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郑和的七“下西洋”
郑和,云南昆明人,回族。永乐三年(公元 1405 年),受明成祖朱棣
(1360-1424)的命令,他率领庞大的舰队首次出航。从永乐三年到宣宗宣德八年(公元 1405 年到 1433 年),历二十八年,先后七次“下西洋”,经三十七个国家,向南到了爪哇,向西到了波斯湾和红海里的默伽,最远到了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是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壮举。郑和的航海,比萄葡牙人迪亚斯(约 1450-1500)于 1487 年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早八十二年,
比哥伦布于 1492 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早八十七年,比萄葡牙人达·伽马(约
1460-1524)于 1497 年沿着非洲南岸、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海岸早九十多年。郑和“下西洋”也是世界航海史上伟大的壮举。他对亚洲、非洲的访问,具有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重要意义,对国际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的成就和影响,首先表现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他开拓了我国在南洋群岛、印度洋沿岸国家的海外市场,扩大了我国的对外贸易,促进了各国间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扩大了我国的国际政治影响。由于海外市场的开拓,我国的海外贸易急剧发展了。它有力地刺激了商品生产的增长,促进了我国手工业生产更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丝织和瓷器生产的发展,对我国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素的增长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郑和“下西洋”的成就和影响还表现在对国际交通和贸易方面。郑和庞大的舰队经常拥有大海船六十多艘,航行的技术先进,他不但使用了罗盘和航海图,而且还结合天文和地理的知识,不断地对航船进行定位、定向,保证了船队向着预定的目的地顺利前进。航程最远的第五次航行,到了红海口的阿丹(今亚丁)和非洲东海岸赤道以南一带,首次开辟了从中国到红海和非洲东海岸一带的航道。本世纪初,在罗得西亚的第二大城市布拉瓦东南大约二百五十公里的石头古城的地下,发掘出一批中国明代的瓷碗和一些十三世纪中国瓷器的碎片,就是郑和远航到那里的一个实物旁证。郑和每次航行,都把沿途各国的位置、航程的远近、航行的方向、停泊的港口以及航道上的浅滩、暗礁,一一加以详细记载,绘出航海地图,写了航行手册——“针位编”。这一图一编,总结了当时的航海技术和航海的地理知识,不但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海外地理知识,而且为以后东西方之间的海上交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沟通东西方海上交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对我国的地理学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根据自己航海所取得的经验和知识绘制的航海地图,是我国地图学史上比较早的一部内容最丰富的现存的航海图。它一共有四十面二十图。其中,绝大部分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有小部分是基本上不正确的。在五百多年前能绘出这种水平的航海地图,可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郑和的航海图连同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1388-?)的《星槎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等三部地理著作,介绍他们经过的三十多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知识,使中国人民的地理视野一直扩展到了非洲的东海岸,大大增加了地理学界对南洋群岛、阿拉伯海、红海和东非洲一带的地理知识。可以说,郑和的七次“下西洋”, 不但是中国海上探险事业的巨大成就,也是世界地理发现史上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