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的克星——罗伯特·科赫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为征服自然界,包括各种“不治之症”, 演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据史料记载,危害人类的的鼠疫,在世界上曾经发生了三次大的流行,每次大流行都夺走了亿万无辜的生命,到处是“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的悲凉景象。肺结核病,我国古称“痨病,”国外有些国家称为“黑死病,”也曾被视为绝症,一旦染上,几乎没有康复的希望。此外,霍乱、炭疽、昏睡病, 都曾横行人类,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灾难。然而,人类的本质力量在于征服自然。在人类同各种疾病作斗争中,罗伯特·科赫是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1905 年他因研究结核病,发现结核杆菌与结核菌素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但这只是他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他一生的工作奠定了医用细菌学的基础, 为人类征服结核、炭疽、霍乱、鼠疫等危害极大的传染性疾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被人们誉为“瘟疫的克星。”
1843 年 12 月 11 日,科赫出生于德国汉诺威,兄弟姐妹一共 13 人,1866 年毕业于戈丁根大学医学系。普法战争期间,他曾任普军随军外科医生。战后,定居于布雷斯劳,作了一名乡村医生。他一边给村民看病,一边废寝忘食地研究细菌。布雷斯劳地区的牛曾受到流行性炭疽病的袭击,为了战胜这种疾病,科赫开始研究炭疽病。经过长期的艰苦工作,1876 年,他终于从病牛的脾脏中分离出了致炭疽病的细菌。把它接种到老鼠身上,使它们相互传染,最后重新分离出相同的杆菌。同时,他发明在体外用血清培养细菌并取得成功,因此,他能够全过程地研究炭疽杆菌的生活史,并说明它在病理上的种种因素和后果。这是人类第一次证明:特定的疾病是由特定的微生物引起的。七年以后,他又成功地研制出防止炭疽病的接种法,并在医学界得到普遍推广。
科赫由于研究细菌所取得的成绩而饮誉德国。1880 年,他转到柏林帝国医院工作。随后他研制出了两种重要的细菌学技术。一是用固体培养基进行的细菌纯培养法。这种方法解决了用液体培养基培养细菌时,各种细菌混合生长在一起而难以分离的矛盾。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一个孤立的细菌固定地在培养基的某一点上生长,不断地分裂,形成一个个可见的菌斑,这些菌班是一团聚在一起的源出一个品种的菌落,然后可以把这些菌落很方便地移种到其它的培养基上或接种到动物体内。科赫通过纯培养法否定了微生物形态变幻莫测的多态性学派的观点,但是他认为微生物的形态是永恒不变的观点,则是片面性的。为了清晰地观察细菌的形态,科赫还发明了用苯胺对细菌进行染色的细菌染色法。同时他还发明了带照相机的显微镜,能够直接拍摄所看到的细菌。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科赫提出了一个确定病原菌的重要准则——科赫定理,即在患病的生物体内能够找到一种致病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能够提取并接种到健康的同种动物体内引起相同的病症,新染上疾病的动物,一定能提取与先前接种的相同的微生物。
利用这些定理和技术,科赫分离出了许多种疾病的致病菌。其最突出的发现及将他推向事业的顶峰的是他在 1882 年成功地分离出引致可怕的结核病的致病因素——结核杆菌,并论证了它的致病机理。1890 年,他培养出结
核菌素,并用来诊断和治疗结核病。
哪里有疾病流行,哪里就有科赫的身影。1883 年,他率领医药专家深入埃及和印度灾区,研究淋巴腺鼠疫和霍乱。在那里,他发现了致病的霍乱弧菌,提出了预防霍乱流行的方法,为此,他受到德国政府给予的十万马克的奖励,并在 1885 年被聘为柏林大学的卫生学教授。不久,他又旅行非洲研究昏睡病。
1897 年到 1906 年间,他通过一系列工作指出淋巴腺鼠疫的传染媒介是寄生在鼠身上的一种虱子,昏睡病则是由采采蝇传染。这项发现综合其他学者关于疟疾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控制疟疾的新方法,即消灭携带致病物的传播者——昆虫媒介。
科赫为保护人类的健康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晚年时他因心脏病住进巴登巴登温泉疗养院,在疗养期间,他还念念不忘细菌学研究。1910 年 5 月 17 日,在疗养院逝世。他的功绩将永远激励人们去开辟战胜疾病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