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利用和改造土壤

古代农民很早就注意到“土宜”,对土壤逐步加深了认识。大约写成于战国时期的《禹贡》里面,列举了当时九州的各种类型的土壤和主要农作物。书中把雍州(今陕西、甘肃一带)的土壤叫做“黄壤”,就是黄土层;把扬州(今长江下游)、荆州(今长江中游)的土壤叫做“涂泥”,因为那一带当时天然沼泽很多,开垦出来是低湿田地;把青州(今山东东部)的土壤叫做“海滨广斥”,所指大概是海滨地区的盐渍土。这都同实际情况相符合。书中为种种不同的土壤定下“壤”、“垆”、“涂泥”、“斥”等名称,并且把“壤”又分成白壤和黄壤等等。不少土壤名称到现在仍然为广大群众所沿用。

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里面,有一篇《地员》,可说是讲土壤的一部专著。它把土壤分类同地下水位高低以及宜于何种作物和植物都联系了起来。它把九州的土壤,就它们的肥沃程度,区分为上、中、下三级,每级都包括六种,一共是十八种。这种分辨土壤、因土种植的传统经验,一直为后世所继承。

元仁宗皇庆二年(公元 1313 年)成书的《王祯农书·地利篇》中说:

① 徐光启极重视农田水利,并且编译了《泰西水法》,在我国已有的水利技术知 识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方的一些进步方法。 391

“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半。且以江淮南北论之: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秫。又南北渐远,寒暖殊别, 故所种早晚不同;惟东西寒暖稍平,所种杂错,然亦有南北高下之殊。”这讲明南北不同纬度、日照、气温以及不同土质、东西不同海拔高度、干湿寒暖,各有所宜种植的作物。

我国古代就有强土和弱土、轻土和重土、紧土和缓土、肥土和瘠土、燥土和湿土、生土和熟土、寒土和暖土等分法。种种性质不同的土壤,如果不合用的话,人们都可以设法加以改良,使它适于作物的生长。《吕氏春秋·任地篇》就讲,要使坚硬的土变得松软些,要使松散的土变得坚实些;要使贫瘠的土壤肥沃些,但是又不让土壤过肥。公元前一世纪西汉后期的《泛胜之书》里面还记载了“强土弱之”、“弱土强之”的办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以在开春的时候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这样使强土弱化。过于松散的土壤(弱土),要在杏树一开花的时候就犁,杏花落的时候再犁一遍,每犁一次就压一次,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犁,再压:更松散的就叫牛羊在上面践踏,这样使土壤变得坚实一些。这种适时精细耕作的改土效果很明显,古农书上曾有“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的称誉。十二世纪南宋《陈旉农书》中曾指出,过肥的黑壤土也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须用“生土以解之”,用掺生土的办法,克服“苗茂而实不坚”的弊病。

战国时期,黄河下游有大片盐碱地(古称“斥卤”)不能利用,当时有一个名叫史起的人,领导人们挖灌排水渠,利用漳水灌溉洗盐,使邺郡种上水稻,盐碱地长出好庄稼。当时民歌就有“邺有圣令,时为史公,决漳水, 灌邺旁,终古斥卤,生之稻粱“的称颂(见《吕氏春秋·先识览·乐成篇》)。明神宗万历十九年(公元 1591 年)袁黄撰写的《宝坻劝农书》里面也提到: “濒海之地,潮水往来,淤泥常积,有咸草丛生,⋯⋯其地初种水稗,斥卤即可,渐可种稻。”把大片盐碱不毛之地,通过种植耐盐植物和水利土壤改良等措施,转化成为丰产田。无疑,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改土造田方面的光辉成就之一。

在开田造地的艰巨事业中,还必须提到梯田。从什么时候起有了梯田, 现在说法不一。四川彭山崖墓中发现过汉代陶水田模型一方,陶水田田面呈鱼鳞状,可能就是梯田的雏型。文字上最早提到梯田名称,见于宋孝宗乾道八年(公元 1172 年)范成大(1126—1193)所写《骖鸾录》,提到袁州“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在不同条件的地区,梯田的修筑形式和效果差别很大。例如西北黄土地带,主要是为着拦截水土,当地农民现在还有“水不下塬、土不下坡、泥不出沟”的说法。而南方丘陵地区的梯田, 结合丰富的水源条件,产生了对水土高度利用的效果。宋代朱行中有诗句: “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犹力耕”(据方勺:《泊宅编》),很恰当地道出了水的充分利用和山地造田的情景。古代劳动人民和山争地,和水争

地,丘陵山地辟梯田,洼地设“围田”、“柜田”,水边作“涂田”、“沙田”,水面弄“架田”,耕地面积不断增多。这广大肥田沃地的开辟,凝聚着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