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的葛麻纺织技术

从草鞋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葛布残片分析来看,它是属于罗纹组织,双股纱线的直径(投影)是○·四五到○·九○毫米,拈向 S 拈。经纱密度大约每厘米十根,纬纱地部密度是每厘米十三四根,罗纹部分大约每厘米二十六到二十八根。钱山漾出土的苎麻布是平纹组织,经纱密度大约每厘米二三·六到三○·七根,纬纱密度大约每厘米十六到二十根。可以看出: 在四五千年以前,我国的葛麻纺织技术已经有相当水平了。

到了奴隶社会,对纺织品的加工更加精细,并且对麻布的规格也定了标准,用“升”作单位来衡量织物的粗细疏密。那时布幅大约合今天半米(市尺是一尺半,汉尺二尺二寸)。如果布幅里有八十根经纱就叫一升,如果有一百六十根就是二升,依此类推。当时把十五升的叫缌布,是作吉服的原料; 把最精细的三十升布(经纱密度已经达到每厘米五十根,相当于今天的府绸),专门作制冕的原料,这种冕就是所谓麻冕。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纺织加工葛麻织物的精细程度了。

我国除中原地区发展葛麻纺织生产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精于纺制苎麻布,如闻名西南的“阑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后汉书·西南夷传》), 真是五彩缤纷。此外,著名的蜀布也曾经运销到印度并且转输中亚、西亚一带(《汉书·张骞传》)。

唐宋以后,苧麻织物加工更是丰富多彩。如浙江诸暨的“山后布”,就是“皱布”,所用的麻纱专门加了强拈,织成的布精巧纤细“盖亚于罗”, 如果放入水中,由于吸水收缩而形成米粒一样的“谷纹”来(南宋嘉泰《会稽志》)。又如南宋静江府(今桂林地区),在织布前把苎麻纱用调成浆状的滑石粉上浆,这样“行梭滑而布以紧也”,织出的布又厚实又坚牢。此外, 当时广西邕州地区(今南宁地区)生产一种名叫“綀子”的苎麻布,用它“暑衣之,轻凉离汗者也”,“一端长四丈余”,“而重止数十钱”(只合一百多克重),卷起来放到小竹筒里“尚有余地”(《岭外代答》),可见它精细至极。到了清代,广东和湖南地区又生产一种用苎麻纱和蚕丝交织而成的“鱼冻布”,“柔滑而白”,并且“愈洗愈白”。我国盛产的葛麻纺织品, 以后随着棉花的广泛种植和利用,便逐渐失去了它先前的地位。但是大麻到清光绪年间(公元 1875 年到 1908 年)美国还专门从我国浙江移植到肯塔基州,成为麻纺织工业原料之一。苎麻这种被誉为“中国草”的纺织原料,大量出口到欧、美各国,到现在也仍旧驰名中外。它的纺织产品夏布也运销到世界各地。