垛积术——高阶等差级数问题
所谓垛积术,就是高阶等差级数求和问题。这个问题和内插法一样,在我国古代是自成系统的。
公元前一世纪《九垛积。章算术》“均输章”曾经提出等差积数的问题, 公元五世纪《张丘建算经》给出等差级数求和的公式:
n 1
∑ r = n(n + 1) 。
1
高阶等差级数的研究开始于北宋沈括,元代朱世杰把它推到十分完备的境界。
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十八“隙积术”中提到,上底宽是 a 个物体、长是 b 个物体、下底宽是 c 个物体、长是 d 个物体、高是 n 层的垛积(物体个数)s,比上底宽是 a、长是 b、下底宽是 c、长是 d,高是 n 的长方棱台
n
的体积多 6 (c-a),即
s = ab + (a + 1)(b + 1) + + cd = n [(2b + d)a + (2d + b)c] + n (c − a)。
6 6
沈括怎样得到这个公式,没有说明,大概是先用具体数字进行试验,然后用归纳的方法得到的。
南宋理宗景定二年(公元 1261 年),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中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他得到三个高阶等差级数公式:
s = 12 + 22 + 3 + + n2 = n (n + 1)(n
- 1),
(1)
3 2
s = a 2 + (a + 1)2 + (a + 2)2 + + d 2
= n (a 2 + d 2 + ad + d − a),
3 2
(2)
s = 1 + 3 + 6 + 10 + +
= 1 n(n + 1)(n + 2)。6
n(n + 1) 2
(3)
(1)式是四隅垛,(2)式是方垛,(3)式是三角垛。他把这三式分别和《九章算术》的方锥、方亭、鳖臑相比类,可能是仿照《九章算术》的棋验法推得的。
元成宗大德七年(公元 1303 年),朱世杰在《四元玉鉴》中,利用了当时丰富的数学知识,对这个问题作了系统而详细的研究,并得到普遍的解法。
朱世杰研究了以等差级数∑r的和、二阶等差级数∑ r 2的和分别是
1 1
两个新级数的一般项的两种情形。在第一种情形中,
r (r + 1) =
1 2!
n(n + 1)( n + 2)
3! ,
他连续以新级数的和作为一般项,就得到这一类高阶等差级数的一般公式:
n 1
∑ p! r(r + 1)(r + 2) (r + p−)
1
= (p + 1)!
n( n+)(n+) (n + p)
(p = 1,2,3,
6)。
(1)
在第二种情形中,从沈括或杨辉的公式知道,
∑ r 2 =
1
1 n( n + 1)(2n + 1),
3!
朱世杰继续以新级数的和作为一般项,
n 1 2 n 1 1 n 1
∑ 3! r( r + 1)(2r + 1) = 3 ∑ 2! r(r + 1) ·r + 3 ∑ 2! r(r + 1),
1 1 1
n 1
从而引出形如∑ 2! r(r+1)·r的高阶等差级数,他得到这类级数的一
般形式的求和公式:
n 1 1
∑ p! r(r + 1)(r + 2) (r + p−)·r = (p + 2)! n(n + 1)( n + 2) ( n + p) [(p + 1)n + 1]
(p = 1,2,3,4,5)。
(2)
在第一组公式中,从朱世杰所用的“落一形垛”、“更落一形垛”的名称可以知道,他已经认识到:前式的 r 项的和是后式的第 r 项,就是前式中到第 r 层为止的垛积降落一层是后式垛积的第 r 层。另外,从朱世杰在《四元玉鉴》中所用图”(如右图)出,第一组的级数恰好是从左边开始的第 p
+1 条斜线的数字的延伸,第 p 条斜线上最初 n 个数字的和恰好 等于第 p
+1 条斜线上的第 n 个数。因此我们认为,朱世杰的第一组级数很可能就是直接从这个图得到的。
1
1 1
1 2 1
1 3 3 1
1 |
4 |
6 |
4 1 |
||
---|---|---|---|---|---|
1 |
5 |
10 |
10 |
51 |
1 6 15 20 15 61
他虽然只算到 p=6 的情形,但是很明显,p 是任何正整数的时候都成立。至于第二组级数怎样得出,朱世杰同样没有说明,很可能是通过推广的
“古法七乘方图”求得的。
朱世杰在高阶等差级数方面的工作,不论在计算技术方面,还是在理论概括方面,水平都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