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和脱臼的整复手法

骨折等疾患,古代叫“折疡”,它是周代医事制度中“疡医”分管医治的疾病。汉代军营设有“折伤簿”,记录军队外伤骨折的治疗情况。这说明在两千多年前,骨折的治疗已经相当发展。

我国现存最早的治疗骨折和脱臼的专书是《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成书于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 841 年),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对人体各部位的骨折和各关节脱臼的整复手法、治疗技术等,提出了十大步骤或称十大原则, 诸如:清洁伤部的“煎洗”,检查诊断的“相度损处”,手法牵引的“拔伸”, 使移位的断骨复位的“收入骨”,使骨折的两断端正确复位并防止再移位的“捺正”,夹板固定,以及使用通经活血药等。现在来看,这些步骤基本上是正确的。这些原则长期指导了我国正骨术的发展,有些原则和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重要内容。例如复杂骨折是一种比较难治疗的骨折,这部书在强调整复治疗原则的时候指出:如果折断的骨锋刺破肌肉皮肤而穿出体外,或是运用单纯手法整复不能正确复位,可以用最锋利的手术刀削掉断端的骨锋,或是切开皮肉再进行手术整复。这样的处理原则,到现在仍然有现实意义。

元代的名医危亦林在治疗最棘手的脊柱骨折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强调的脊柱骨折整复原则和手法,以及运用大桑树皮固定的要求等,同现代的整复方法和石膏背心固定相比,并不逊色,基本原理完全一致。

关于关节脱臼的整复,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首先描述的下颌骨(下巴)脱臼的整复术,它的步骤和要领完全符合现代解剖、生理学的要求,一

直沿用到现在。明代外科医学家陈实功,对下颌骨脱臼的发生和治疗整复作了更全面的论述。到了清代,我国医家更绘制了精致的整复图。其他如整复肩关节脱臼、髋关节脱臼等,也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乾隆七年(公元 1742 年)官修医书《医宗金鉴》中的《正骨心法要旨》编,是我国古代正骨术的全面总结。

清代中期,公元十九世纪初,我国骨科学家江考卿创造性地成功地应用了骨移植手术。就是把患者本身其他部位的骨头切下一段,移植在粉碎性骨折造成的两断骨间的缺骨处,镶入两断端作为骨桥,以促进新骨生长,促进骨折愈合。现在,骨移植手术已经广泛应用在战伤等的治疗上。同时代的罗天鹏还设计创造了一种叫做“幌床”的设备,对提高四肢拘挛病人的疗效, 加强严重骨折病人长期卧床的护理,防止合并症的发生,都有很好的效果。它和现代所应用的幌床原理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