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表

潮汐是一种近海岸处发生的海洋水文现象。我国古代有大量的潮汐记载,并有不少潮汐论著,还出现不少潮汐学家。由于航运、渔业、制盐、海战和潮灾预防等活动迫切需要知道潮汐时间和强度,古代编制了不少潮汐表,其中又以唐宋时期的表最出名。

窦叔蒙涛时图 唐代窦叔蒙根据东汉王充“涛之起也,随月盛衰”(《论衡·书虚篇》)原理,运用当时天文历法推算月亮周日视运动(实际是太阳日)的方法,来推算潮汐周期,使正规半日潮区的理论潮时达到相当高的精度(和历法精度一致)。他首先引入了历法中作为起算点的所谓“七曜同度” 的“太初上元”,并把它作为潮汐的起算点。然后他推算自太初上元冬至到唐代宝应二年(公元 763 年)冬至这一漫长时期的日数和潮汐次数。计算结果得时间是二千八百九十九万二千六百六十四日,得潮汐是五千六百另二万一千九百四十四次。由此可知潮汐周期是十二时二十五分十二秒,潮汐逐日推迟五十分二十四秒。这个数字和现在计算结果相差很小。为了实用方便, 窦叔蒙便把高潮时刻作成直观的图表。这图表现在已经佚失,但从他的《海涛志》中有关记载可以初步复原的。这图表的横坐标是一朔望月内各月相(按朔、胐、上弦、盈、望、虚、下弦、魄、晦排列)。纵坐标是每次高潮时刻。他把代表不同月相的高潮时刻的点都标在坐标相应地方,然后把这些点联结起来,便形成一条条斜线。用这图表可以根据当天月相查出高潮时刻。

四时潮候图 北宋时吕昌明编制了仁宗至和三年(公元 1056 年)杭州的钱塘江《四时潮候图》。这是实测潮汐表,因此不仅更符

合实际潮时,并且还记有潮高(潮的大小)。所以比理论潮汐表实用价值更大。明代初年宣昭在杭州做官时,曾把《四时潮候图》刻在江畔浙江亭的石碑上。这样行人都能看到,过江人可免遭不测。类似的潮汐表在欧洲要到公元十三世纪才出现。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 1086 年),沈括指出一个地方的实际潮时比理论潮时往往要迟一些,随着离海远的程度,涨潮时间也要相应延迟。这实际上给

春秋同

初一

十六

午末

夜子正

初一

十六

午末

夜子正

初一初二妆三初四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午末

未正

未末

申初

夜子初

初二

十七

末初

夜子末

初二

十七

未初

夜子末

夜子末

初三

十八

未正

夜丑初

初三

十八

未正

夜丑初

夜丑初

初四

十九

未末

夜丑末

初四

十九

未末

夜丑正

夜丑末

初五

二十

申正

正岸

夜寅初

初五

二十

申初

下岸

夜丑末

初五

二十

申正

下岸

夜寅初

初六

廿一

寅末

渐小

晚申末

初六

廿一

寅初

晚申正

初六

廿一

寅末

渐小

晚申末

初七

廿二

卯初

晚酉初

初七

廿二

演末

晚申末

廿二

卯初

晚酉初

初八

廿三

卯末

晚酉末

初九

廿三

卯初

晚酉初

廿三

卯末

晚酉正

初九

廿四

辰初

晚酉末

初九

廿四

卯末

晚酉正

廿四

辰初

晚酉末

初十

廿五

辰末

晚戍正

初十

廿五

辰初

交泽

晚酉末

廿五

辰末

夜戍初

十一

廿六

巳初

夜戍末

十一

廿六

辰末

起水

夜戍初

廿六

巳初

夜戍末

十二

廿七

巳正

渐大

夜亥初

十二

廿七

巳初

渐大

夜戍末

十二

廿七

巳正

渐大

夜戍末

十三

廿八

巳末

渐大

夜亥正

十三

廿八

巳末

渐大

夜亥初

十三

廿八

巳末

渐大

夜亥初

十四

十五

廿九

三十

午初

午正

渐大极

夜亥末

夜子初

十四

十五

廿九

三十

午初

午末

渐大

夜亥末

夜子初

十四十

廿九

三十

午初

午正

渐大渐

夜亥正

夜亥末

浙江四时潮候图。

“港口常规时差”下了明确的定义,并且显示了各港口、渡口编制实测潮汐表的必要性。这就推动了实测潮汐表工作的发展。因此英国学者李约瑟曾指出:“说到潮汐表的系统编制,中国人显然早于西方”①。

① 白渠是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 95 年)白公领导修筑的一条引泾水入渭水的灌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