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

针灸疗法所以能卓有成效地治疗多种疾病,除了由于针法的器械性刺激和灸法的温热性刺激本身的性质和强度等因素可以直接调整人体机能、增强防病能力外,还同针灸的刺激部位和针灸所引起的机体传导作用有关。这就是中医学特有的经络学说,也是我国古代医学的一项重要成就。

经络学说是古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对人体认识不断深化的成果。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周代古医书中,记载了人体经脉的一些原始名称,其中有“齿脉”、“耳脉”和“肩脉”等脉名。它们都是根据针灸这一脉时所出现的感觉传导主要路线而命名的,也是经络学说的雏型。《足臂十一脉灸经》等古医书,已开始把人体的经脉分为十一条,还根据上、下肢和阴阳学说的概念,重新确定了经脉的名称,并作了系统的分类记述。

在《黄帝内经》一书里,进一步把人体的主要经脉总括为十二条,称作十二经脉;并对每条经脉的循行部位,以及经脉和疾病、治疗的关系等内容, 都作了全面的修订补充,使经络学说更加丰富,从而奠定了针灸学的理论基础。

经络学说的基本内容是:经络遍布在人体各部位,负担着运送全身气血、沟通身体内外上下的功能。经络不仅分布在体表,而且进入体内和脏腑相互联结,并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地循环运行。其中直行的干线称作经脉, 旁行的支脉和小支称作络脉和孙脉。此外还有十二经脉以外的奇经八脉等名称。

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俞穴。俞穴又称“孔穴”或“穴位”。每个俞穴都在身体表面,有一定的部位。由于《黄帝内经》等书所记的俞穴都位于经脉循行的径路上,所以也称作“经穴”。以《针灸甲乙经》为例, 共记有经穴总数六百五十四个。

我国历代的医家,除了对经穴的作用、经穴和脏腑的联系以及经穴的适应症范围等认识不断有所发展外,又陆续发现了不少新的穴位,提供了更多有效的医疗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