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伴随着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思维活动,是人脑的一种综合性思维,是思维素质、思维心理、思维形式、思维环境和思维效果的系统综合反映②,是创造性活动的核心因素。
创造性思维由逻辑思维因素和非逻辑思维因素组成,是逻辑思维和非逻
① 邵瑞珍等:教育心理学参考资料选辑,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第 1 版,第 243 页。
② 刘奎林、杨春鼎:思维科学导论,工人出版社 1989 年第 1 版,第 181 页。
辑思维的辩证统一,是自觉意识(显意识)跟非自觉意识(潜意识)交互作用、相互交融和相互依存的过程。创造性思维的组成①可表示如下:
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自觉意识为主)
根据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可以把创造性思维大体上分为两种类型②。
第一种类型是以非逻辑思维为主的创造性思维。这种类型不以概念、判断、推理为主要的思维形式,也不遵守逻辑规则,而是以直觉、灵感、联想、想象等为主要手段,来触发新思想、新意象的产生。直觉是一种非自觉意识过程,直觉和联想可以直接猜测和把握事物的本质;灵感可以推动直觉和联想迅速实现、达到顿悟;想象则以对朦胧状态的新思想、新模式起保持和凝聚的作用。凯库勒发现苯分子环状结构的过程,就是这类创造性思维的例子。
第二种类型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创造性思维。演绎外推、直觉归纳和类比推理,是这类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式。例如,门捷列夫在预言钪、镓、锗等新元素时,运用了演绎外推的方式;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运用了直觉归纳方式;巴特利特合成第一个稀有气体化合物时,就运用了类比推理进行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方法具有创造性、随机性、灵活性、多样性和很强的特殊性, 很难找到一种统一的模式。但是,创造性思维方法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
逻辑方法跟联想、想象、直觉和灵感等非逻辑方法交替使用、相互结合、互为补充,非逻辑思维的产物常常要用逻辑思维来检验和证明。因此, 尽管非逻辑思维常常具有突发性、突变性和突破性,但其结果又总是清晰地、符合逻辑地呈现在创造者的脑中。
-
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开放性思维)跟辐合性思维(即求同思维、封闭性思维)相互配合、相辅相成、辩证地统一。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
P. Guilford)在研究创造力的时候,不但首先提出发散性思维和辐合性思维的概念,而且提出智力结构的问题解决模式(SOIPS 模式),说明发散性思维和辐合性思维以及记忆、认知、评价等活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作用,如图 7-2 所示。
图 7-2 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问题解决模式图示
吉尔福特指出:“凡有发散性加工或转化的地方,都表明发生了创造性思维。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忘记评价和辐合性加工所起的作用”,“尤其是在通过数学和严密的逻辑思维那种方式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辐合性加工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了。”①
创造性活动不仅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与辐合性思维综合运用、相互补充的过程,也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作用、自觉意识与非自觉意识交替出现,相互融合、转化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整合过
① 刘奎林、杨春鼎:思维科学导论,工人出版社 1989 年第 1 版,第 185 页。
② 国家教委社教司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年修订版,第 163 页。
① [美]J. P.吉尔福特著,施良方等译:创造性才能——它们的性质、用途与培养,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第 1 版,第 127 页。
程②。整个创造性活动的系统模式可用图 7-3 表示③。
为了解决从实践中产生的问题,首先要收集有关的新、旧信息进行逻辑思维加工(或形象思维加工)。当问题不能解决时,学
图 7-3 创造性活动的系统模式习者将针对问题的关键和本质进行发散性思维(既有逻辑的、又有非逻辑的),对有关的概念、意象重新组合、进行类比和模式识别,做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尝试。这时学习者基本上处于自觉意识活动状态。在偶然因素的触发下,学习者通过无意联想和想象,使有关的概念和意象闪电般地重新组合,获得解决关键问题的启示,以直觉的形式确定解决问题的途径、方式和可能,豁然开朗,进入顿悟状态。学习者也可能在信息收集、加工和尝试阶段就通过直觉识别问题模式而确定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这些过程中,学习者基本上处于非自觉意识状态。然后,对顿悟和直觉的内容进行逻辑整理加工,再到实践中加以检验、证明,又回到自觉意识状态。在图 7-3 中,虚线大方框内是创造性思维过程,小方框内实际上是灵感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