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兽——蝙蝠

1979 年 1 月 11 日,一只印度飞狐蝙蝠死于英国伦敦动物园,它活了整

整 31 年 5 个月,成为世界上已知活得寿命最长的蝙蝠。

由于蝙蝠具有高超的飞行本领,不少的人把它误认为是一种鸟,其实, 它的翼不同于鸟翼,没有羽毛,而是前肢、后肢与躯干间的皮肤扩展而成的飞膜,膜内有伸长的掌骨和第二、三、四、五指骨的支撑(如雨伞骨支撑伞面一样)。前肢第一指有爪,便于攀缘,后肢五指都有钩爪,用来倒挂身体。蝙蝠以乳汁哺育幼仔,属于哺乳纲翼手目。它每年秋季交配,经过冬眠,到来年春天才分娩,每胎 1 至 2 仔。在哺乳期晚上还可以看到母蝙蝠在两个乳头上各挂着一只小蝙蝠一起飞翔。它们晚上出来捕捉蚊虫、飞蛾、苍蝇等昆虫为食,白天躲在屋檐下的缝隙内或倒挂在大树上休息。

蝙蝠的捕虫本领非常高超,一只蝙蝠一个晚上能捕获数以千计的蚊子、苍蝇等。那么在漆黑的夜晚,蝙蝠是靠什么来进行准确的定位呢?原来,蝙蝠在飞行时自身不断发出频率很低的超声波,这声波遇到障碍物便折回,而它的耳朵就不断地收听这被折回的回声,从而判断空中的障碍物而从不碰撞。有人曾将蝙蝠的眼睛蒙起来,放在一个布满绳索的黑屋内,并在绳上挂了许多铃铛,结果蝙蝠在屋内飞行自如,既没有碰到绳索,铃铛也没有响。但是若把它的口与耳塞住,它就会撞墙而死。

经研究蝙蝠在正常飞行时,所发出的脉冲是每秒钟 10 次;一旦接收到可

猎食对象的回声时,其发出的脉冲可以加快到每秒钟 200 次,从而迅速准确地获取猎物。

世界上蝙蝠有两大类:大蝙蝠和小蝙蝠。它们一般都是以昆虫为食,是“灭蚊能手”,应加以爱护,但是在拉丁美洲却生长有两种特殊的小蝙蝠: 专门以鱼为食的食鱼蝠和专嗜吸血的吸血蝠。食鱼蝠不仅能在夜间活动,白天也常到水面上觅食。它们在飞掠水面时,会向水中发射超声波,尽管鱼体反射甚微,可食鱼蝠仍能听到这一回声,并飞身入水将鱼抓住,边飞边吃, 动作十分灵敏。食鱼蝠的这种绝技引起了军事专家的极大兴趣,他们模仿其机制,设计出了能在飞机上探测潜艇的雷达装置。吸血蝠专爱吃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血。它的嘴短似圆锥,犬齿长而尖锐,上门齿很发达,略带三角形, 锋利如刀,可以刺穿动物的突出部位。吸血蝠专门利用大牲畜休息之机,咬破它的皮肤,吸取血浆,有时能使牲畜流血不止;对露宿熟睡的人们也常进行偷袭,轻轻咬上一口,便能吸取不少血液,而被吸者却毫无知觉。它在吸血过程中,还会给人畜传播各种疾病,如锥虫病、疯狗病等,因此是拉丁美洲人畜的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