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文化上的偏见吗?

以什么为美德,往往因时、空的移易而有所不同。在某些城市里,人们四处张扬而沾沾自喜的事,到了别的城市,或许变成人们小心掩藏的丑事。

——詹森博士/辞典编辑者

问题:假定在某一场内乱中有互相对峙的红、白二军,如果仅由双方的颜色作直觉的判断,你会支持哪一方?

当预设习惯性地在思想中生根,我们甚至不会察觉到它事实上已经变成重要的判断依据。这种“以为⋯⋯”的想法,在各个文化背景中均可找出深厚的根源。文化的层面不同,在层次或内涵上往往有很大的差异,卡车司机的文化、管理阶层的文化、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文化等,在某一文化中毋庸解说就一清二楚的事情,在其他文化中却可能成为遭到排斥的异质。

为了说明文化背景对个人思想所造成的莫大影响,暂时跳离该文化环境而远观,不失为有效的办法。

多年以前,笔者前往德国时曾一度应邀参加汉堡的除夕宴会。那是一个快乐而美好的夜晚,佳肴、名酿、绅士淑女,在一片绚丽衣香鬓影中,和着漫妙的音乐,交织成华美的夜曲。约莫 10 点 30 分左右,侍者捧了一大盆满得几乎溢出的爆米花进来。“太好啦,我将近半年不曾品尝这美味的小零食了!”伸手一抓,便将爆米花塞了满满的一嘴,立刻,我大吃一惊!竟然与我想念的风味截然二致——爆米花上面覆的是糖而非我意念中认定的盐巴。我这才知道,原来北欧的某些地方都习惯甜食的爆米花。

对于内乱的问题呢?西方大概多数的人会选择支持白军。这是由于一般

人对白色的联想是“纯洁”、“美丽”、“贞洁”、“正义”、“自由”等正面的肯定概念;而红色却令人想起“危险”、“血腥”、“共产主义”等使其不快的意念。

这个红、白对抗的内乱发生于俄国。战争初期,白军在物质方面占尽优势,但不久即节节败退。原因之一即在于一般俄国人民对红、白两种颜色所抱持的观感,红色与“美丽”、“春天盛开的樱栗花”、“新生命的气息” 等蓬勃又充满希望的联想同义,相对地,白色却使人想起“寒冷”、“下雪”、“放逐”、“西伯利亚”以及“黑暗的陷阱”,使人忍不住因恐惧而颤抖起来,正是这种温暖与令人恐惧的对比较果,造成局势逆转的契机之一。

下面举一个文化差异方面的实例,是心理学家波尔·瓦滋洛·威克所举, 发生于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位英国女性与一名美国大兵交往的经验,他们的问题出在男女双方互相指责对方在性方面不检点。原因为何?答案是:理解、会意错误。

根据文化人类学者的分析,不论处于何种文化的人类,其爱的程序均以视线的交流开始,到关系明确为止,约有 30 个不同顺序的阶段。顺序则依文化的不同而有先后的差异。在美国,接吻名列第五,以此亲密举动表示亲密关系更为深入的开始,但二次大战时期的英国,接吻却位列第 25,被看成极富性暗示的行为。

美国大兵与英国淑女的交往进展如何?各位不妨发挥丰富的联想力,做各种可能性的设想。在正式约会一两次后,美国大兵也许会想:我如果适时地吻她,应会使彼此的关系更良好。而当他满心喜悦地把这个想法付诸行动时,英国少女不免大为惊诧:“这是什么意思?这种事不该在这个时候发生啊!”她可能会觉得对方欺骗了其余的求爱阶段而感到惊惶,于是不得不以“进展过于迅速”为由,当机立断斩绝彼此尚未稳固的情谊,以免在失控的情况下,仓促进入不恰当的亲密肉体关系,但同时男方也会感到同样的迷惑, 为何女孩的反应竟如此歇斯底里?

在这个问题及插曲中,我们所要强调的是:人生如戏,不同的文化即有不同的游戏规则,假如一味固守,法官的判断力很可能会因此产生莫须有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