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的生物学基础

1989 年 1 月 10 日,福建省某乡村的一对同性恋男青年张灯结彩,举行

民俗婚礼。他们邀请亲友近百名,并大办酒席。扮新娘的叶某,是一位 26 岁的退伍军人,先后 6 次受连队嘉奖,2 次被授予先进战士称号,退伍回乡后被聘为乡计划生育工作干部;扮新郎的李某,是土生土长的 30 岁的农民。这也是中国首次报道的同性恋婚礼。

同性恋是指在感情上或实际行动中,更喜欢与同性个体发生性关系的癖好。在人类社会中,同性恋的存在相当广泛,而历史上对它的认识也大相径庭。古埃及人曾把男色和同性性行为看得相当正常,认为在神仙之间都有此种行为,古希腊人特别推崇同性恋,认为它与人的心灵有关,是和理智、审美及道德等方面的某些美好品质相联系的,甚至比异性恋更为高尚。但在基督教兴起之后,欧洲同性恋的声誉一落千丈,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一种丑不可闻的淫恶或犯罪行为,并被国家或宗教法律所严厉惩处。现代西方不少国家对一般的同性恋行为,若不影响公众观瞻,不危害社会,则十分宽容。

我国对同性恋的传统态度一直是相当开明的,虽然同性恋本身是一种不为正人君子所认可的行为,但从未被法律认定为罪行。

受伦理学道德的影响,同性恋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反常行为而受到谴责, 这因为人类性行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生儿育女,同性恋不能生儿育女,因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有悖人性的行为。

但年轻的社会生物学在同性恋问题上与一般的见解产生了最尖锐的冲突。社会生物学家认为,同性恋在生物学上是正常的,是作为古代人类社会组织的要素进化而来的,同性恋者可能是人的某些珍贵的利他主义精神的遗传载体。同性恋首先是一种结合方式,它和异性恋一样,都是巩固联系的手段。同性恋倾向可能有自己的遗传基础,由于给携带者带来的好处,同性恋基因可能在原始社会中就已传播开了。

既然同性恋者没有后代,他们的基因怎么会扩散到社会中去呢?一种答案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他们的近亲就可能繁殖更多的后代。在原始社会, 无论是在狩猎、采集或家常劳动中,同性恋者都能向同性成员提供帮助。由于不承担养育子女的特殊任务,他们就能向近亲提供特别有价值的帮助。这样,如果近亲的生存和生殖大受其益,他们所分载的同性恋基因也就会传播开来。这样,基因库中有同性恋基因的群体将更有优势。这就是动物行为学中著名的“亲缘选择假说”。

如果证明同性恋倾向具有某种程度的遗传性,亲缘选择假说就得到了有力的支持。证据确实是存在的。研究表明,单个受精卵发育而成具有遗传同一性的同卵双生子,比不同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异卵双生子具有更为一致的异性恋或同性恋倾向。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库亚佐尔克生物研究院的科学家对 19 名男同性恋者,16 名男异性恋以及 16 名妇女的大脑进行尸体解剖,结果发现下丘脑前部有一小簇细胞大小的不同,可能影响性行为的取向, 男同性恋者和正常女人这一对叫做 IOAHZ 的大脑细胞簇只有男异性恋的一半。一些精神病医学专家就此认为,这一研究以及其它一些研究将迫使目前流行的看法改变,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同性恋倾向取决于环境因素,以为缺乏父母教养或童年期受性虐待会导致该倾向,因而这些人经过身心治疗后肯定

可以转变。现在看来,这些人生来就是如此,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会成为同性恋者的原因。

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同性恋行为的研究还很不深入,许多观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