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盔甲的动物
穿山甲又名鲮鲤,形态古怪,全身披挂着坚硬的鳞片,重迭而能竖立, 象盔甲一样。它挖掘能力很强,每小时可挖掘前进 4~5 米,因而得名。它的鳞片和鱼鳞不同,是由体毛凝集而成,近看就能发现在鳞片之间还有稀毛。它头呈园锥形,眼和鼻都很小,耳已退化,口细小如管,口内无牙,舌很特别,前扁后园,长度几乎达身体的一半,能自由伸缩,取食时能伸出口外 20 厘米远,舌上有很多粘液。四肢有坚强锐利的弯爪,善于挖土。通体呈黑褐色或灰褐色。
穿山甲分布于我国福建、广东、云南、四川、安徽等省,生活在丘陵山麓的杂树林中,以蚁类为食。这些地方气候湿润,腐殖质厚,很适于蚁类生活,因此是穿山甲栖息的好地方。当穿山甲嗅到蚁穴后,即用其前爪很快地挖开蚁穴,然后用它那带粘液的长舌舔食。它的食量很大,一顿可吞食 250~ 500 克蚁类成体、幼虫和卵,且主要以严重危害森林的白蚁为主,故能有效地控制白蚁对森林的破坏,被人们称为“森林卫士”。穿山甲在泥土中打洞筑巢,洞深约 3 米,穴道很长,末端巢的直径约有 2 米。它白天在洞内睡觉, 夜间出来活动,有的种类还能爬树。遇到敌害时,它不能进攻,只能防御。防御的办法有二:若时间允许就钻洞而逃,它钻洞时,用前爪挖土,后爪将土推向后方,速度之快不亚于钻探机;若时间紧迫就将身体蜷缩成一团,把头裹在腹下,用浑身的“盔甲”来抵御敌害,这是出于不得已的消极办法, 所以很容易被人捕获。
穿山甲平时单独生活,在盛夏初秋发情交配时才雌雄同栖。约在 1 月份
分娩,通常每次产 1 仔。母兽将幼兽负于背上或尾上外出活动。两个月后, 幼兽就能跟随母兽外出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