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年间荆襄流民起义

荆襄地区位于湖广、河南、陕西、四川四省交界处,“川陵延蔓,环数千里,山深地广”①。长期以来,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流亡到这里垦荒开矿,

②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九六《福建六》。

① 毛奇龄:《后鉴录》卷八;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七《黄盗》。

① 项忠:《报捷疏》,《明经世文编》卷四六。

官府难以禁止。成化时,这里流民的数量已达一百五十万人以上②。为了加强对流民的管辖,明政府曾于天顺八年(1464)特增设湖广布政司参议一员, 专门负责处置荆、襄、南阳三府流民事宜。正当明政府进一步加强控制时, 成化元年(1465),河南西华人刘通(又名刘千斤)、石龙(又名石和尚) 在湖广房县领导流民起义。刘通自称汉王,年号德胜,分设将军、元帅等官职,附近流民纷纷响应,众至四万人③。明政府急派工部尚书白圭、抚宁伯朱永以及湖广总兵李震等督军征讨。成化二年,总兵李震率兵进山围剿,起义军在梅溪附近大败李震军,杀死都指挥以下军官三十八人。白圭见李震战败,急调京营及江西、四川诸路兵马,从南漳、远安、房县、谷城四路攻击。刘通、石龙力战不支,被俘牺牲。

刘通、石龙所领导的流民起义失败后,流民仍源源不断地进入荆襄山区。成化六年(1470),刘通的部下河南新郑人李原(又名李胡子)、小王洪等再次发动起义。李原于这年十一月称太平王,“往来南漳、内乡、渭南, 号召饥民至数万人”④。明政府派都御史项忠总督河南、湖广、荆襄军务, 与湖广总兵李震发京营兵及神枪火器营前往镇压。项忠到襄阳后,又增调永顺、保靖土兵,共二十五万,分八路进攻起义军① 。同时遣人入山招诱流民出山复业,削弱了起义军的力量。成化七年李原在竹山遭到明军袭击,战败被俘。小王洪率众五百转至均州(今湖北均县),也被明军所俘。项忠对起义军和流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兵入,尽草薙之,死者枕藉山谷。其戍湖、贵者,又多道死,弃尸江浒。议者谓忠此役,实多滥杀”②。然而,项忠的滥杀并未解决荆襄的流民问题,失业的农民“入山就食,势不可止”③。到成化十二年,荆襄地区的流民又聚集到几十万人之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祭酒周洪谟著《流民说》,建议借鉴东晋时侨置郡县的办法,处置荆襄的流民。明政府采纳了这一建策,派都御史原杰经略郧阳,开设郧阳府,领七县, 抚辑流民。荆襄地区的流民,暂时得到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