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法显的南亚之行

法显,晋平阳郡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是晋代的高僧。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 399 年),他以六十多岁的高龄,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 穿越葱岭(帕米尔),遍历北、西、中和东印度,以后又下南印度,乘船经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渡南海、东海,于义熙八年(公元 412 年)在山东半岛的崂山地区登陆,回到阔别十三年的祖国。回国后,他根据亲身历经三十多国的所见所闻,写成《佛国记》(也称《法显传》、《佛游天竺记》、

《历游天竺记传》)这部在文学和地学上都具重要意义的杰作。

《佛国记》全书九千多字。它以精练的文辞,生动地记述中亚和印度的宗教经典、风土人情、山川形势、经济生活等情况。它不但使我们了解了汉晋时期东西方商业和文化交通的几条主要路线,而且也提供了法显当年所见印度阿育王建立的石柱,以及石柱上所刻的敕文和雕刻艺术,它是我们研究阿育王时代极其珍贵的资料。

法显是我国从陆路到达中亚并深入旅行到印度、然后取海路回国的第一个人。他写的《佛国记》是现在能看到的我国古代记述中亚、印度和南海地理风俗的第一部著作。全书文字不多,但是它所包含的有关地理知识的内容,却是十分丰富的。试引证几段他在旅途的不同地段所记下不同的自然地理景色,略加说明。

“沙河中⋯⋯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 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这里,他把从敦煌到鄯善(今若羌东北)一千五百里的茫茫沙漠生动而逼真地描述出来了。

越过葱岭,自然景色别具一格。书中说道:“自葱岭已前,草木果实皆

异,唯竹及安石榴、甘蔗三物,与汉地同耳。⋯⋯葱岭冬夏有雪,⋯⋯彼土人,人即名为雪山人也。⋯⋯顺岭西南行十五日,其道艰阻,崖岸嶮绝。其山唯石,壁立千仞,临之目眩,欲进则投足无所。”法显把葱岭冬夏积雪的寒冷气候和崎岖险峻的地形,描绘得淋漓尽致,人们读到它仿佛自己置身于高耸入云、白雪皑皑的世界屋脊之巅。

度山之后,再向东走过印度河(当时他叫新头河)到印度(南天竺), 这里的地理景色又大不相同。“复渡新头河,两岸皆平地,⋯⋯自渡新头河至南天竺,迄于南海,四五万里,皆平坦,无大山川,”虽然“四五万里” 是出于估计,“无大山川”和事实也有出入,但是法显进入了印度河平原以后,对那里的自然景色的记述,却为今天我们了解古代当地情况提供了有用的资料。另外,法显对中印度的气候,也有简洁的描写。如:“⋯⋯从是(指恒河上游的摩头罗——引者)以南,名为中国(指中印度——引者)。中国寒暑调和,无霜雪。人民殷乐。”

后来,他乘船到达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法显说:“其国和适,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所时节。”这正是斯里兰卡热带气候的真实写照,那里终年炎热,长夏无冬,一年四季都是作物生长季节。

诚然,法显虽是为“求戒律”而西行,但是他以简明扼要、具体生动的语言,把旅途所经的山川、地势、气候、物产等情况一一载入《佛国记》, 无疑他对扩大中国人民的视野,丰富中国人民的地理知识,有重要的贡献。它也是我们今天研究中亚、印度和南海诸地的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