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自觉的成功者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许多成就斐然的人。他们脚踏实地、切切实实地努力,花了许多心血和精力在工作上,对公司也有极明显的贡献。不论以什么标准来衡量,他们都堪称成功的榜样。问题是,他们并不自觉。他们对自己的成就浑然不知,仿佛自己毫无建树似的。

他们这种心态,十分让人纳闷,也引起我们更进一步探讨的兴趣:为什么这么杰出的人,能力这么强,却不了解自己的成就?

答案就在于,他们激励自己时所用的特殊方法。请看下面两个例子。谦虚?健忘?

罗夫是那种不用人催,就会努力工作的人。他大学读的是生物,毕业后进入一家大企业的化学部门服务,而且工作时样样得心应手,他认为;“读生物化学固然有趣,但现在我才在做真正的大事。”

罗夫部门的绩效非常好,工作也非常繁重,每天都好像有做不完的事似的。罗夫进公司的第 2 年说:“这没有关系,我会按重要性把事情一一处理好,也许不能每一件都兼顾到,但只要是重要的事,一定都会做好。”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发生在乔依丝身上,她拼命工作,并且常为周遭的人赶不上她的速度而生气。在大学时,她主修的是经济,毕业后也很顺利地进入社会工作,她说:“我要以自己的力量,开创一番事业。”她认为自己在50 年代所上的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跳板而已,她曾在大三时说:“我们浪费了太多时间,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自己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她不但知道,而且迫不及待地想毕业,好施展自己的抱负。

从上班的第一天开始,乔依丝就知道自己走对了路,她在一家医药公司服务,老板的作风很对她的胃口,而且有很多升迁的机会。在她应征这个工作时,一位女主管带她参观这个公司,并告诉她:“公司规模虽不大,但人人亲密合作,而且随时可以和上级沟通。”事实果真如此。她在第 3 年的时候表示:“我真喜欢这个环境。”

为什么这两个例子这么值得我们注意呢?有三个理由:一、我们所访问的例子中,没有人比这两位工作得更勤奋了。当然,也有人像他们一样地努力,但年年月月都像他们这样毫不懈怠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第二个原因是很少有人像他们一样,以自己每日的工作为乐。第三,他们的成就,就像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一样多。就拿酬劳来说吧,这两个人在 1983 年的年薪,都

在美金 10 万元以上,这算是相当高的酬劳了,但他们却毫不以为意。罗夫说: “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何必大惊小怪的到处宣扬呢?”乔依丝也说: “我的公司很好,而我赚的钱也够花,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又不会打破世界纪录!”也许有人会觉得,他们以这种毫不在意的口气叙述自己的成就,是在暗示要加薪或升迁,但实际上却不然,他们并不是对此感到不满,甚至平时,也很少提到升迁、加薪的问题。

如果我们再仔细观察他们平时如何处理每天的工作的话,就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两人都有意的抹杀自己过去的成就。

在罗夫 34 岁时,他的公司为了扩展业务,要到德州设立工厂,这个重任

就落在罗夫和其他 3 个资深的经理人身上,他们要负责监督、管理整个计划。由于事前市场调查显示,一旦工厂落成,将会有极大的利益回收,所以罗夫摩拳擦掌,预备一试身手,他说:“市场就在此,我们要好好努力,把所有的产品都卖出去。”他对自己能入选为这计划的负责人之一感到光荣,并诚

惶诚恐地工作,因为其他的负责人,年纪至少都比他大上 15 岁。

这个计划可说十分庞大,光是工程就进行了两年——比原计划多了 3 个月,这是因为某些建材暂时缺货的缘故;而又因为通货膨胀的原因,预算也稍微超出原来的计划,不过,最后总算大功告成。而训练新进人员操纵机械又多花了他们 6 个月的时间,罗夫说:“要找出适合的人才来做适当的工作, 才是最麻烦的事,我们曾雇用一位经理,但他第一天来上班就喝醉了酒,想想看!喝醉酒,这会把一切都弄得完蛋!”

不用说,这个计划花了罗夫 3 年,时间也不算短了,但除了时间之外, 罗夫还花了无穷的精力在上面,他常常熬夜,不眠不休地工作,到最后计划快完成时,他高兴的说:“我现在对整个流程都了解了,从有机反应机械装置,到整个资金运转都会了。”等到计划完成后,罗夫却不稍事休息,马不停蹄地又去忙别的事,因为在这 3 年中,他也还在进行其他的计划,既然这个计划已告结束,他已开始费心在他的新计划上了。

5 年后,罗夫 42 岁了,我们问他如何评估自己对这公司的建树。“我的建树?”想了半天,他答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建树啊!也许过几年,我才可以真正称得上对公司有什么建树吧!但到目前为止,实在没有什么,除了上礼拜公司又升了我一级罢了。”

他是谦虚呢?还是有健忘症?如果光看这个例子,我们免不了会下这两种结论。罗夫的同事都认为他是公司的大功臣,除了上述的建厂计划外,他们还可以对罗夫举出至少一打以上的大功,他们的副总裁还认为不止于此呢!

乔依丝的情况也是如此。当她 37 岁时,有一天恰巧碰到高中的一位老同学,两人便寒喧起来,她问那位同学现在在做什么,他答:“我在销售办公用具。”他们站在一起谈了 20 分钟。

这次的谈话一直萦绕在她耳际,她很高兴听到那些和她一起长大的老友的消息。“我和班上的同学都失去了联络,但他却对他们的行踪了若指掌, 因为他参加了同学会,而我连什么时候举行同学会都不知道,就是知道,也没有空去。”

除此而外,还有一个理由使她难忘这次的谈话。她说:“他提到包装对他们那一行的重要性,例如一包内该装多少东西等等的问题。”他的话引起了她的兴趣,因为她发现,不只是她自己的公司,甚至整个工商业界都忽略了这个问题。“办公文具公司和药厂,在这方面都先我们一步。我们只会大批的卖给各大公司,或分成一小包一小包的零售。”而她同学的话给了她新的灵感,那就是“小量包装”。

接下来的两年,她逐一审视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产品,“其中有一些是别的公司以专有标签为我们生产的。”她说,但其他由自己公司直接生产的产品,她都逐一检查过,看是否能在包装方面做点改善。老板已同意她的做法, 并派了两名生产人员来协助她。

她开始动手以后说:“这并不难,我们把 12 瓶分为一组,装在小纸箱里

——就像一打汽水的包装法那样。整个箱子的长宽高分别为 3×5×12 英寸, 这样看起来清爽多了,也比较容易购买、存放。”对她来说,这两年中,最叫她感到心焦的时候,就是在新包装推出,等待顾客反应的时刻了。在开结果研讨会,比较订单多寡的前几个小时里,她很不安地等着,生怕一切都只是徒劳而已。

结果却证明她的构想在市场上大获全胜,而且销售情形也维持数年不衰,乔依丝原本害怕消费者只是为了一时新奇才买他们“小量包装”的产品, 她更怕这种“小量包装”的产品会夺去自己公司的批发市场,现在,一切都证明是多虑了。该公司的销售经理在第二次会中说:“这只会打击我们的竞争对方,因为现在顾客比以前贮存了更多我们的产品。”老板非常满意,而且到现在都还记得乔依丝的功劳。

唯一忘记这件大功的,反而是乔依丝本人。在五年后,我们问乔依丝她如何评估自己的成就,她沉思后说:“谈不上什么成就,我只是东做一点、西做一点,尽我的职责而已。”

是健忘?还是谦虚?这两种说法都不对,我们得再举几个例子,才能看出这种人的基本问题在那里。这种人可分为完全不同的两群。

什么时候才能休息?

蓝领劳工阶级通常的工作型态是成群结队、听命于人的,也就是说,一群劳工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例如盖高楼大厦等等,会聚在一起工作一段时间。而另一方面,白领阶级的工作则强调个人独创性。白领阶级工作时,旁边没有、也不可能有一大群人盯着,他主要的工作是劳心,而不是劳力,而且在大部分的时候,都看不到什么成果。劳心的工作,既不像砌砖盖瓦那样是可见的,其成果也不像生产线出来的商品一样标准化,因为心智较肉体来得抽象,其成果也较难以掌握。

劳心的工作,比较不容易培养同事间的感情。两个并排工作的油漆匠, 可以一边油漆,一边聊天,因为他们的工作只要求他们用手,而不是用脑, 手上虽忙,嘴巴却可以不停。但劳心者就不能如此,如果两个办公桌相邻的人不停地聊天说笑,工作量必会大受影响,想要边作事、边聊天,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

劳心的工作给人较大的工作自由,让人按照自己的计划工作,而且他们的工作也较劳力者有连接性,也许同时有几个不同的计划要进行,但这些计划相互之间却有些关联,分界也不很清楚。我们所访问的一位园丁把劳心、劳力工作最大的不同,描述得很清楚,他说:“如果我是坐办公室的人,一定会搞不清楚,什么时候可以喝杯啤酒,放松一下。我看我要不是整天喝得醉醺醺(因为很多小计划都已完成),就是一点酒也不敢碰,一点轻松的时间都没有(因为计划间都相互有关联,容易搅在一起)。”医生、牙医、律师,以及各种专业人员都该了解这种情况,因为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他们处理一个接一个的病例或案子,或者接下几个不同的计划,然而这些表面上似乎没有关联的案情或计划,从另一方面看却以某种方式一一衔接,有其连续性,其中任何一小件的成功,从他们职业的观点来看,都不很重要。

这就是罗夫和乔依丝无法找到一个计划的另一个计划分际之处的部分原因,基本上,他们不能在每件工作完成后都喝一杯轻松一下,所以也就容易忘怀自己已有的成果。

另外,罗夫和乔依丝,以及其他成千上万像这两位的人之所以会如此,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原因与表彰外在的成就较无关联,却与维持内在的工作动机有重要的关系。专业人员和管理人才都很明白,保持自己的工作动机是他们获致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一旦工作热忱消退,麻烦就大了。为了要一直保持自己的工作动机,这些白领阶级就想出一个办法:对自己的成就干脆视而不见,对其重要性也不予理会。怎么做法呢?忘却一切?这就是我们

以为罗夫和乔依丝得了健忘症的原因,但实际上罗夫和乔依丝对他们工作的程序记得一清二楚,他们分别记得自己参加过设立工厂及“小量包装”的计划,但他们觉得这只是无足轻重的小成就而已。

他们的座右铭很能代表他们自己的看法:“唯有现在着手的,才能算数。”乔依丝这么说。她的一位做服装设计的好友也说过类似的话:“只有即将要画的设计图,才最重要,如果失败的话,不管上一季我做得多么成功,也没人想听。”罗夫也常说:“真正能展现我能力的,是下一季的收入,而不是上一季的。”他的一位新闻界朋友也说:“下一篇要写的文章才是最重要的。”看看这些人在做什么:他们用明天把昨天挤到毫不重要的地位。说得更

清楚一点:他们只重视现在和未来、正在进行或尚未开始的计划,却对过去的成就毫不注意。

显然,他们靠这样来维持自己的动机,但这样做却代价高昂。他们等于是一天一天逐步地消耗自己,过去的成就转眼就灰飞烟灭,昨天发生的事马上就过去了,真正重要的问题变成:“我今天做了什么?”

罗夫和乔依丝每天上班时,都带着报告、文件或报纸等东西,但当一切都说完做完后,他们两手空空,没有任何可以安慰自己的东西,结果就会不知不觉地向自己施加压力,要求自己去做更多的事。在他们的眼里,自己是一无所有的,过去的成就既已烟消云散了,他们只好拼命向前。

这个问题的要点在于,他们的工作往往较不具体,如果想把它拍成一部影片的话,根本没什么好拍的,虽然,最后的工作成果可以知晓,但这往往只占他们工作中最小的一部分。一般人只看到结果,却忽略了他们一步步奋斗的过程。他们这种劳心的历程,也难以拍摄在影片上。

如果我们拿有成就的经理人,和知名的运动员作一番比较的话,就可以把这一点弄清楚了。拿上面举的影片例子来说,如果年轻人想在运动界出人头地的话,至少该观摩数里长的影片,他们所该知道的,不只是每一局比赛的分数,而且也该知道运动员紧张、专心的情况,和导致他们赢或输的每一个小动作,甚至,他们也该用摄影机或录影机拍下自己练习的动作来比较。经理人却无法这么做,不管愿不愿意,他们处理事情时所花的努力,以

及随之而来的种种情绪——烦恼、焦虑和快乐等等,都随着一天的结束而终了。他们的计划,可能费时很长,在其中的某一天计划完成了,新产品推出了,却对他们没什么大影响,因为比起几个月、甚或几年,这一长串时日的情绪波动,这一天实在算不了什么。罗夫在工厂上所花的努力,和乔依丝为“小量包装”所费的心神,总共合起来也有 5 年的时间。

劳心的人由于工作过程不够具体,成就感不足,结果常常拿部属来出气。例如罗夫和乔依丝,他们两人都希望在世上留个名,让大家知道自己的成就, 一旦自己觉得没什么进展时,和他们一起工作的部属就成了出气筒了。但他们这样做只会造成反效果,他们的属下不但不会了解他们的成就,反而会起怨恨之心,而且这种心理会持续很久。

其实罗夫和乔依丝都不是故意对部属不好,而且一旦发泄过,气马上就消了,他们不知道自己暴躁的原因,但却不想让这种情况再发生,所以下一次他们便把鞭子打在自己身上,想强迫自己向前更进一步,以便掌握一直逃避他们的成功,以及伟大的成就,他们都坚持,到那个时候他们才可以休息。

终点在何处

然而,他们所盼望的终点却永远不会到来,这关键仍是在他们自己身上。为什么他们要这样折磨自己呢?为什么明明已到手的成就,他们却视而不见,反而不停地追逐更远、更大的目标,永不止息?

因为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失去斗志,失去工作动机。在我们所研究的个案中,发现大多数既聪明又勤奋的人,都深恐有朝一日成就过大,会使自己失去工作动机而停顿下来。

这些人对失去工作动机这个问题很可能只会轻描淡写,不过我们该再深入探究其中的奥妙。乔依丝常宣称:“我一定要做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 罗夫也常说:“我最盼望的,就是能好好做一番事业。”我们一定以为这就是鞭策他们不断求进的原因,他们也自以为如此,然而,真正面对他们所最渴望的成就时,他们反而退缩不前,深恐得到它,就会使自己停滞下来,不再前进。因此,他们的应变之道,就是不停地把终点线擦掉,使自己能永远地向前跑,这方法很适合他们,他们现在可以振振有词地辩白:“我怎能把脚步放慢或停下来呢?赛程离终点还很远啊!”

但是,我们该注意,这是一场奇特的赛跑;跑得越远,要跑的路就越长; 罗夫和乔依丝花的努力越多,就越觉得自己该努力下去。他们永远没有成果回收的一天,因为他们觉得一旦停下脚步,一切的努力——多年的教育和累积的经验——都会功亏一篑。

罗夫和乔依丝的问题,就在于不停地提升自己的期望,从不给自己缓一口气的机会。当他们终于成功地完成某件工作或某个计划时,并不感到满足, 反而把眼光放得更高。重复过去的成就,对他们来说,也毫无意义。只有害怕自己停顿下来的恐惧,不断地鞭策他们,成为他们前进的原动力。乔依丝45 岁的时候说:“昨天的一切都已过去。”罗夫 44 岁时也说过:“如果大家都在奋力向前而你却停在原地,那么你只能看到他们扬起的灰尘而已。我们一定要不停地向前。”不过,现在我们要讨论的并不是水平的距离,而是垂直的成就。

罗夫和乔依丝在 30 岁的阶段,想要超越他们 20 多岁的成就,而在 40

岁的阶段,又希望能凌驾 30 多岁的成就,他们希望能往下俯视,而非转头回顾前一阶段的成就。所以他们不但忽视以往的成就,而且故意缩小它,就好像从高楼顶往下看它一样。为什么从前曾使他们十分满足的工作,现在却不屑一顾呢?对大多数进取心强的人,答案都是:“为什么还要再去做它呢? 这工作我早已做过了啊!”

进取心强、或利用上述方法以保持自己工作动机的人,日子久了,免不了会出大毛病。在刚开始做这个研究的时候,我们以为一定是那些对工作漫不经心的人才会出毛病,而那些进取心强的工作者,则可一帆风顺,结果却完全相反。对工作漫不经心的人,虽然会有工作上的问题,但因为他们一开始就对工作或公司毫不关心,所以他们所受的困扰也比我们想像中小得多, 他们也许会觉得烦恼,但却并不会因此而牺牲任何睡眠的时间。

而另一方面,进取心强的人,所面对的困扰更大,而且在我们研究的案例中,有 70%都发生极大的问题。由于他们不断地摧毁自己昨日的成就,使自己能专注于今日的工作,以至于他们的明日一无所有。当他们年轻时,一心一意都在未来,所以这么做并没有关系,但当他们迈入事业中期,甚至进入末期时,问题就来了,他们会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值得安慰的成就,或是足

以自傲的建树。结果,他们就成为典型的——成功却不自觉的人。

情绪的影响

如果犯了上述的毛病,当然越早改越好,而且并不需要花太多的精神在上面,只要稍微作一点适度的修正,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怎么改呢?首先, 这种人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把过去的成就置诸脑后而不顾,通常我们如果有什么成就,放在那儿一年多不去理会的话,以后就更不会重视它了,结果反而好像不曾有任何成果、任何建树似的。

例如,罗夫为设立新工厂花费了三年的心血,计划完成之后,他该了解自己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同样地,乔依丝的“小量包装”计划成功之后,也该拨点时间欣赏一下自己的工作成果。如果他们因为害怕会对自己的成就自满而停止进步,以致不敢停下脚步,马不停蹄地一个计划接着一个计划向下做的话,反而失去了欣赏成就、激励自己的机会了。要知道,时机稍纵即逝, 过去的成就如果放得太久,其光彩就随时间消失了。

让我们花点时间看看这种现象真正的原因在哪里。人的记忆——记忆力的好坏,以及被记事情的特质——都受到事件发生时情绪的影响。如果当时情绪热烈,以后就很容易回想起这件事,以及当时的情绪;但如果这件事平平淡淡地发生,不引起任何的情绪波动,既不教人高兴,也不让人悲哀的话, 就很容易被淡忘,不留下一丝痕迹。也就是说,情绪能够使记忆深藏人心。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罗夫、乔依丝以及其他像他们一样富进取心和事业心的人,所犯的毛病就是“情绪失落”,也就是下意识地压制自己的情绪。这些进取心强的人,为了不断地向上求进,常常压抑自己的情绪——尤其会压抑经过长期努力,将近成功时所产生的得意、骄傲的情绪。

这些人只能在工作完成前,有焦虑和喜悦交织的种种情绪,一旦工作完成,他们便只剩解脱感,甚至这种解脱感也不可能维持太久,因为下一个工作马上又接着来了。他们只能从电视上的体育节目中,获得代偿性胜利的喜悦,以及失败的沮丧,也只有从电视上,这些终年都保持着强烈进取心的工作者,才可以暂时从一次一次的比赛中得到满足。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当这些工作者亲身参加运动比赛时,也总是参加需要长时忍耐力的活动—

—例如长途慢跑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项目之一,他们可以欣赏别人慢跑或冲刺,但当轮到自己的时候,平时工作的训练就要求他们非跑马拉松不可。

这也就是表示,这些人平时工作所产生的情绪并不会消失,只是提前产生了而已,也就是说,这些人工作之前和工作当中,会感到许多工作上该产生的情绪,而当工作完成,就将之置诸脑后,不再费心思在上面了。事实显示,这么做有时候对他们的工作确实有帮助。

然而,将工作情绪提前,同样也会改变原来该有的自然情绪,例如,当工作圆满完成时,本来该感到的是快乐、满足,现在情绪提前在工作当中产生,但实际上工作中不可能有这种情绪,有的只是勇气、热心、毅力或者是烦恼、失望等等。这使得这些人对工作产生了负面的情绪,也影响了他们对这件工作的记忆,由于这种记忆让他们感到痛苦,所以他们就更愿意、也更容易将它淡忘。

简言之,如果正面的情绪是期盼性地——只在工作前感觉到的话,这种情绪就很容易改变。工作一开始他们很可能会想:“老天,要是能完成这件

工作,我一定会高兴得要命!”,但完成后,他们反而没什么反应,甚至还觉得不开心:“到底该怎么做,才会有所成就?”于是,这些人回顾自己的心湖时,会发现湖面上空无一物,没有任何成就会在他们脑海中留下痕迹, 因为他们心头的小舟上,载覆了太多的重物,早已承受不了压力而倾覆了。

欣赏一下自己的成就

如果想要在记忆中,把过去的成就生动地保存下来的话,必须先做到两点:第一,先把获得成就时的人、事、时、地记清楚,否则连记都记不清, 遑论回忆它的光彩了。第二,要明确认定:庆祝一下自己过去或现在的成就, 绝不会影响到未来的工作。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一点。

我们所研究的各个有进取心的工作者,不管是哪一行、哪一业,都很害怕回忆,这绝不是夸张的说法。他们往往觉得,回顾过去的成就,从中品味特别美好的时光,是一种无意义的举动,只有年纪大或是工作怠惰的人,才会如此。他们以为,只有到退休之后,才是回顾过去的最佳时机,目前他们只能往前看,而不能抽空回头审视自己的成果。他们总认为,自己还在建立一生中值得回忆的成绩,目前时候还太早,不适合回顾成果。但他们不了解, 如果自己一直这样下去,当达到工作终点而想回顾过去时,一切却都将已烟消云散,没有任何东西可资回忆,因为在每一阶段,他们都把可资回忆的成果一一摧毁了。

纵使这些人了解这点,仍然可能汲汲前进而不愿冒险停下来回顾自己工作的成果。他们会避开任何可能阻碍他们追求目标的事物。我们在这里所要提醒的是,在工作完成的当时,马上停下一会儿来记录自己的成果,只会有好处,而不会妨碍他们将来的成功。因为这样可以防止他们在自己身上施加过多的压力,而可以更有效的工作。任何东西适量才有好处,太多反而会有害,例如,适量的维他命 A 可以治疗夜盲症,但维他命 A 过量,反而会引起骨头的病变和死亡。同样地,适量的进取心可以使人向前迈进,但太过急进时,反而让人因紧张而停滞不前。很多自以为不够进取的人,其实都已太过急进了,但他们还继续逼迫自己,结果使得情况更糟。

他们的情况就像一具不停在喷火冒烟,却停滞不进的机器一样,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却没有什么效果。他们不断地在自己身上施加压力,结果不但没加强自己的生产力,反而将之削弱了。

让他们欣赏一下自己的成就,对他们未来的事业也会有很重要的影响。当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当然越专心越好,但当工作快完成时,甚至在完成后的几周或几个月内,花点时间欣赏一下自己工作的成果,是绝对必要的,而如果这工作既重要、费时又长的话,在每一个阶段完成时,也该留一段审视自己成果的时间。如果不把这项成就当回事,反而故意忽视其重要性,甚至将之淡忘的话,只会让自己更拼命,结果做起事来,不像身经百战、稳操胜券的常胜将军,倒像是二次大战中日本的神风特攻队了。

不过,这些具有强烈进取心的人,很难体会到自己已有任何成就。这听来很奇怪,但却是事实。他们不能相信自己已做了那些“大事”,就像罗夫和乔依丝一样,他们对自己的成就视若无睹。而事实上,他们也是唯一不能了解自己杰出成就的人,他们身边的伙伴,不管是羡慕还是嫉妒,都承认他们成就卓越。

而由于这些进取心强的人,会引起别人的嫉妒,所以他们在面对自己的成就时,往往更加谨慎,因为现在不管在任何方面,竞争压力都很大,若太过张扬自己的功绩,往往会激怒同事和主管,以为自己在要求升级或鼓励, 而这些是时机成熟时自然会降临的,不该由他们自己提出。庆贺自己成就较好的方法,是在每个阶段的工作将完成时及完成后,私下称赞自己一番,甚至在完成后的几星期或几个月内,也要如此做,毕竟这些进取心强的人所该改进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的记忆和想法。

总而言之,大部分进取心强、只顾前瞻未来而不回顾过去的工作者,最后一定会面临严重的危机,因为他们为了保持自己工作的动机,把从前的成就统统一笔勾销。当他们年轻的时候,因为活在对未来的展望里,所以纵使没有过去也不要紧;但当中、老年时,再这样做,就等于故意忽视现在,抛弃现在的成就了。他们不但不会觉得自己有所成,反而会觉得越来越空虚。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在心里把自己曾建树的功劳一一温

习,并在工作完成后,马上暂停一会儿,欣赏欣赏自己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