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化学概念的学习过程
化学概念是对一类化学事物的概括,是化学科学发展的成果,它代表着在人们头脑中保持下来并且组织化了的化学经验,是化学思维的“细胞”和基础。
化学概念形形色色,有比较具体的、也有比较抽象的,有宏观领域的、也有微观领域的。但是,各种化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一般总是从感知开始的, 并且要经历学习者的思维加工。
为了研究化学概念的学习过程,我们先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初学者是怎样学习“化学变化”这个概念的。
在学习“化学变化”概念的一开始,学习者先要看到(或者被告知)一些经过选择、比较鲜明的化学变化的实例,例如镁在空气中燃烧、加热使碳酸氢铵分解等。这时,作为使学习得以继续进行的必要条件,学习者应该注意到不同于反应物的物质(白色氧化镁、二氧化碳、水和氨)的生成和反应物的消失。为了满足这一条件,通常由教师或者教材给予指导,使学习者的注意力正确地指向变化后存在的物质。此时,学习者不是无目的地“看”, 而是有目的地感知——观察。
在观察或者被告知实例后,学习者的头脑中建立起实例比较具体的表象,接着就是通过分析、综合、假设、验证,找出这些实例以及被提示的另外一些已知的例子(例如木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灰烬,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变成铁锈等)的共同特点——原来的物质都变成了其他的物质。在此基础上,把从实例中提取的特点推广、类化成“(原来的)物质变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再了解化学变化的定义,学习怎样用式子表示化学变化过程,学习者就初步形成化学变化的概念。
然而,化学变化这个概念的学习并未到此结束。下一步是,学习者尝试用初步形成的概念对一些具体现象作鉴别、判断并收集反馈信息,弄清化学变化跟它的对立概念——物理变化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化学变化中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跟其本质特点的联系⋯⋯这时,他才可能形成对化学变化这个概念的进一步认识和巩固记忆,完成最初阶段的学习。以后,在接触各种化学反应的基础上,他还将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的各种规律和实现规则等等,使他对化学变化的认识加深和发展。
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参见图 4-1。
(1)
感知:镁的燃烧实验
观察注意:镁发生什么变化
碳酸氢铵受热实验
碳酸氢铵发生什么变化
出现哪些新的物质 出现哪些新的物质
分析:镁和氧气跟生成物氧
化镁是不同的物质
- 分析、综合、抽象综合假设:共同特点:原来的
物质变成了其他物质
验证(利用经验):木柴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灰烬
碳酸氢铵跟生成的二氧化碳、水和氨是不同物质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变成铁锈
推广、类化:物质变成其他物质是这类变化的共同特点
定义、符号化:物质变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 初步形成
(化学反应)
点燃
镁 + 氧气 → 氧化镁
加热
碳酸氢铵 → 二氧化碳 + 水+ 氨
判断练习、接受反馈:铁矿石炼成铁、炸药爆炸、蜡烛
- 应用
燃烧等都是化学变化
鉴别练习:电灯发光发热、蜡受热熔化、酒精蒸发等不
是化学变化
充实、完善:化学变化的特征、现象,特征和现象
- 整合、巩固
间的关系
整合、联系:化学变化跟物理变化有何不同、有何联系
运用、发展、深化:在进一步的学习中了解化学反应的
- 运用、发展
类型、规律,了解怎样利用、控制化学反应
图 4-1 “化学变化”概念的观察学习过程
“化学变化”这个概念的学习过程也可能是另一种情况。
学习者在一开始就被告知化学变化的定义(有时还被告知若干个例子)。这时学习者仍然首先进行感知活动,不过不是感知化学变化的实例,而是感知教师的语言或教科书的文字。
然后,学习者要对接受的语句进行分析,抽取语义,根据上下文、标题、课文结构以及以前的知识,乃至教师的表情、手势等非言语行为等等,形成意义表征而实现语言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起着重要作用,即使教师的语言不太完整或者有某些语法错误,对学习者的理解也可能没有什么妨碍。
接着,学习者将试图把他的理解应用于一些已知的物质变化(例如木柴燃烧、铁生锈等)。如果应用成功,他就认同被告知的定义。否则,他将产生困惑并试图重新理解,直至能作出肯定的判断为止。以后的过程跟前面一种情况类似,见图 4-2。
- 感知 感知:看到或听到“物质变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中化学变化”
语句分析:××样的变化叫××××
意义表征:化学变化是物质的(一种)变化;在这一变化
- 分析理解
中,原来的物质变成其他物质
尝试应用:木柴燃烧变成了二氧化碳、水和灰烬;铁生锈
变成铁锈 原来的物质都变成了其他物质
- 初步形成 认同:物质变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判断练习:铁矿石炼成铁、炸药爆炸、蜡烛燃烧等都是化学变化
应用鉴别练习:电灯发光发热、蜡受热熔化、酒精蒸发等不是化学变
化而是物理变化
充实、完善:化学变化的特征、现象及其相互关系
- 整合、巩固
联系、整合:化学变化跟物理变化的不同和联系
运用、发展、深化:在进一步学习中了解化学反应的
- 运用、发展
类型、规律,了解化学反应的利用和控制等等
图 4-2 化学变化概念的语言接受学习过程
从表面上看,“化学变化”概念的观察学习过程和语言接受学习过程明显地不同,但它们仍然有着相似之处,有可能找到相同的概括形式。
概括“化学变化”以及其他化学概念的学习过程,可以把化学概念学习过程分为 5 个阶段。
-
感知阶段。学习者有目的地感知(观察)典型的化学事物实例,或者感知教师或教科书的语言。
-
加工阶段。对典型的化学事物实例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提取其本质特征,确定各特征间的关系;或者对接受的语句进行分析,抽取语义,结合经验中的实例综合语义,形成关于概念本质属性的意义表征。
-
初步形成阶段。把找出的本质特征概括、类化、推广到化学事物的更大范围,形成概念,作出定义,或者理解和认同给予的定义,使概念符号化。
-
联系、整合阶段。初步应用概念进行判断、鉴别、归属、划分等活动, 对新学习的概念进行解释(包括说明非本质特点),明确新概念的外延,使新概念跟已有的概念结构联系和作用(包括补充、修改、纠正、明确等), 整合成新的概念结构(例如概念的网络关系)。高度整合了的概念易于从记忆中检索,能持久记忆,这意味着它在记忆中得到巩固。
-
运用阶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概念对化学事物进行概括、推理、解释、判断等等,不但使问题得到解决,而且对概念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和加深,使之更加准确、精细、丰富,或者发现新的问题、导致新概念的形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