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的克星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它在我国南方流行,至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了。“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箫疏鬼唱歌”,解放前血吸虫病猖獗之地,许多村庄十室九空,田园荒芜。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发动人民奋战瘟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此,毛主席还写下了著名诗篇

《送瘟神》。

然而今天,瘟神又来了。1989 年夏秋之交,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血吸虫病大幅度回升,武汉市各大医院病床爆满,人心惶惶。治理疫区,消灭瘟神,十万火急!

血吸虫属扁形动物门吸血纲,成虫仅几毫米至 20 余毫米长,寄生虫于人和家畜体内。雌虫在肠壁的小血管内产卵,虫卵可顺着血流进入肝内,使肝造成损伤。另一部分虫卵进入肠壁内,随粪便排出体外,成为传染血吸虫病的始源。虫卵同水接触,孵出毛蚴钻入螺体内,立即可以发育增殖或数以万计甚至十万条尾蚴,逸出螺体后漂浮在水面上,形成令人生畏的疫水。尾蚴遇有人畜下水,就借其头腺分泌物的溶解作用及本身的机械作用侵入皮肤, 使之感染发病。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发热、贫血、腹泻、肝脾肿胀等症状,造成成年人丧失劳动力,儿童不能正常发育,妇女不能生育,病情严重的甚至死亡。

分析血吸虫病的传染途径,可以看出钉螺是传染血吸虫病的罪魁祸首, 没有中间宿主钉螺血吸虫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增殖数以万计的尾蚴。因此, 消灭血吸虫病,首先要消灭钉螺。

钉螺是一种约有 8 毫米长,4 毫米宽的细小螺类,螺身有 6 至 9 个螺旋。它生长在江河湖泊沼泽地带分布面广而量大。以前采用灭螺存在许多局限性,现在,我们更重视采用生物灭螺的方法,积极寻找钉螺的天敌。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0 年春天,人们终于发现钉螺的天敌——相貌平平的灰斑鸻。它属于鸟纲鸻形目,是一种小型涉禽,和其它鸻形目鸟类,具有长足、短尾、尖翼的特点。经解剖表明灰斑鸻胃中钉螺数量最多可达 90 余只,

平均也有 50 只。以鄱阳湖区 3 月份的密度推算,五、六万只灰斑鸻至少能吞食二、三百万只钉螺。这个庞大的数字,对于血吸虫病的防治,无疑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灰斑鸻会不会也患血吸虫病呢?这是个有趣的问题。研究表明,灰斑鸻鸻及所有鸟类都不会感染血吸虫病。吞食的钉螺在鸟胃内很快被磨碎螺壳, 螺体也被消化,而且排出的粪便决不会有活的血吸虫,因而灰斑鸻真可谓是“瘟神的克星”。

灰斑鸻不仅是消灭血吸虫的功臣,还是消灭农田害虫,促进农业生产的益鸟。因此,应切实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让更多的灰斑鸻驻足疫区,以鸟治虫,达到长期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