: “朕自即位以来,屡诏轻徭役,蠲逋负,慎简官僚,善加抚字。今岁未为荒歉,而民流移如此。盖由府、州、县官尸位素餐,苟且度日。稍有科差,则放富差贫。征收税粮,则横加科敛。或徇势要所嘱,督追私债,甚于公赋。或为豪猾所饵,通同侵渔,无所不至。以致小民不能存活,弃家业,携老幼, 流移境外”④,“迁徙不常”⑤。

逃户与流民大量涌现的后果是,“田地荒芜,庐舍荡然”,经济萧条。例如:苏州府太仓城,洪武二十四年编造赋役黄册时,原有六十七里、八千九百八十六户。至宣德七年(1432),只余下十里、七百三十八户。四十一年间,户口逃亡十分之九①。经济最发达的苏州府尚且如此,其他地方也就可想而知了。人户逃绝,田多荒芜,势必“逋负税粮,遗累乡里”,“公私耗竭”,皇权的经济基础也受到猛烈冲击。为此,必须有相应的政策予以调整。

逃户明初洪武、永乐二朝,对选户的政策一般说来是恩威并重,区别情况,分别对待。有暴力强制,又有宽恤之举。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太祖命国子监生会同各地府、州、县官员,审查逃户,派人押回原籍复业,免其徭役一年。而对于老弱不能还乡以及不愿还乡者,则令所在著籍,授田输赋②。洪武二十四年(1391),山西繁峙县奏言:“逃民三百余户,累岁招抚不还,乞令卫所追捕。”明太祖不同意,谕户部官曰:民窘于衣食,或迫于苛政,因此而逃,宜听其随地占籍,令有司加以善抚③。永乐七年(1409), 山西安邑县奏曰:逃民田土荒芜,而税粮尚征,里甲赔纳。明成祖立即指示户部尚书夏原吉,说:百姓必耕以给租税,既弃业逃徙,则租税无出。若令里甲赔纳,必致破产。破产不足,必有逃徙。于是租税愈不足。应马上发文, 凡有此种情形者,一律停止征收租税④。永乐十九年(1421),令原籍有司核审逃户。永乐二十年,山东高密县奏言:“逃民七百余户,已还乡复业。其历年所欠粮料,上司一再遣官催征,请予宽免。”明成祖即谕户部官,宜申令有司:“自今逃民复业者,历年所欠粮料等物,悉与蠲免。”①

永乐帝勇于开拓进取,他在位二十二年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

③ 《明宣宗实录》卷六九,宣德五年八月乙未条。

④ 《明英宗实录》卷一二七,正统十年三月辛丑条。

⑤ 《明英宗实录》卷一二一,正统九年九月己酉条。

① 周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明经世文编》卷二二。

② 参见万历《大明会典》卷十九《户部六·逃户》;《明史》卷七七《食货一·户口》。

③ 《明太祖实录》卷二○八,洪武二十四年四月癸亥条。

④ 参见《明会要》卷五○《民政一·逃户》。

① 《明太宗实录》卷一二四,永乐二十年十月戊子条。

要贡献。但他毕竟是一位封建皇帝,有功劳,亦有过错。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大动作,有的值得歌颂,有的难免有副作用。当时最为轰动的有三件:迁都北京、出兵安南、派郑和下西洋。这三件事都有得有失,既为大明帝国树起了威武强盛的形象,又使国家财力消耗太大,增加了百姓的赋役负担。于是从宣德朝开始,人户逃亡的现象很快蔓延开来。宣德帝为了制止这种现象、巩固皇权的经济基础,宣德五年(1430),一方面,选派一批廉能官往治财源所系或名都大邑等繁剧难治之地:以况钟为苏州知府、赵豫为松江知府、莫愚为常州知府、马仪为杭州知府、陈本深为吉安知府、罗以礼为西安知府、邵旻为武昌知府、陈鼎为建昌知府、何文渊为温州知府。又择才堪重任之臣周忱为工部侍郎,巡抚财赋重地江南,督责税粮,整理赋役,均平官民田科则;另一方面,还是实行宽恤政策。他说:“人情皆欲安居,谁肯弃业他徙?⋯⋯比闻漳州强贼,皆是逃民,罪虽可诛,情亦可悯。推原其始,责在有司,其即榜示各处,务从宽恤,若有扰害,致其逃亡者,罪不贷。”

正统元年(1436)六月,为了摸清各地逃户的情况,命山西、河南、山东、湖广、陕西、南北直隶、保定等府州县,造“逃户周知文册”,备开逃民乡里、姓名、男妇口数、军民匠灶等籍,及遗下田地税粮若干,原籍有无人丁应承粮差。若系军籍则开某卫军役及有无缺伍,送各处巡抚并清军御史处,督令复业。其已成家业愿入册者,给与户由执照,仍令照数纳粮。若本户原有了多税粮十石以上者,今止存一二丁者,认种地五十亩。原籍有人办粮者,每人认种地四十亩,俱照轻则民田例,每亩起科五升三合五勺。原系军匠籍者,仍作军匠附籍,该卫缺人,则发遣一丁补役。该轮班匠,则发遣一丁当匠。原籍民灶籍,灶户免盐课,量加税粮。如仍不首,虽首而所报人口不尽,或辗转逃移及窝家不举首者,俱发甘肃卫所充军①。

正统八年(1443),令逃军、逃匠、逃犯人等,自首者免罪。

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明军惨败,国力大衰,社会开始动荡不安,逃户现象加剧,一些大臣对此深为忧虑。景泰五年(1454),镇守福建兵部尚书孙原贞上言:臣昔官河南,尝稽核逃民簿籍,凡二十余万户。此辈悉转徙南阳、唐、邓、樊间,群聚谋生,安保其不为盗?宜及今年丰, 遣近臣循行,督有司籍为编户,给田业,课农桑,立社学、乡约,使敦本务业。生计既定,徐议赋役,可无他日患矣②。

成化四年(1468)三月,巡抚陕西右都御史陈价奏曰:“平凉、延安、庆阳等府所属人户,为因年荒贼扰,逃移外郡十有七八。所遗田土、粮草、

② 《明宣宗实录》卷六八,宣德五年七月丁巳条。

① 万历《大明会典》卷十九《户部六·逃户》。此处文字据李洵《明史食货志校注》第 6 页,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② 《明英宗实录》卷二四七,景泰五年十一月辛酉条。

钞、绢,俱责现存人户代纳。存者被累,亦欲思逃;逃者惟虑追赔,不愿复业。臣愚,欲将逃于河南、山西、湖广、四川地方者,或行文彼处官司差人送回,或令回文原籍府县发人起取。无分彼此,悉与口粮。其代逃户赔纳者, 悉与蠲除。凡公私逋负,一皆停免。庶逃者乐于复业,而存者不致思逃。” 奏疏呈上,下户部商议,以为“逃民近而知所向者,宜如拟起取;远而无定在者,宜行该巡抚官勘实遣回。于粮差实免二年,于赔纳则量蠲其半”。诏从之①。

弘治十二年(1499)二月,巡抚湖广都御史阎仲宇奏:“本镇地方,多流民啸聚。请下各州县审核,有系逃军、逃匠、逃囚者,各递解原籍处理。其不系逋逃,愿自还乡者,抚遣以归。如住久置有产业,不愿回还者,照例收附里籍,三年之后,随垦田多少,从轻纳粮当差。若军匠冒称民籍者,从原籍官司查取改正。”诏从其议②。

由此可见,明朝廷对逃户的政策不外数条:动用武力强迫还乡复业;老弱不能归或已在外地成家立业等原因而不愿归者,准予所在附籍;适当减免赋役;原来的户籍不得改变。中心是为了使所有的民户都必须有户籍,人人都在户口管制之列,而且不得改变原来的户籍类别,以保证社会治安和应征丁粮数目。

明代的“逃户”,就其政治、经济地位而论,除了以贫民为主体外,还有一种类型,那就是有钱有势的富户。富户之逃,起于明太祖仿效汉代徙富民实关中之制,又惩元末豪强欺侮贫弱,立法多右贫抑富。尝命户部籍浙江等九布政司、应天十八府州富民万四千三百余户,以次召见,徙其家以实京师,谓之富户。成祖时,复选应天、浙江富民三千户,充北京宛(平)、大

(兴)二县厢长,附籍京师,仍应本籍徭役。供给日久,贫乏逃窜,辄选其本籍殷实户佥补①。

宣德以后,随着法制松懈和贫民逃亡日趋严重,那些当初被迁徙南京、凤阳、北京的富户,也由于长期困累于徭役,纷纷开始逃窜。于是朝廷在宣德年间又出台了对付富户逃亡的政策,总的精神比对贫民逃户严厉得多。宣德三年(1428)定制:凡富户逃亡,一律发边境地区充军,官司、邻里隐匿者,俱坐罪。宣德六年又令:富户在京入籍,逃回原籍或躲避他处者,正犯发口外充军。

至成化时稍作变动,令顺天府查勘在逃富户,应清勾者,造册送部,发

① 《明宪宗实录》卷五二,成化四年三月庚辰条。

② 《明孝宗实录》卷一四七,弘治十二年二月癸丑条。

① 万历《大明会典》卷十九《户部六·富户》;《明史》卷七七《食货一·户口》。关于明太祖移徙富户实京师及其户数,《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四年七月庚子条云:明太祖谕工部臣曰:“昔汉高祖徙天下豪富于关中,朕初不取。今思之,京师天下根本,乃知事有当然,不得不尔。朕今亦欲令富民入居京师。卿其令有司,验丁产殷富者,分遣其来。于是工部徙天下富民至者凡五千三百户。”

各该司、府、州县,拘解补役。

迄弘治朝始为放宽,改为罚银助役。弘治五年(1492)令:顺天府在逃富户,各省不必起解,每户每年征银三两,转发宛平、大兴二县帮贴见在厢长当差。嘉靖时,又进一步放松,减为征银二两,以充边饷。嘉靖二十九年

(1550)题准:将原收富户银两,历支四百两,给宛平、大兴二县厢长代役。仍行文原籍查各富户果系逃亡,节年累徭户帮佥者,自本年为始,每名减银一两,止征二两解部②。

流民 “流民”与“逃户”(富户除外),有时很难分别开,按照《明史·食货志》所下定义,只是起因有所不同而已,“逃户”主要是为了逃避徭役,而“流民”则主要是由于饥荒和兵火所致。明清之际王夫之说:“流民,不知何时而始有,自宋以上无闻。大抵自元政不纲,富者骄而贫者顽惰, 有司莫之问。未流之先,不为存恤;既流之后,不为安集,相沿至于成化而始剧。初为流民,既为流寇,遂延绵而不可弭”①。流民,“自宋以上无闻” 一说,恐有些失实。在封建社会,哪朝哪代没有流民。而元代末年以来,流民成批涌现则属无疑。明朝从宣德开始日趋严重,至成化时规模空前,矛盾激化,并主要集中于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广诸省。

据《明宪宗实录》卷十九,成化元年(1465)七月辛未条记载,当时仅南阳及荆、襄一带,就有流民十余万人。同书卷六一,成化四年十二月丁酉条称:于时荆、襄、安、沔之间,“流民不下百万”。

明初洪武、永乐二朝,对待流民的政策,与对待逃户大体相当,主要是以招抚为主,减轻赋役,令其还乡复业。洪武初年,韩政镇守河北,由于实行招抚政策,流民复业者甚众②。永乐四年(1406)九月,朝廷对苏、松、常、杭、嘉、湖六府流民加以救济,还乡复业者达十二万余户。永乐六年四月,明成祖下诏:凡流民归里复业者,三年免予赋役。宣德以后也基本上如此。宣德三年(1428)七月,工部郎中李新自河南回京,奏曰:“山西饥民流徙南阳诸郡,不下十余万。官司遣人捕逐,民愈穷困,死亡日多。”宣德帝遣官抚辑,发仓粮赈济。正统时,除继续使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救助之外, 又从组织上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正统四年(1439),英宗令流民勘籍编里互保,由所在甲长严加管束,并设抚民佐贰官。凡归本籍务业者,官给耕牛、种籽、口粮。又从河南、山西巡抚于谦之请,对流民复业者免征税粮。正统六年(1441),山东、陕西二省流民二十余万人流入河南,于谦发粟救济, 同时令官安抚,授田给牛耕种,流民得以安居务业①。景泰初年,对河南、山西等处流民还乡复业者,有的计口给粮,有的免除赋役五年。

② 以上参见万历《大明会典》卷十九《户部六·富户》。

① 王夫之:《恶梦》。转引自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下册),第 388 页。

② 《明史》卷一三○《韩政传》。

① 参见《明史》卷一七○《于谦传》。

至成化朝,由于土地兼并加剧,加之灾伤频仍,河南、陕西、湖广、四川等省,流民蜂拥而起,且集中屯聚荆襄地区,发动武装起义,成为明朝历史上流民潮最为高涨的时期。封建国家对流民的政策,也从此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以军事镇压为主,另一方面令添设专官抚治,从组织上行政上加以控制。

是时,从各处流入湖广荆、襄山区的流民,多达百万人。成化元年(1465) 三月,刘通号“刘千斤”,集众数万起义,署将军、元帅等职,称“汉王”, 建元德胜,进军于襄、邓之间。次年闰三月,朝廷派大军镇压,刘通被俘遇害。成化六年十一月,其党李胡子等人冒死起义,称“大平王”,设立总兵、先锋等职。朝廷前后调兵二十五万,分八路进行血腥围剿。与此同时,为了整治荆襄山区流民,朝廷不断加强地方统治力量,于湖广境内增设府、州、县,在湖广周边地区设专官进行抚辑。成化元年,添设陕西按察副使一员, 于汉中抚治流民。又专门为此增置府、县,建立郧阳府,设上津等县,从事统治。成化十七年(1481),添设四川按察司副使一员,在重(庆)、夔(州)、保、顺四府,抚治流民。弘治八年(1495),添设河南布政司参议一员,于南阳县抚辑流民。自是,一时席卷湖广等地的明代流民大潮,次第平息,有的就地附籍,有的被迫还乡复业。

明朝统治者采取上述种种措施,其目的都是为了把人民紧紧控制在国家手里,维护户籍制度,防止人户流徙、动摇赋役根基,以保证“皇统万世不易”。

随着流民大潮的结束,从正德年开始,朝廷对各地流民又逐渐恢复以经济扶持的做法,进行优恤安抚。正德十三年(1518)正月,给京师流民发放米粮,每人三斗。次年五月,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湖广流民归业务本者,官给粮食、庐舍、耕牛和种籽,五年免纳租税。嘉靖二十四年(1545) 二月,诏流民还乡复业者给耕牛、种籽,开垦闲田者十年免租。隆庆元年

(1567)七月,招山东、河南被灾流民复业,免租五年。万历四年(1576), 刑科给事中郭四维言:山东百姓流移,有一邑而逃数十社者。皆因灾眚频仍, 催科无序。数年之逋,取盈一时,小民安所措足。乞谕有司,务酌缓急,加意招徕,有不称者,治以抚按法。万历帝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